精选49句苏轼名句
苏轼名句
1、译文: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2、传神之难在目。 《传神记》 —— 苏轼名言
3、 史上最工整的一首诗,被赞“一字难改”,成千古名句
4、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5、获取国学院网(www.guoxueyuan.com)
6、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7、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8、一轮明月映衬在一泓清水中,千万不要引马涉水,把这“沉碧”搅得支离破碎。这里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月的圆亮和水的清澈。景色如此可爱,以至于词人陶醉在这美景之中,宁愿“解鞍欹枕”,也不肯破坏这芳野的水光月色。琼瑶,美玉,比喻美丽的月光。
9、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长琴,一壶酒,一溪云。
10、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11、旧书是不会厌倦读百遍的,当熟读百遍之后,其中的含义,自然而然就会知晓。
12、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13、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苏东坡
1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5、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6、钱穆:“苏东坡诗之伟大,因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他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但苏东坡的儒学境界并不高,但在他处艰难的环境中,他的人格是伟大的,像他在黄州和后来在惠州、琼州的一段。那个时候诗都好,可是一安逸下来,就有些不行,诗境未免有时落俗套。东坡诗之长处,在有豪情,有逸趣。其恬静不如王摩诘,其忠恳不如杜工部。”
17、照顾大局,不计较小事;注重实绩,不图虚名。
18、人生在世,有悲愁也有欢乐,有分别也有团聚;月亮也是或阴或晴,或圆或缺,这些事情,就是在遥远的古代,也是难以周全的。
19、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20、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21、面面相觑,谁也不说话,只有不尽的泪水成串地流下。两句写作者梦中所见自己与妻子久别相聚时的情景,颇为传神。
22、译文: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23、从侧面看庐山岭连绵起伏,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呈现不同的样子。
24、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25、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26、请得一日假,来游半月泉。何人施大手,擘破水中天。
27、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28、我将把那雕弓的弓弦拉得像一轮满月,朝着西北方向,射杀那凶恶的天狼——骚扰宋边境的西夏政权。表明了作者要为保卫国家杀敌立功的决心。
29、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澄迈驿通潮阁》
30、人在不得志的时候,理想与原则是不能遗忘、不能放弃的;人在老之已至的时候,仍应该坚持学习。
31、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物有深意,故遣幽人在空谷。
32、叫他们,他们就聚拢来;一挥手,他们就散去了。现在可用来形容指挥群众、调动军队等行为,也可用来形容领导者的指挥、控制能力。
3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4、耳朵听到,就会成为悦耳的声响;眼睛看到,就会成为美妙的色彩。说明自然景物不仅是赏心悦目的欣赏对象,而且也是文学创作中的良好素材。
35、(原诗)雨暗初疑夜,风回便报晴。淡云斜照着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卯酒醒还困,仙村梦不成。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36、晁以道《老学庵笔记》: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古阳关》.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陈洵《海绡说词》:东坡独崇气格,箴规柳、秦,词体之尊,自东坡始。
37、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38、·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39、(鉴赏)这首词是苏轼于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与泗州友人刘倩叔游南山的作品。作者描写春日游玩山水,当他在山野中尝到可口的新嫩春菜时,不禁称赞说:人世间的食物,吃起来最有味的,便是那春日山野间的春菜了。后人常用“人间有味是清欢”来形容乡野生活的朴实,可爱,与山菜野味的清新、甜美。原诗中的“春盘”指的就是春菜。
40、不用特意等着杨贵妃一笑认可,荔枝本来就有超凡脱俗的美好气质。说明美好的事物自有其不俗的秉性,用不着专门有人来夸奖。
41、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长琴,一壶酒,一溪云。
42、苏轼虽然酒量不佳,但是酒令却是十分擅长。有一次喝酒,在座有一位姜志之行酒令,规定每个人指出在座的一样东西,必须是药名。姜志之指着苏轼说:”你就是一个药名。" 大家都问为什么。姜志之说:”子(紫)苏子。"苏东坡反应很快,立刻还击:”你也是药名,若非半夏(药名),定是厚朴(药名)。“ 姜志之没听明白,问苏轼什么意思。只听苏轼嬉皮笑脸的说:”如果你不是半夏或是厚朴,为什么你叫姜志(制)之啊?”原来半夏厚朴两种中药,都需要姜一起熬制。姜志之和在座所有人都拍案叫绝,连连说“妙极!妙极!”。
43、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
44、 晁无咎: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45、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4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东坡《水调歌头》
47、见宋·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茫茫: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思量:思念,记挂。这几句大意是:十年来生死阻隔,谁也不知道谁的景况。不必有意识地思念,心中自然难忘。这首词是苏轼为悼念亡妻王弗而写的。当时,苏轼因政治失意而离开京师,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作知州,王弗辞世已有十年。二十一年前,十九岁的苏轼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夫妇之间十分恩爱。可是,王弗二十七岁时便在汴京去世,次年归葬于四川祖茔,这对苏轼是一个很大的精神创伤。十年以后的正月二十日夜,苏轼又梦见了念念不忘的爱妻,醒来后写下了这首记梦词。~几句是词的开头。“十年”写诀别时间之久;“生死”从妻、我两方着笔,一在人间,一在黄泉,生死阻隔;“两茫茫”写音信渺茫永无相见之日;“不思量,白难忘”用寻常之语,道深长之情。“不思量”是自我宽慰的话,既然不能起死回生,那就忍痛节哀,好自为之吧!但感情却不肯听命于理智的指挥,妻子的音容笑貌早已深深地刻印在自己的记忆里,要忘悼她,不思量,谈何容易!明明作者十年来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亡妻,却偏从“不思量”着笔,再反跌出“自难忘”三字,大大突出了刻骨铭心的感情力量,笔势也显得摇曳跌宕。
48、见宋·苏轼《学士院试孔子从先进论》,圣人:这里指孔子。赤子:幼子。这两句大意是:孔子看到天下得不到治理,感到就像自己的孩子在水火之中一样焦急。《学士院试孔子从先进论》:“~。其欲得君以行道,可谓急矣。”~表现了孔子看到天下动乱,百姓痛苦,因而忧心如焚,急于推行仁政的急切心情。可用于表理爱民如子的恻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