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89句三国演义人物介绍
三国演义人物介绍
1、鲁肃随从孙权破皖城后,被授为横江将军,守陆口。此后,东吴夺取了荆州三郡,鲁肃率兵抵御关羽,并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而关羽不敢相逼。
2、姜维(字伯约),号幼麒,天水冀(今甘肃甘谷县六峰乡)人,蜀汉大将军,第四代执政大臣。诸葛亮北伐事业的继承者。蜀汉后期重要将领。司马昭五道伐蜀,姜维据守剑阁,阻挡住钟会大军,却被邓艾从阴平偷袭成都,刘禅投降。蜀灭后,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与钟会一同被魏军所杀。
3、严颜,初为刘璋部下,担任巴郡太守。建安十九年,刘备进攻江州,严颜战败被俘。后随刘备攻打汉中,屡立战功。
4、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5、字元直,颍州(今河南许昌)人。天下奇才,早年与诸葛亮,庞统同为好友。曾投刘表,后投刘备任军师,帮助刘备接连打败了曹操。后曹操的另一谋士程昱用计骗徐庶投靠曹操,徐庶因老母被曹操所骗自杀,而痛恨曹操,终生没有为曹操设一条计策。徐庶临别刘备时,推荐了诸葛亮。(三国演义人物介绍)。
6、(1)诸葛亮 (三国谋士第一人,是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思想家,发明家)
7、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8、马良(字季常),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蜀国名士,刘备的谋士。在刘备东征讨伐东吴时,随军参谋,刘备兵败,他也遇害。
9、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著名战略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晋代魏后司马炎有吞吴之心,乃命羊祜坐镇襄阳,都督荆州诸军事。在之后的十年里,羊祜屯田兴学,以德怀柔,深得军民之心;一方面缮甲训卒,广为戎备,做好了伐吴的军事和物质准备。临终前举荐杜预自代。(三国演义人物介绍)。
10、评价:十常侍之绝对的坏人,为数不多和曹操没有关系的曹姓人物。
11、 赵云在性格上有这些特点:一是忠厚,守信,重感情,讲义气.二胆大心细,英勇顽强,刘备曾说:“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宽厚大度.这一性格表现为性情温和,处事稳重,宽以待人,善解人意,因而博得各方面的好感.赵云的性格给人的感觉是冷静的、细心而又谦恭的,有儒雅之风。赵云武艺高超,是“除翼德外,子龙为三国第一条枪”,遭遇强敌无数不败,有常胜将军之称,当阳长坂坡一战,子龙一战成名,其神威盖世,无人能及!但晚年也颇为自负,被围凤鸣山,索性被小关张救出,不得不说是件憾事。演义中赵云的溢美之词也是颇多。
12、司马懿,生于公元一七九年,死于公元二五一年,三国时魏国大将。字仲达,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人。熟悉兵法,多智谋,善于玩弄权术。曾多次出师与诸葛亮斗兵法。曹芳任皇帝时,他和曹爽同受曹睿遗诏辅政,后乘曹爽出城游猎时,发动政变,杀了曹爽,代为丞相,封晋王,执掌国政。死后被孙子司马炎追尊为晋宜帝。
13、 董卓是一个凶狠残暴、荼毒百姓的乱世奸臣。
14、(3)故事:桃园结义,三顾茅庐,夷陵之战,白帝托孤。
15、刘备(公元166年—223年,字玄德),蜀汉昭烈皇帝,公元221年—223年在位,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县)人。少年孤独贫困,与母亲贩鞋子、织草席为生,后与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为异姓兄弟。剿除黄巾军有功,任安喜县尉。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为军师,率军攻占了荆州、益州、汉中。于公元221年正式称帝。在替关羽、张飞报仇时,大举进攻吴国,被东吴陆逊用火攻打败,不久病死于白帝城。世人也称他刘先主。
16、 刘备还是一个善于招揽人才,www.3lian.com有着胆识、胸襟和谋略的人杰。
17、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功成之后,耽思经籍,博学多通,多有建树,被誉为“杜武库”。
18、孙坚:猛——从县吏到长沙太守,靠的就是能征善战,还数次击败董卓,当然猛了
19、评价:曹氏家族中的大文学家,搞文学创造他是专家,但搞政治斗争他是菜鸟!
20、回复关键字:家长会课件 获取:新学期家长会怎么开?中小学家长会精美课件+24套模板送给你!
21、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
22、太史慈(字子义),东汉末年武将,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于赤壁之战前病逝,死时才四十一岁。
23、庞统(字士元,号凤雏),政治稍逊孔明,谋略不下孔明,断案如神,献计连环,指掌西蜀。建安十九年(公元二214年)与刘备进取川中时,在卉县(今四川省广汉北)落凤坡被刘璋手下名将张任用伏兵乱箭射死,死后追爵为关内侯。
24、(1)关 羽 (自不必说,此人乃武圣也!)
25、性格:耿直粗鲁,心直口快,暴躁如雷,嫉恶如仇
26、严颜,初为刘璋部下,担任巴郡太守。建安十九年,刘备进攻江州,严颜战败被俘。后随刘备攻打汉中,屡立战功。
27、夏侯敦:治——曹操麾下首席将领,战绩不突出,政治型将领
28、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汉族,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29、(5)黄 忠 (老当益壮,一把弓使的十分漂亮)
30、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二五三年,三国时蜀国大臣。字文伟,江夏胝(今河南省罗山)人。刘禅即位时,任黄门侍郎、侍中。诸葛亮出师北伐曹魏时任参军、中护军、司马。诸葛亮死后任军师,不久代蒋琬任尚书令、大将军、尚书。后被降魏的郭循刺死。
31、郭嘉(奉孝):明——明于识势,更明于识人,可谓算无遗策(东汉末年曹操手下著名谋略天才。世人称他为“鬼才”.)(后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慨叹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32、 张飞虽是一员武将,却粗中带细,有时也有一定的计谋。
33、程普(字德谋),东汉末年东吴的武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他曾跟随孙坚讨伐过黄巾、董卓,又助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死后,他与张昭等人共同辅佐孙权,并讨伐江东境内的山贼,功勋卓著。程普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被人们尊称为“程公”。
34、朱然(字义封),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原姓施,朱治的养子。猇亭之战与陆逊合力大破刘备,之后朱然提出应该收兵防备魏国,魏国果然趁机攻吴。曹真、夏侯尚、张郃等魏将围攻江陵六月之久,最终在朱然死守之下退军,朱然从此名震敌国。
35、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有人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
36、邹氏,张济之妻,在宛城攻略战中被曹操看上,结果送了典韦一条性命,可见红颜祸水,为害之甚。
37、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
38、丁奉(字承渊),孙权所看重的青年将领之位至大司马。
39、陆抗(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陆逊次子,被誉为吴国最后的名将,死后不久吴国为晋所灭。
40、卞夫人闻听大惊,立即前往阻止,曹丕于是便要求曹植七步成诗。曹植的文采果然出众,便写下了著名的《七步诗》。
41、黄忠:忠早年为刘表帐下中郎将,后随刘表之子刘琮降曹,镇守长沙.老将军以70高龄位列“五虎上将”,实至名归。
42、性格:神机妙算,多谋善断,知人善任,娴熟韬略
43、典韦(无字),曹操帐下的第一猛将,人称“古之恶来”。
44、刘备(公元166年—223年,字玄德),蜀汉昭烈皇帝,公元221年—223年在位,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县)人。少年孤独贫困,与母亲贩鞋子、织草席为生,后与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为异姓兄弟。剿除黄巾军有功,任安喜县尉。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为军师,率军攻占了荆州、益州、汉中。于公元221年正式称帝。在替关羽、张飞报仇时,大举进攻吴国,被东吴陆逊用火攻打败,不久病死于白帝城。世人也称他刘先主。
45、 他是一位足智多谋、能征惯战的杰出统帅。
46、而后因为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最终于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
47、徐晃:严——治军严整“有周亚夫之风”,公私分明,解了樊城之围
48、鲁肃(字子敬),汉族,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建安二十二年(217),鲁肃去世,终年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代表作:《榻上策》。
49、故事: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诛文丑,刮骨疗毒,千里走单骑,赚城斩车胄,水淹七军,单刀赴会,败走麦城,华容道义释曹操,三英战吕布
50、程昱:筹——“筹画所料,是其伦也”,曹操的重要谋士
51、郭嘉(字奉孝),是曹操初期的第一谋士,谋略高超(也可能是曹操为招贤而借奉孝之名流布的谣言所成其名),可惜英年早逝,让曹操大为叹息。
52、董卓(字仲颍),东汉末年将领,后任太师。陇西临泺(今甘肃省岷县)人,性情刚猛,有谋略。在剿灭黄巾军时曾被黄巾军打败。昭宁元年(189年)响应何进号召,以保护皇帝为名率兵进入东京洛阳,废汉少帝,立汉献帝。袁绍等率八路诸侯讨伐时,放火烧了洛阳城迁都长安,自称太师。后被王允与貂蝉所设的连环计所杀。
53、邓艾:壮——老当益壮,年届七旬,奇袭阴平,势如破竹,平定蜀汉,后却为同僚所害,颇为悲壮
54、《三国演义》以人物为载体形象地衍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义、礼、智、信、勇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
55、张辽(字文远),五子良将之早期跟随吕布,后转投曹操,是三国时期少有的文武俱佳的武将,被称为曹五子良将之首。
56、钟会(字士季),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书法家。太傅钟繇之幼子。自幼才华横溢,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对他非常赏识。公元263年,他与邓艾分兵攻打蜀汉,导致蜀汉灭亡。此后钟会欲据蜀自立,与蜀汉降将姜维共谋其事,却因部下的反叛而失败,自己也死于部将兵变,时年40岁。
57、许褚(字仲康),功劳最大,裸衣斗马超是其亮点,被称为“虎痴”。
58、李典(字曼成),崇尚学习与高贵儒雅,有长者之风。
59、文丑,冀州牧袁绍帐下的大将。袁绍命文丑率军于延津攻曹操,曹操以诱敌之计大破文丑一军,文丑于此战中丧生。
60、 周瑜也是个忠心不在一定程度上能举贤任能的人。
61、徐庶(字元直),荆州俊杰,谋略不下荀彧,曾投刘表,后投刘备任军师,帮助刘备接连打败了曹操。后曹操的另一谋士程昱用计骗徐庶投靠曹操,徐庶因老母被曹操所骗自杀,而痛恨曹操,终生没有为曹操设一条计策。
62、周瑜(字公瑾),汉末名将,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洛阳令周异之子,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建安十五年病逝,年仅36岁。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范成大誉之为“江左风流美丈夫”。
63、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一九九年。字公路,袁绍的弟弟。曾任河南尹、虎贲中郎将,南阳太守。因被曹操、袁绍军队攻击,率兵退驻寿春,统治扬州一带。建安二年(公元一九七年)自称皇帝,号仲家。后被曹操打败,忧病而死。
64、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功成之后,耽思经籍,博学多通,多有建树,被誉为“杜武库”。
65、荀彧(字文若),颍川大家,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66、生于公元二四六年,死于公元三○二年。是三国时魏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公元二六○年至二六五年在位。字景明,魏武帝曹操的孙子。甘露三年(公元二五八年),司马昭杀皇帝曹髦后即皇帝位,在位时,无可奈何成了司马昭的傀儡。咸熙二年(公元二六五年)被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取代,被封为陈留王。
67、(古代文学)考研《通关秘籍》(现代文学)考研《通关秘籍》(当代文学)考研《通关秘籍》(外国文学)考研《通关秘籍》(文学理论)考研《通关秘籍》(古代汉语)考研《通关秘籍》(现代汉语)考研《通关秘籍》(语言学纲要)考研《通关秘籍》(比较文学)考研《通关秘籍》(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通关秘籍》(中国文学批评史)考研《通关秘籍》(西方文论史)考研《通关秘籍》(民间文学)考研《通关秘籍》
68、汉献帝初平四年(193年),割据兖州的曹操派遣泰山太守应劭往琅邪迎其父曹嵩及家人百余口到兖州。途经徐州时,徐州牧陶谦为交好曹操特派都尉张护送曹嵩一行。不料张杀死曹嵩及其家人,席卷财物而去。于是曹操便把帐记在陶谦身上,以为父报仇为名,发兵攻徐州。
69、程昱(字仲德),本名程立,因梦中于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最早跟随曹操谋士之为曹操所倚重。
70、 他还十分善于招揽和任用人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从谏如流。
71、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后因居功被钟会等污蔑诛杀。
72、刘晔(字子扬),年少知名,人称有佐世之才,是曹操手下举足轻重的谋士,他屡献妙计,对天下形势的发展往往一语中的。刘晔历仕数朝,是曹魏的三朝元老。
73、董卓进京后以袁术为后将军,袁术因畏祸而出奔南阳。初平元年(190年)与袁绍、曹操等同时起兵,共讨董卓。
74、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
75、田丰(?-200年),字元皓,钜鹿(今河北巨鹿一带)人,一说渤海人。东汉末年袁绍部下谋臣,官至冀州别驾。
76、马良(字季常),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蜀国名士,刘备的谋士。在刘备东征讨伐东吴时,随军参谋,刘备兵败,他也遇害。
77、郭嘉(字奉孝),是曹操初期的第一谋士,谋略高超(也可能是曹操为招贤而借奉孝之名流布的谣言所成其名),可惜英年早逝,让曹操大为叹息。
78、乐进(字文谦),五子良将之斩杀淳于琼。屯兵襄阳,击退关羽、苏飞等人。
79、张辽:震——一战震江东,小儿皆止啼,文远不愧是五子良将之首
80、关羽更是一个武艺超群、有着崇高道德修养的济世之才。
81、性格:奸诈狡猾,果断英明,唯才是举,志向远大
82、 由于扎营的木栅栏和林木都是易燃的物品,火势瞬间就撩了起来,蜀军大乱,被陆逊率领的吴军连破四十多营,可谓是损失惨重。而陆逊火烧连营的成功,也直接导致了夷陵之战蜀败而吴胜的结果。
83、典韦(?-197年),陈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己吾城村)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相貌魁梧,膂力过人。本属张邈,后归曹操。曹操征讨吕布时被募为陷阵,表现英勇,被拜为校尉,宿卫曹操。
84、张角(?-184年),钜鹿(秦治今河北平乡、东汉治今河北宁晋)人。中国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黄巾军"的领袖,太平道的创始人。
85、黄忠(字汉升),有“百步穿杨”之弓法,能开二石之弓,箭术三国独一无二。黄忠与严颜、廖化共称为蜀汉三老将,智勇双全,常常独当一面,与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齐名。老当益壮,定军山一役斩夏侯渊。性情孤傲、重情。
86、周瑜逝世后,孙权采纳周瑜生前建议,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领兵四千人,因鲁肃治军有方,军队很快发展到万余人。孙权根据当时政治军事形势需要,又任命鲁肃为汉昌太守,授偏将军;
87、252年病逝。作者罗贯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事例,给读者塑造出一位外表独特、胆识过人、治国有法、治军有方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形象。
88、其子孙权即为孙吴的开国皇帝。孙权称帝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