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6句朱熹的诗词代表作


朱熹的诗词代表作

1、   6首早春诗词,一半春色以染心,一半诗意以从容

2、朱熹可不是一个小人物,他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宋朝理学的主要派别是程朱理学,程,即程颢、程颐兄弟,朱,就是今天要说的朱熹。

3、朱熹的梦想大家都知道李白的梦想是:功成拂衣去,摇曳沧洲傍。 () 。

4、鸱夷子是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帮助勾践灭掉吴国以后,他聪明地抽身而去。 既在青史留名,又能逍遥终老,可谓千古以来儒家士子的楷模了。

5、朱熹以“仁”作为道德修行为立足点与出发点。“仁义之心”在《孟子》中又被称作“良心”:“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13)传统儒家学者主张仁、义、礼、智、信为五常之性,而“仁”是其余四德的统领。对此,朱熹高度赞同:“义兼礼智由仁出,接物当先主在仁。方由四端随用发,譬之四序始于春。”(14)他还强调真诚的重要性,认为“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15)(朱熹的诗词代表作)。

6、10,南屏晚钟。王洧《南屏晚钟》“涑水崖碑半绿苔,春游谁向此山来。晚烟深处蒲牢响,僧自城中应供回。”

7、xiàng lái wǎng fèi tuī yí lì

8、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

9、   苏轼这首为一幅画题写的诗,写出了早春最突出的特点,让人拍案叫绝!

10、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朱熹在词中赞美生活与大自然的美好,“堪”这个字用得有深意,告诉大家要珍惜眼前的一切。

11、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地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12、https://baike.so.com/doc/1663786-175890html

13、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后两句即景抒怀。诗人在静观秋光月色之中油然而生出一丝超尘脱俗、悠然自得之物外心境。“白云”、“红叶”,既是带有象征意义的幻像,又是诗人在秋月下所见的山林实景。从象征意义上说,这“白云”的任意漂游,“红叶”的飘逸自得,更是诗人悠闲清静心境的真实写照。

14、“理气一体,理在气先”出自《朱子语类》。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依朱熹的观点,“理”是构成物质世界的精神主宰,“气”是物质世界的具体存在。“理”为意识,“气”为物质。理与气合则生人,体现于人中之“理”就是人之“性”,故人性中之道德意识皆禀受于“天理”,即禀受于天地万物之本,这也就是朱子的天人相通、天人合一的思想之要旨。程颐说:“才禀于气。气有清浊,禀其清者为贤,禀其浊者为愚。”(28)朱熹同意这一说法认为:“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29)“禀气之清者,为圣为贤”“禀气之浊者,为愚为不肖。”(30)因为恶念是因“天理”为气禀即私欲所蔽而产生的,修养就是要去人欲,存天理,以达到“与理为一”的一种天人合一的道德境界。

15、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16、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朱熹吧。朱熹是南宋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他的《观书有感》、《偶成》这两篇非常著名的说理诗作就出过两句十分流行的名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17、风和日丽之时泗水的河边踏青,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18、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点明天时;“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点明主题。一句中分三层叙说,特别是以“泗水滨”结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寻”字不仅写出作者逸兴,也给诗歌添了不少情趣。

19、再比较一下朱熹的这首《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20、暮雨朝云不自怜。放教春涨绿浮天。只令画阁临无地,宿昔新诗满系船。

21、  他一生只留下两首诗,却用这书,让唐朝诗人风光了1000年

22、朱熹的上述思想给今天的我们以一定启迪和警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d的领导干部要“加强道德修养”,要“讲d性、重品行、做表率”。(72)有句通俗的话说的好:学做人是一生的事。加强道德修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锲而不舍、循序渐进,最后形成有益的个性与高尚的德行有机结合、相互助益的效果。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的过程,而思想与知识水平,又直接与一个人的见识、心胸与格局联系在一起。因此,读书学习同时也是一个砥砺品格、净化心灵的过程。“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73)今日许多d员干部之所以在私欲膨胀、利益熏心、贪污腐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究其原因,多种多样,但丧失了远大的理想信念与追求,放松了读书学习,热衷于低级趣味、投机钻营、蝇营狗苟,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个。

23、等闲:随意。“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24、“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为有源头活水来。”(6)这是朱熹一首有名的诗。“清如许”“源头活水”是关键词,可以延伸理解为为人和做官以清正廉洁为最高境界,而能否做到这一点,取决于一个人本源、本色或出发点,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取决于初心、使命。

25、“十年湖海一身轻,归对黎涡却有情。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41)人,尤其是公职人员,一旦打开贪欲的闸门,贪财、贪色、贪名、贪图享受等各种贪欲必将如洪水猛兽,汹涌而至,不可收拾。就像读书人读书会上瘾一样,贪官在贪上更容易上瘾。“万丈深渊终有底,唯有人心不可量”,表达的也是这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