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42句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笔记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笔记

1、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刻奇这个词的认识。

2、就凭他是个陌生人,便超越于所有其他人这上。

3、假如《苏菲的世界》代表着主流知识分子的哲学观点,它所表达的也极引人注目。这本书对真实的哲学给予极崇高的评价:批判的、理性的和公正的评论;去除偏见、迷信和惯例;不做仓促和轻率的判断,一意追求真理、知识、美善和道德。

4、在托马斯的国家里,医生是国家的雇员,国家可以让也可以不让他们工作。与托马斯谈辞职事宜的那名官员,听说过他的名字和声望,力图说服他继续工作。托马斯意识到他根本不能肯定这个选择是否合适,但他突然感到,他心中对忠诚的无言许诺使他当时非如此不可。他坚持立场岿然不动。于是,他成了一名窗户擦洗工。(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笔记)。

5、于是,世界与道德之间的界限被模糊了,每个人都只能摸黑在道德的小路上踉跄行走,而所谓的正义的审判将永远缺席。因为在这个世界上,道德沉沦了,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许可了。

6、他以一个哲人的睿智将人类的生存情景提升到形而上的高度加以考虑、审查和描述;由此成功地把握了政治与性爱两个敏感领域,并初步形成了“幽默”与“复调”的小说风格。

7、何为正,是重还是轻?巴门尼德答道:轻者为正,重者为负。他们到底是对是错?只有一样是确定的:重与轻的对立是所有对立中最神秘,最模糊的。

8、顺便说一句另外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古希腊人生活富足,幸福所以一直秉承着一种活在现世的观点,不和别人谈论来世。而不幸福的地区就越是不幸福就越是把思想感情寄托与来世这就产生了来世宗教。__就是来世宗教的一种体现。你有把自己的希望寄托于来世吗?

9、待她不好的不是他,而是他的记忆,他无能为力,是记忆将她从爱情区域排除出来。

10、托马斯从苏黎世回布拉格以后,继续在他原来的医院工作。一天,主治医生把他叫去,劝他收回那篇关于俄狄浦新的文章。

11、历数过去,我们会发现,生活之重担,往往能激发起内在的生命的坚韧。当负担越重,我们的身体越靠近大地,它就越真实存在。当哲人们尝试着摆脱世间一切束缚来找寻生命的意义,他往往早已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远离了大地和大地上的生命。不管其找寻到的结果是什么,早就因自由而变得毫无意义。

12、  如果法国大革命永无休止地重演,法国历史学家们就不会对罗伯斯庇尔感到那么自豪了。正因为他们涉及的那些事不复回归,于是革命那血的年代只不过变成了文字、理论和研讨而已,变得比鸿毛还轻,吓不了谁。这个在历史上只出现一次的罗伯斯庇尔与那个永劫回归的罗伯斯庇尔绝不相同,后者还会砍下法兰西万颗头颅。

13、第一次接触到米兰·昆德拉,是高中的时候买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当时囫囵看过一遍,觉得无比晦涩,完全不懂它想要传达什么,后来过了一两年再读,慢慢才有些头绪。我觉得需要首先明确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本书绝不是什么爱情小说,它读起来并不轻松,我更愿意称它是一部哲学类书籍,它探讨的是一系列的哲学问题,对人生的命运与价值的关注是该书的主题。

14、他知道,她要离开布拉格的真正原因是:她以前从未真正感受过快乐。

15、虽然人们对历史上各种哲学流派褒贬不但那些哲学家确实应当受人尊敬,他们是如此勇敢而执着地探寻着真理与实践的奥秘。哲学的世界亦梦亦幻,它像一个个不可思议的神话却又源于我们身边一切普通的事物。

16、托马斯越过了边境,打开了他的家门。卡列宁一下跳到他身上,舔他的脸以示欢迎。而他想投进特丽莎怀中的欲望(他在苏黎世上车时还想着的),也顿时烟消云散。

17、以下还有几个个人的刻奇的例子,“清君侧不是造反,这是朱棣的刻奇;窃书不能算作偷,这是孔乙己的刻奇;是真爱就不能算出轨,这是甄嬛的刻奇;摸下维纳斯的乳房是为了让自己沾染点艺术气息,这是游客的刻奇。”

18、昨天我们读了特丽莎一直坚守着自己生命中的“重”,而她却偏偏爱上了生命中“轻”大大多于“重”的托马斯,最后她也放弃了自己一贯坚持的“重”跑到工程师那里,让“重”变成了“轻”。

19、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是,它绝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我们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比如,灵与肉,它带领着我们思考——什么才是人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意蕴深远,读它,你能领悟到智慧的力量,但又绝不枯燥。

20、托马斯是生命之轻的人。他把和特蕾莎之间的感情归结于六次偶然。如果没有这六次偶然,这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顺水漂来的孩子和他是不会产生爱情的。“这个女人,这个绝对偶然的化身,现在就睡在他身边,在睡梦中深深呼吸着。”他无法忍受与人共勉,可特蕾莎却打破了这一点。他不在乎世俗的道德和约束,追寻每个人身上百万分之一的独特性,但他对特蕾莎的爱却是毋庸置疑的。他们到苏黎世不久之后,特蕾莎就独自回到布拉格,托马斯满怀忧郁,渐渐令他心醉。与特蕾莎已经共度七个春秋,此刻他才发现,对这些岁月的回忆远比他们在一起生活时更美好。他翻来覆去地去证明爱她,当特蕾莎回去之后,他感到温馨的生命之轻从未来的深处向他飘来。后一天,他却感到从未曾有过的沉重,后又认为“对,非如此不可Ja,esmusssein?”。当他不再是一名医生之后,作为一名擦玻璃的工人后,特蕾莎提出去乡下生活,他也同她一起下乡。特蕾莎对他说:“我什么也没有失去,而你却失去了一切。”“特蕾莎”,托马斯说,“你难道没发现我在这里很幸福?”“可你的使命是做手术呀!“使命?特蕾莎,那是无关紧要的事。我没有使命。任何人打偶没有使命,当你发现自己是自由的,没有任何使命时,便是一种极大的解脱。”

21、我喜欢你的原因是你毫不媚俗。在媚俗的王国里,你是个魔鬼。

22、在我的理解里,哲学就是关心、探索我们这个世界。这其实是我们每个活在这世上的人都应该去思考的。而我们逐渐建立自己的人生观、生命观的过程,也可以是看做对于哲学的思考。比如在书的开头作者就提出了两个哲学性的问题: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类问题也反映了哲学家们的任务,也就是去思考、去探索关于生命、世界等本质的问题的答案。从古至今,已经有许许多多的哲学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然而还没有出现能够说服全人类的一种理论,因此也需要无数的后继者给出自己的答案。而相反于观念里的高深莫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研究哲学。也许我们并不能人人都成为哲学家,但是我们都可以成为哲学的思考者,去寻找自己的生存的意义。

23、直到这时,托马斯才意识到自已是在被审讯。他马上明白了,他说的每一个字都有可能使某个人陷入危险。他显然知道那位编辑的名字,却否认了:“我不清楚。”

24、如果选择重和轻的结局都一样不尽如人意,那么面对这大是大非的人生之问,我们究竟该如何抉择?作者并未给出答案,而我认为,勇敢地承受重担,生命才能实在、精彩。若一味追求所谓的轻松,最终只会堕入迷狂的深渊,古往今来无数花天酒地以至锒铛入狱的纨绔子弟,都用自己的人生为“轻”做了沉痛的注脚。若是逃避本该掮起的责任,负担便会一再加重,直至将人压垮。“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正是这枷锁让我们的生命真实可感,不再虚妄。既然摆脱不了枷锁,那就坦然接受,在允许的范围内活出属于自己的灿烂,真正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25、前两日,他感到甜美的生命之轻托他浮出了未来的深处。而今天,他却被从未体验过的重负所击倒,没有什么比同情更为沉重了。而且对他来说,想象会强化痛苦,百次重复回荡的想象更使痛苦无边无涯。

26、在我们看看来只有偶然的巧合才可以表达一种信息。凡是必然发生的事,凡是期盼的到,每日重复的事,都悄无声息。

27、昆德拉说,“小说人物并非产生于我履历表中任何一种情景,小说中的主人公是我自己未曾实现的可能性。他们跨越了界限,而我只是绕了过去。这条被跨越的界限(我的“我”终结于界限的那一边)吸引着我。小说要探寻的奥秘尽在另外一边开始。小说不是作家的忏悔,而是对陷入尘世陷阱的人生的探索。”

28、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将我们压倒在地。但与此同时,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的存在。相反,当负重消失,人会变得轻盈,会飘,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会变得自由而无意义。所以,轻重到底如何选择?

29、作者在第一章第二节中这样说道。那么到底是轻还是重?无法知。作者通过描写托马斯、特蕾莎、萨比娜、弗兰茨他们的生命历程来诠释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30、我们或多或少地赞同:我们相信正是人能象阿特拉斯顶天一样地承受着命运,才会有人的伟大。贝多芬的英雄,就是能顶起形而上重负的人。

31、爱开始于一个女人某句话印在我们诗化记忆中的那一刻。

32、而书中,从昆德拉引述的巴门尼德的哲学观点来看,东西方两位老牌哲学家的观点似乎是对立的。但我从网上看到关于巴门尼德的学术介绍,说他最核心的哲学思想是“思想和存在是同一的”,我们倾向地认为思想为轻,存在为重,这说明,在巴门尼德的哲学体系中,“轻”与“重”合二为一才是世界的本源。如果这样的话,昆德拉会不会对巴门尼德的观点存在误读?还是,只是为了写这部小说,才故意“曲解”巴门尼德的观点?

33、从这句话的表面意思上看,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类会思考。人这个会思考的灵长类动物加上自己的行动就构成了一个小型的世界。《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里有句话:“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而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这里所谓的江湖就是世界。用我们现在处于的大数据环境来解释这句话,那就是一个人有自己的真实身份,真实身份在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关系,同时也在各种网站上留下了不同的虚拟身份和虚拟的关系,不同身份和关系的存在就组成了整个世界的丰富多彩。

34、托马斯(与他的一千万捷克同胞一样)密切关注着这场争论。他认为,肯定有那么一些人,并非不知道这种暴行的后果(他们不会对俄国革命后以及现在仍在继续的罪行视而不见),倒是有可能,大多数共产d人对这一切的确缺乏了解。

35、我可以说眩晕是沉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却并不去抗争,反而自暴自弃。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便会以为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36、一个人可以背叛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但如果父母、丈夫、国家以及爱情都失去了——还有什么可以背叛呢?

37、“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

38、与那位部里来的人谈过以后,托马斯深深地陷入了消沉之中。他对自己不高兴到了极点。

39、  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

40、我们说,有些事成为了我们巨大的包袱。我们或是承受这个负担,或是被它压倒。我们的奋斗可能胜利也可能失败。

41、在这部作品里他通过几个人物的境遇带领读者进入哲学问题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