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44句50个简单成语


50个简单成语

1、拒谏饰非罚不当罪叶公好龙 伤弓之鸟步履蹒跚路不拾遗

2、骨鲠在喉:鲠,鱼刺。“骨鲠在喉”,比喻有话憋在心里不吐不快。

3、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4、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5、战国时期有一个楚国人做事很死板,书上怎么写的他就怎么做,甚至遇到事情别人怎么做的,他也学着怎么做,从没想过变通一下。有一次,他经过山林,看见一樵夫在砍柴。忽然,樵夫一不小心.斧头从手上飞脱,掉进山谷里去了。

6、公元383年,东晋军在淝水之战大败前秦军,孝武帝命刘波坐镇北方。刘波身患重病,估计不久就要离开人世,已经无能为力了。他上一道奏疏,直言不讳地把自己的情况与治国建议讲出来,希望孝武帝重用能人守疆。

7、爱财舍命成语解释:指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而追求钱财.

8、齐威王屡战屡胜,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马匹的时候,看见田忌陪着孙膑迎面走来,便站起来讥讽地说:“怎么,莫非你还不服气?”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说着,“哗啦”一声,把一大堆银钱倒在桌子上,作为他下的赌钱。齐威王一看,心里暗暗好笑,于是吩咐手下,把前几次赢得的银钱全部抬来,另外又加了一千两黄金,也放在桌子上。(50个简单成语)。

9、释义: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10、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11、出自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12、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13、释义: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14、释义: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50个简单成语)。

15、攻城略地:掠、略二字都有“夺取”义,但夺取的对象不同:掠,夺取人、财、地;略,夺取土地。

16、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17、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18、释义: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19、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20、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21、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2、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23、一毛不拔三其德、两面三刀、两肋插刀、两败俱伤、

24、出自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吾乃地藏神,化为呆行者,在灵隐寺中,泄漏秦太师东窗事犯。”

25、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26、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27、释义: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28、释义: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29、伶牙俐齿:伶俐,聪明灵活。“伶牙俐齿”,形容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30、释义: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31、左提右挈无出其右身无可击 袖藏金椎箭在弦上巧夺天工

32、南朝宋国著名将领宗悫从小就有雄心壮志,喜欢舞枪弄剑,他的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来他带兵攻打林邑国,运用计谋取胜,被封为左卫将军。

33、例句:她在想入非非,在难挨地度过着自认为时间很久实际上并没多久的时刻。

34、出自《礼记·檀弓下》:“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35、羽毛未丰徙宅忘妻始终不渝 载舟覆舟无功受禄犯颜直谏

36、今天小语为大家整理了50个常用的成语,并附上历史来源,掌握了这些,相信一定会对孩子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37、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38、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39、出自《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40、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41、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50个常用的成语,并附上历史来源,掌握了这些,相信一定会对孩子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42、出自《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43、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