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59句战争的成语有哪些
战争的成语有哪些
1、一天一个成语帅-聪明-又愿居于人下-做一辈子忠臣,难得
2、明天见事业单位考试题的小伙伴们一定要牢牢记住!
3、归马放牛: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结束,不再用兵。(战争的成语有哪些)。
4、(必不挠北):挠北:败北,作战失败。必定不会失败。《吕氏春秋·忠廉》:“若此人也,有势则必不自私矣;处官则必不为污矣;将众则必不挠北矣。”
5、所向无敌:敌:抵挡。力量所指向的地方,谁也抵挡不住。形容力量强大,无往不胜。
6、破斧缺斨:《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斧、斨,泛指兵器。后以“破斧缺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7、倒戢干戈: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同“倒载干戈”。
8、启羞兴戎:启:开;戎:**。因说话不谨慎而招致羞辱挑起事端。
9、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自秦末楚汉争霸时期,是韩信的成名之战。
10、载戢干戈:载戢:装运收藏;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引申为战争。将武器收藏起来。指不再诉诸武力。
11、(金革之声)金革:兵器和铠甲。兵器与铠甲相撞击的声音。指战争。
12、破斧缺斨 《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斧、斨,泛指兵器。后以“破斧缺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13、(洗兵不用)兵:兵器。洗净兵器。收藏起来,不再使用。比喻停止战争。
14、(拼音):bīng gē rǎo rǎng
15、例句:他参加革命几十年,在~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16、兵连祸深:兵:指战争。战争连年不断,灾祸持续相结。
17、(旗开得胜)——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18、大动干戈: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9、(枕戈寝甲):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晋书·赫连勃勃载记》:“朕无拔乱之才,不能弘济兆庶,自枕戈寝甲,十有二年,而四海未同。遗寇尚炽。”
20、归马放牛: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21、兵无常势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22、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23、(必争之地):敌对双方非争夺不可的战略要地。《周书·王悦传》:“白马要冲,是必争之地。今城守寡弱,易可图也。”
24、归马放牛: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25、止戈散马: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谓结束**。
26、(2)图A和图C分别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史上的哪一战役?
27、《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今东方皆已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
28、(1)(2014年山东真题)下列战役与成语典故对应不正确的是:
29、兵戎相见: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解决问题。
30、(赤壁鏖兵):鏖:激战。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伐吴,孙权联合刘备军队联合抗曹,联军于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的一次激战。泛指激烈的战斗。元·无名氏《两军师隔江斗智》第一折:“叵耐刘备那厮,暗地夺取荆州,想他赤壁鏖战,全仗我东吴力气。
31、师老民困:师:军队;老:疲惫。军队疲惫,百姓困苦。形容连年**使兵疲民苦。
32、首唱义兵:唱:通“倡”,带头;兵:战斗。首先发动正义的战争。
33、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34、决一死战:决:决定;死:拼死。对敌人拼死决战。
35、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36、上兵伐谋: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37、散兵游勇 勇:清代指战争期间临时招募的士兵。原指没有统帅的逃散士兵。现有指没有组织的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
38、兵慌马乱:形容**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39、干戈载戢 干戈:古代的兵器。指武器。载:虚词。戢:聚藏。把武器收藏起来。比喻不再进行战争动用武力了。
40、(出处)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营兵往捕,不知虎穴所在,后乃得知某姓空舍中,相聚燃击,枪林弹雨中,虎乃毙。”
41、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42、立于不败之地:立于:处在;比喻自己处在一个永不失败的地位。
43、元·无名氏《全相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乐毅亲督百万大军。与齐兵混战一昼夜。齐兵大败。杀得尸横遍野,血浸成河。”
44、势如破竹出自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和吴国的战争。
45、(出处) 清·孙雨林《皖江血·拒敌》:“且划策,弹雨枪林,木坏山隤,江城付动灰。”
46、解释: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也隐喻男女私通。
47、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48、: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九回:“为头一个先生,姓樊,名瑞,绰号混世魔王,能呼风唤雨,用兵如神。”
49、非战之罪:不是**本身的罪过。一般用来作为**失败开脱罪责之辞。
50、(释义):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51、血流成河,汉语成语,拼音是xuè liú chéng hé,意思是形容被杀的人极多。
52、兵拏祸结:战争、灾祸连续不断。同“兵连祸结”。
53、C.琵琶曲《十面埋伏》反映了楚汉垓下决战情形
54、苻坚见东晋阵势严整,立即命令坚守河岸,等待后续部队。谢石看到敌众我寡,只能速战速决。于是,他决定用激将法激怒骄狂的苻坚。他派人送去一封信,说道,我要与你决一雌雄,如果你不敢决战,还是趁早投降为好。如果你有胆量与我决战,你就暂退一箭之地,让我渡河与你比个输赢。
55、血肉横飞,形容因战争或者是遭受其他意外灾祸死伤时血肉四贱时的惨状。
56、(3)巨鹿之战和垓下之战。巨鹿之战项羽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垓下之战,项羽自刎,刘邦获胜。
57、(1)图一反映了三国时期的什么历史故事?主要突出了主人公的什么精神品质?
58、(祸结兵连):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汉书·匈奴传》:“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