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8句人言可畏到底是什么意思


人言可畏到底是什么意思

1、读音zhòngkǒushuòjīn,汉语成语,亦作“ 众口销金 ”。意指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比喻舆论影响的强大。亦喻众口同声可混淆视听。

2、(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分句;常与“积毁销骨”连用

3、出处;周·佚名《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释义:人们的流言蜚语是很可怕的。;

4、人言可畏是一个汉语成语, 言:指流言蜚语;畏:怕。意思是人们的流言蜚语是很可怕的。出自《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5、译文:认为对的就是对的,认为错的就是错的,这样称为有智慧;而认为对的是错的,认为错的是对的,就成为愚蠢。

6、(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七:“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人言可畏到底是什么意思)。

7、劝你不用刻在顽石上,路上的行人的口就像石碑一样。

8、仲子哥啊你听我言,别越过我家菜园,别折了我种的青檀。哪是舍不得檀树啊,我是害怕邻人毁谗。仲子哥实在让我牵挂,但邻人毁谗也让我害怕。

9、 意思是:那种谣传之词,很容易在有智慧的人那里,被断绝。有智慧的人不会去传那种不确切的传言。

10、劝你不用刻在顽石上,路上的行人的口就像石碑一样。

11、(译文):仲子你实在让我牵挂,但邻人的毁谗,也让我害怕。

12、(出自):春秋·佚名《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13、(解释):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14、阮玲玉是第一个把“人言可畏”四个字连成为成语说的。

15、阮玲玉死前留下了这四个字,成为她最后的遗言。人言可畏也,她死于这样的痛苦中,可惜又有多少人理解她的痛苦,人言可畏也,漫天的假报道,真相却是被假相所覆盖,你可能了解她的痛苦?

16、人言可畏是一个汉语成语,言:指流言蜚语;畏:怕。意思是人们的流言蜚语是很可怕的。

17、翻译如下:人们的流言蜚语,也是让人很害怕的。

18、翻译:很久没见面,听到了没根据的话不相信。

19、(示例):就算是人言可畏,我们也要活出最真实的自己来给被人看看。

20、是是非非:第一个"是"表示肯定,第二个"是"指正确的东西。把对的认为是对的,把错的认为是错的。比喻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现在指世间纠结在一起的好的事物与坏的事物。

21、(出自):春秋·佚名《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22、出自: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章:“九老,你不要以长安的流言蜚语陷人。”

23、(译文):奉劝你用不着在石头上刻下自己的功德,你的言行如果能在民间流传,这就是最好的碑文。

24、人言可畏的近义词:;众口铄金 ( zhòng kǒu shuò jīn );释义:大家都说同样的话,其力量足以能熔化金属。形容舆论力量的强大;亦指人多口杂,能混淆是非。;出处:春秋·左丘明《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翻译:众人团结一致,力量强大;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25、仲子哥啊你听我讲,别翻越我家围墙,别折了我种的绿桑。哪是舍不得桑树啊,我是害怕我的兄长。仲子哥实在让我牵挂,但兄长的话也让我害怕。

26、跟这句意思类似“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胸怀坦荡,淡然看之,不惧任何困难,不畏任何流言蜚语。以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喜欢背后议论的人,有些人你躲也躲不开,挡也挡不掉,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充耳不闻,跟随自己的心,别去想所谓的闲言碎语,毕竟自己的人生道路需要自己去走。

27、(解释):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