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2句荀子著名的十句话


荀子著名的十句话

1、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2、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3、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篇》

4、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

5、“能小而事大,辟之是犹力之少而任重也,舍粹折无适也。身不肖而诬贤,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6、(释义) 路程虽然近,但不走的话也无法到达;事情虽然小,但不去做的话也不会成功。

7、译文:能力本来就达不到,却非要干惊天动地的大事,就好像力气小却非要挑重担一样,除了伤筋断骨,又能有什么结果呢?对自己的品行和为人也要实事求是,正确对待。自己的品德本来就恶劣,却一味吹嘘自己是贤人,就好像是个驼背的人硬充高个子,别人看到后,只能指着他的脑袋讥笑他。 

8、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9、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非十二子》

10、看一个人的相貌不如看内心,看内心不如看他立身处世的方法。相貌不如内心来得准确,内心不如立身处世的方法来得准确。

11、善于运用外在条件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也是制胜之道。

12、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13、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14、译文:老天不会因为人们讨厌寒冷而将冬天终止;大地也不会因为人们讨厌它太远而将废弃了它的广大无边;君子不因为一些卑劣之人的无理喧嚷和无谓干扰就停止自己的行动,放弃个人的伟大志向。(荀子著名的十句话)。

15、生于深宫这年时天起中,长于妇人这年时天起手

16、(释义)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

17、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

18、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

19、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20、出自《荀子·强国》。做事情,按月计算,不如按月计算,不如按日计算,按季度计算,不如按月份计算,按年计算不如按季度计算。这句话意在劝人们要珍惜时间。

21、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

22、“厚者,礼之积也;大者,礼之广也;高者,礼之隆也;明者,礼之尽也。”

23、修身,是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道家、儒家、墨家都讲修身,但内容不尽相同。儒家自孔子开始,就十分重视修身,并把它作为教育八目之一。儒家的“修身”标准,主要是忠恕之道和三纲五常,实质上是脱离社会实践的唯心主义修身方法。他们认为修身的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本,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末。由此通过“反省内求”的方法,使个人的行为同封建道德相吻合,为其封建统治和政权的巩固培养人才。道家的修身要求做到顺应自然;墨子则要求做到“志功合”兴利除害、平天下。

24、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25、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26、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27、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28、顺应上天(自然)而赞颂它,哪里比得上掌握了自然规律去利用它?“制天命而用之”符合当今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人尊重自然,也可适当地改造自然为我所用。

29、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荀子·修身》

30、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31、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