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60句论语的20句经典句


论语的20句经典句

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3、译文:温习旧知识进而又能从中发现新知识,就可凭此做老师了。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5、他发现了人类行为的一大法则,自己还不知道——那就是,为了要使一个大人或小孩极想干某样事情,只需要设法把那件事情弄得不易到手就行了。

6、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7、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论语的20句经典句)。

8、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9、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0、古代人学习,是为了能够提高自己,现代人学习,视为了给自己装饰门面,给别人看。

11、(讲解):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12、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13、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4、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15、语出春秋·孔丘《论语·为政》。先把事情做出来,然后再去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随后再说出来。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17、语出春秋·孔丘《论语·颜渊》。约束自己,使得自己的行为符合礼仪的要求,这样便可以达到仁的境界。

18、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9、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篇第四》。

20、002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1、赏析: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篇》。小事不隐忍,就会败坏大事。

22、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2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24、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25、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26、世间的一切虚伪,正像过眼云烟,只有真理才是处世接物的根据。虚伪的黑暗,必为真理的光辉所消灭。

27、01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8、金钱的魔力实在不小。它已经吃遍了全世界的穷人。

29、逝去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白天和黑夜都不会停止。

30、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篇》。改变别人难,改变自己易,既然这样,倒不如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以包容宽厚的心态待人,自然更容易被人接受,大家其乐融融岂不更好?

31、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上不忍耐,就会扰乱了大的谋略。”务实、忍耐、顾大局,这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正是有志于做大事的人必备的素养。

3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3、0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译文:早上明白了仁义之道,晚上为它去死也可以。“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反映了孔子一生对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的执著追求。孔子把“仁”看作最高的道德修养,且高置于生死之上。

3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5、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3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37、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8、我们的一生,也许都是在惊自己的梦。忽然就遇到了,就心动了,就满心满眼全是他了,没有比爱情更惊梦的事了,我们所等的,所盼的那个人,其实是寻了又寻找了又找的人,是那个前世就埋下伏笔,等待来生用各种记号一一去验证的人吧。

39、 南怀瑾先生:教育孩子和种花一样,肥料太多反而害了好苗

40、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译文: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这是孔子在考察宇宙,体触万物时生发出的精粹思想,有更为普遍的意义,那就是要我们珍惜时光。

42、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43、每当我追溯自己的青春年华时,那些日子就像是暴风雪之晨的白色雪花一样,被疾风吹得离我而去。

44、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45、一个人,并不是孤独,如果你喜欢,它就是喜悦,是意境,是海棠花里寻往昔,那往昔,处处是醉人的旧光阴。

46、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7、(注释)犯了错误却不改正,那就是最大的过错呀。

4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49、每个人都睁着眼睛,但不等于每个人都在看世界,许多人几乎不用自己的眼睛看,他们只听别人说,他们看到的世界永远是别人说的样子。

50、(注释)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

51、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篇》。别人身上总有自己学习地方,对于他人好的地方,不妨加以学习和利用,而对于不好的地方则想办法改进。不盲目排斥他人,随时随地的学习,不成功也难。

5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5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4、094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55、译文:孔子说:“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56、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5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8、孔子提出君子有九思,涵盖了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看要想到看明白没有、听要想到听清楚没有、神态要想到是否温和、容貌要想到是否恭敬、言谈要想到是否诚实、处事要想到是否谨慎、疑难要想到是否要求教、愤怒要想到是否有后患、见到有所得到要想到是否理所该得。孔子要求自己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是否做到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等,清代学者刘宝楠由此说:“君子严于所思,而约之有此九端,盖凡言行,莫能外矣。”

5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