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50句含有桥字的诗句100首
含有桥字的诗句100首
1、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姜夔
2、州桥(范成大)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题小桥前新竹招客(白居易)雁齿小虹桥,垂檐低白屋。
3、释义:在板桥浦独自喝酒,古人谁能可以征用?
4、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唐)宋之问《灵隐寺》
5、扬州桥边小妇,长干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杂曲歌辞·江南三台其一)王建
6、其古诗全文如下: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7、陆游与云门寺结下深厚的感情,这里曾经是陆游早年读书之处,史称“云门草堂”。《五云桥》:“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
8、(上元夜效小庾体)陈嘉言 君不见天津桥下东流水,南望龙门北朝市。
9、释义:桥好像通向了银河,山峰又好像是连着云端。
10、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唐 · 温庭筠《商山早行》
11、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
12、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采桑》刘希夷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
13、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14、——《鉴湖柳枝词十二首》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游侠篇》陈子良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
15、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桥津。——(唐)卢照邻《咏史其二》
16、徙倚三层阁,摩挲七宝刀。庾郎年最少,青草妒春袍。有关“桥”的诗词妾年初二家住洛桥头。(相和歌辞·相逢行)崔颢
17、驻马西桥上,回车南陌头。故人从此隔,风月坐悠悠。(留别杜审言并呈洛中旧游)崔融
18、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舞曲歌辞·屈柘词)温庭筠
19、成语释义:修建桥梁,补好道路。旧喻热心公益,解囊行善。
20、译文峰峦叠嶂,环抱着小桥流水;河水青碧,萦绕着繁花翠草。竹林幽深秀美,几间茅舍静立其中。和煦的春风时时吹拂,使得房屋清洁,纤尘皆无。午睡醒来,满耳都是婉转的鸟鸣。斜倚枕头,想起当年做官时,听早朝的鸡鸣,此情景已恍如隔世。忽然想起故人都已老,自己当然也不例外。如今我贪恋闲适,已忘却了从政建功的美梦。
21、山横玉海苍茫外,人在水壶缥缈中。茅舍灯青闻吠犬,苹汀烟淡见惊鸿。
22、注释天津桥:即洛桥,在今河南省洛阳西郊洛水之上。萧疏:形容树木叶落。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中的中岳。
23、——《舟中》陆游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灵隐寺》宋之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24、从此,此石也被后人称为谈心石。至今赵州关依然存有苏轼当年留下的诗文石刻:“一行行到赵州关,怪底山头更有山。一片楼台耸天上,数声钟鼓落人间。瀑花飞雪侵僧眼,岩穴流光映佛颜。欲与白云论心事,碧溪桥下水潺潺。”后来,山洪暴发,石床被淹没,直到1957年,虚云老和尚主持疏浚明月湖与改造碧溪时,才将石床掘出置于佛印桥头,辟为真如禅寺一大景点。(搜集整理:张欣)
25、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和长孙秘监七夕)任希古
26、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 (唐)刘禹锡《乌衣巷》
27、《断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一首短诗。诗人在诗中熔铸了浓厚的哲学思辨意识。以“断章”为题,看似一般,实则是妙语双关。其一是从一首完整的长诗中抽出来的片断,其二是人类内心那份失落的、难以言传的情感,而这份内心独特的感受往往能触动人类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28、南浦清江万里桥。——唐杜甫《野望》关于桥的诗句古诗关于桥的诗句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
29、把酒宜深酌,题诗好细论。府中瞻暇日,江上忆词源。
30、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和长孙秘监七夕》任希古
31、扬州桥边小妇,长干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杂曲歌辞·江南三台其一)王建关于桥的古诗赏析天津桥
32、这首诗反复咏叹的三句“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很清晰传递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在诗人眼中,这世界如此珍贵,能够活在这珍贵的人世间,诗人感觉这是一种无上的幸福。
33、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唐)祖咏《江南旅情》
34、陵谷双迁谁复识?我来徙倚暮烟中。”第二句是描绘石桥的千古佳句。
35、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关于桥的诗句有哪些年代:唐
36、书生老负功名志,醉里长歌强一欣。”徐渭(1521-1539),山阴人,为明代著名诗人、戏剧家、书画家,我国青藤画派创始人,写了不少咏桥诗。
37、云居山真如寺位于永修县云居山南麓,坐落于云居山顶,周围群峰环绕,状如莲花攒瓣,故称之为“莲花城”。作为曹洞宗传统禅宗祖庭,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为中国佛教“三大样板丛林”之一。历代僧塔群近百座,广泛散布于山上山下,在江西乃至整个江南地区都属罕见,是云居山作为佛教名山最具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存。关于真如禅寺这里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38、——《留别杜审言并呈洛中旧游》崔融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清风不共门墙改,长与寒泉起浪花。
39、 汉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桥万里平。——杨师道《阙题》
40、君不见天津桥下东流水,南望龙门北朝市。(长相思)苏颋
41、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42、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43、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 唐 · 王建《雨过山村》
44、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唐)杜甫《横吹曲辞·后出塞其二》
45、问君对酒胡不乐?听取菱歌烟外声。——《过杜浦桥二首:其二》陆游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
46、 横截春流架断虹,凭栏犹思五噫风。今来未必非梁孟,却是无人断伯通。——陆龟蒙《和袭美咏皋桥》
47、4:桥的史话:公元35年东汉光武帝时,在今宜昌和宜都之间,出现了架设在长江上的第一座浮桥。建于1706年的沪定铁索桥跨长约100m,宽约8M,由13条锚固于两岸的铁链组成,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经渡此桥,由此更加闻名。
48、《往昔三十首(三之五)》中的《河与桥》一诗:“往昔居越中,吾爱河与桥/城中多水路,河水劣容舠/曲折行屋后,舍橹但用篙/夏日河水干,两岸丈许高/洞桥如虹亘,石梁横空跷/亦常有过楼,步屦声非遥/(板桥上有屋通岸人家,名曰过楼,亦曰过桥,为居民所私设者,唯城内有之。)行行二三里,桥影错相交/既出水城门,风景变一朝/河港俄空阔,野板风萧萧/试立船头望,炉峰干云霄/。”
49、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 宋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