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77句苏格拉底悖论
苏格拉底悖论
1、苏格拉底经常到集市上询问许多年轻人有关道德的意义。
2、(麦教授-美股股灾-5)量化宽松和量化交易什么关系?能解决美股危机吗?
3、不幸的是,这样做不行。古希腊人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知道就是能够避免自相关也不足以消除矛盾,他们以当时最著名的两个哲学家的名字设计了一段对话,构成了柏拉图—苏格拉底悖论。(苏格拉底悖论)。
4、*黑格尔十分清楚哲学史家关于形而上学的论述。在他看来,哲学即哲学史。哲学发展到黑格尔,已经到了最终阶段,形而上学已经成为过去。
5、实际上美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极富争辩性的问题,即美诺定论:
6、如果匹诺曹说:“我的鼻子马上会变长。”结果会怎样?当匹诺曹说:“我的鼻子马上会变长。”,匹诺曹悖论属于谎言悖论的一种。匹诺曹悖论不同于传统谎言悖论的地方在于,悖论本身没有做出语义上的预测,例如“我的句子是假的。”
7、作用:告诉我们没有“恶”焉知“善”,没有“坏”焉知“好”?所以,善恶相存,好坏相成阴阳相生。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的,本质没有“好坏”之分,“好坏”是通过比较,对比出来的。
8、这个父亲猜“鳄鱼不会将儿子还给他”这种鳄鱼的心理状态和后来“鳄鱼将儿子还给他”这种鳄鱼行为之间同时存在并不矛盾——正是因为这个父亲猜对了鳄鱼的心理“不把儿子还给他”,所以鳄鱼为了履行诺言必须在行动上把儿子还给他。在这里对称逻辑通过限定时间范围,使语言的内容和语言的对象对称。
9、与这场战争有关的一系列事件终于导致了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和处死。其中之一是阿尔西比亚德斯的叛国行为,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阿尔西比亚德斯去了斯巴达并在对雅典的作战中为斯巴达人提出了颇有价值的建议。这就难免让许多雅典人认为苏格拉底在某种程度上应该对阿尔西比亚德斯的行为负责。
10、一头大奶牛,你不好好伺候它,一会儿添草,一会儿加料,怎么能产出牛奶呢?(苏格拉底悖论)。
11、一个大型工厂缺乏资金,采购人员说好话说了一嘴白沫、满头大汗,楞是沒採回东西。
12、悖论是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的思维的不同层次、意义(内容)和表达方式(形式)、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事实和价值的混淆,是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思维层次与思维对象的不对称,是思维结构、逻辑结构的不对称。悖论根源于知性认识、知性逻辑(传统逻辑)、矛盾逻辑的局限性。
13、假若句子A是假的,那么句子B必然是假的;但如果句子B是假的,句子A就必须是真的。
14、悖论根源于知性认识、知性逻辑(传统逻辑)、矛盾逻辑的局限性。产生悖论的根本原因是把传统逻辑形式化、把形式逻辑普适性绝对化,即把形式逻辑当做思维方式。
15、有的人说,这个年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先说是不讲诚信之言,后说还是个大悖论。
16、(麦教授-美股股灾-6)美股的灾难其实才刚刚开始
17、英国著名科学家霍金听到薛定谔的猫这个实验时,说:“我去拿枪来把猫打死!” 可见,这个问题让科学家有多么困扰。
18、这两种可能的机会各占一半,就像上面这张鸭兔错觉图,当我们把它看成一只鸭子的时候,兔子的形象便消失了,而当我们把它看成一只兔子的时候,鸭子的形象就消失了。这两种形象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视野中。
19、三段论的大前提涉及“大项(m(x))”和“中项(h(x))”,小前提涉及“小项(s)”和中项,结论涉及小项和大项。三段论的原则建立在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上
20、这里的关键词是:“自己”,“矛盾”,“道路”。
21、所有悖论都是因形式逻辑思维方式产生,形式逻辑思维方式发现不了、解释不了、解决不了的逻辑错误。所谓解悖,就是运用对称逻辑思维方式发现、纠正悖论中的逻辑错误。
22、所以哲学可以启蒙是引导我们从生活中,学会发现问题,探索,养成思考的习惯,开发智力。
23、证明:∀x (h(x) →m(x)), h(s) ⊢m(s)
24、在说谎者悖论中,一个撒谎者说的是全部撒谎者,一句话说的是这句话本身,一个勋章上表达的是关于全部勋章的论断。所有这些句子谈论的都是关于句子本身的事,都出现了自相关。它们是不是因为自相关才引起了麻烦?如果我们能够想办法避免自相关,是不是就能够消除矛盾了?
25、哲学会为我们解答这些问题,它是我们内心的一把标尺,帮助我们重新评估价值,建立标准。
26、作用:告诉我们认知方式只代表过去经验不等同现在真实,思维习惯只代表分析方法不等同真实现象。所以,人类猜想的未必真实,人类未知的未必虚假;眼睛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窗口,但眼睛未必能看清整个世界;意识是人类对宇宙的映射,而意识未必能呈现出全部宇宙。所以,人类认为的未必一定合理,人类不知的未必不存在。
27、关于苏格拉底审判和死亡的具体经过和直接原因,我摘录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的一段较为客观、符合基本解读的简述:
28、“费米悖论”表明了这样的悖论:A、外星人是存在的——科学推论可以证明,外星人的进化要远早于人类,他们应该已经来到地球并存在于某处了;B、外星人是不存在的——迄今,人类并未发现任何有关外星人存在的蛛丝马迹。
29、假若句子A是真的,那么句子B必然是真的;但是,如果句子B是真的,句子A就必须是假的。
30、我只是问一个美德的概念,你却告诉我许许多多的美德。他不动声色地指导曼诺寻求事物的定义。苏格拉底说:如果我问你什么是蜂,你回答有许许多多的蜂。难道你不认为作为蜂它们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其他方面,例如外貌和个头等等?曼诺说:是的。苏格拉底进一步提示:如果没有节制和正义,能不能把国家和家庭管好?曼诺说:不能。苏格拉底又问:如果不节制、不正义,一个青年或一个老人能不能成为善良的人?曼诺回答:当然不能。苏格拉底说:现在我们已经证明,所有美德都有共同的东西。你再试试告诉我美德是什么?曼诺回答说:如果要用一个定义概括各种美德的话,美德就是管理人的能力。
31、“薛定谔的猫”,看到这个名字,我们会想到两个问题,一个关于猫,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猫,它怎么了,一个关于人,薛定谔是谁,他是养猫人吗。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薛定谔的猫到底是怎么回事。
32、薛定谔的猫引起当时及以后科学家的广泛议论和研究,但盒子里那只可怜的猫的命运到底如何?它是死是活,人们依然没有找到答案。
33、但薛定谔的猫这个悖论其实是纯粹的理想实验,因为微观世界中的量子是无法对宏观世界施加影响的,你不可能制造一个基于量子叠加态的毒气触发器,就好比一个人无法一样穿墙,按照量子力学来说一个粒子是有可能穿过墙壁的,但是由千万亿个粒子构成的宏观人类是无法穿墙的。
34、所以少读些有毒的鸡汤,让自己和身边的人多读哲学,它渗透在每个人的骨子里,搞清楚生活本身真谛,也就是搞懂了当下社会的思想和文化,让自己活得不迷茫。
35、外祖母论悖是一种时间旅行悖论。如果一个人真的“返回过去”,并且在其外祖母怀他母亲之前就杀死了自己的外祖母,那么这个跨时间旅行者本人还会不会存在呢?
36、悖论是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悖论的抽象公式就是:如果事件A发生,则推导出非A,非A发生则推导出A。
37、聪明人有的文韬武略,智勇双全,有的将帅之才领兵打仗,有的商业奇才资本家,有的文学家作家,有的音乐天才歌唱创作,有的科学家专业天才,有的医学家。老百姓中好多工匠艺人,他们也是普通的聪明人。也有聪明人,聪明反被聪明误,一生一事无成。
38、1950年的一天,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费米在和别人讨论飞碟及外星人问题时,突然冒出一句:“他们都在哪儿呢?”这就是著名的“费米悖论”。
39、假若句子A是假的,那么句子B必然是假的;但如果句子B是假的,句子A就必须是真的。
40、柏拉图—苏格拉底悖论,实际上是说谎者悖论的翻版,不信你试试看,不管你让哪一句话是真的,另一句都会与之矛盾。在两句话中,每一句谈的都不是它本身,都不出现自相关。但是只要把它们放到一起,仍然出现了说谎者悖论。让我们一起来分析:
41、美德”是说“人之初、性本善”,而“美德是由教育而来的”则是讲“玉不琢、不成器”。也可说是,天生丽质尚需浓妆淡抹,天赋异禀还要勤学苦练!
42、从内容层面来看,苏格拉底的两句名言说明辩证法的本质:“认识你的无知”;“未经审查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43、作用:告诉我们宇宙分裂之多重宇宙和宇宙的影子之镜像世界。
44、苏格拉底听到对他的指控后本来可以选择自愿流放。但是他依然留在雅典,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法庭的陪审团大约由500人组成柏拉图的《申辩篇》记载了苏格拉底为自己的辩护,这是对他理智能力的光辉证明。他有力地揭露了原告的动机和他们指控根据的不充分。他强调自己对雅典的毕生忠诚,他提到了他的军旅生涯和在审判将领的事件中对法律程序的维护。他的辩护是强有力的论证的典范,完全建立在事实和讲理的基础上。当他被判有罪时,他还有机会提议给自己定什么形。苏格拉底不但坚信自己无罪,而且他坚信他这样的生活和教到对雅典是有价值的,他提议雅典人应该让他得到应得的奖赏。苏格拉底把他自己和“在奥林匹克比赛中赛车、赛马夺冠的人”作了比较,他说,“这样的人只是让你们表面上快乐,而我是让你们真正地快乐。“ 因此他说,他的奖赏应该是”由城邦出钱在名人院里奉养他“,这个礼遇是只有声名显赫的雅典人、将军、奥林匹克冠军和其他杰出人士才能荣享的。陪审团在他的傲慢面前颜面扫地,最后判处他死刑。
45、当雅典在伯利克里统治下是一个稳定而强大的民主社会时,苏格拉底可以履行他作为一只“牛虻”的使命而没有招致严重的反对。 他不留情面地在人们无序的行为之下追寻稳定恒常的道德秩序。这一追寻要么令人愤怒,要么令人愉快,这也为他带来从事于悖论的智者的名声。更糟糕的是,人们认为他的思想太没有拘束,对于那些雅典人认为不用置疑的敏感问题也进行追问。然而,在雅典经济和军事上还强大的时候,苏格拉底还是可以随其所好去进行追问而不受惩罚。但是,随着雅典社会大势走向危机和挫折,苏格拉底就再也不能免于受到追究了。
46、最后,他的朋友试图提供机会让他越狱逃跑,但是苏格拉底坚决不从。正如他拒绝在陪审团面前提及他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来打动他们一样。苏格拉底坚信逃跑就是违抗和损害雅典和雅典的法制,那将是在追求一个错误的目标。法律对他的审判和死刑并无责任;有责任的是那些误入歧途的原告们,是阿尼图斯和美勒托,是他们犯了错误。因此,他服从法庭对他的判决,以此证明他对法制的尊重。
47、哲学向人类提供简洁而有效的世界图像和认识基础。
48、假若句子A是真的,那么句子B必然是真的;但是,如果句子B是真的,句子A就必须是假的。
49、(2)苏格拉底悖论: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什么都不知道。”
50、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夜晚走在旷野之间,抬头看着星空,满天星斗,可他却预言第二天会下雨。就在他仰望星空之时,没有留意脚下的坑,不小心掉了进去,差点摔个半死,别人把他救起来,他依然只顾着说:"明天会下雨。"
51、根据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假设,跑步者要跑完全程必须在有限数量的时间内穿越无限数量的点。
52、(3)纸牌悖论:纸牌悖论就是纸牌的一面写着:“纸牌反面的句子是对的。”而另一面却写着:“纸牌反面的句子是错的。”这是由英国数学家Jourdain提出来的。我们同样推不出结果来。
53、而科学史上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悖论,其中一个就是量子力学悖论“薛定谔的猫”,这个悖论最开始是爱因斯坦和薛定谔等人用于讽刺玻尔和哥本哈哥学派的,薛定谔设想了一个装有毒气的盒子,而毒气的开关由一个处于量子叠加态的粒子控制,盒子里还有一只猫,按照玻尔等人的理论,盒子被打开前里面的猫是处于量子叠加态的,也就是说猫“既是死的又是活的”,薛定谔希望用这个看似荒诞的事实讽刺玻尔等人的量子力学观点。
54、产生悖论的根本原因是把传统逻辑形式化、把形式逻辑普适性绝对化,即把形式逻辑当做思维方式。所有悖论都是因形式逻辑思维方式产生,形式逻辑思维方式发现不了、解释不了、解决不了的逻辑错误。所谓解悖,就是运用对称逻辑思维方式发现、纠正悖论中的逻辑错误。
55、悖论是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的思维的不同层次、意义(内容)和表达方式(形式)、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事实和价值的混淆,是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思维层次与思维对象的不对称,是思维结构、逻辑结构的不对称。
56、(6)老子悖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一条悖论,被白居易一语道穿。白居易在《读老子》里说道:“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着五千文?”
57、(5)鳄鱼悖论:一条鳄鱼抢走了一个小孩,它对孩子的母亲说:“我会不会吃掉你的小孩?答对了,孩子还给你;答错了,我就吃了他。”请问孩子母亲该如何回答才能保住孩子的性命
58、如果这句话是真的,那么也就是说,克里特人伊壁门尼德斯说了一句真话,但是却与他的真话——所有克里特人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谎话——相悖;如果这句话不是真的,也就是说克里特人伊壁门尼德斯说了一句谎话,则真话应是:所有克里特人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话,两者又相悖。
59、2*辩证法来源于苏格拉底的说法,从技术层面来说,辩证法是通过对方“自己”认识到“自己论说的矛盾”,“自己”寻找认识“正义”或“善”的道路。
60、生日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能性:随机挑选一组人,其中会有两人同天生日。用抽屉原理来计算,只要人群样本达到3存在两人同天生日的可能性就能达到100%(一年虽然只有365天,但是有366个生日,包括2月29日)。
61、解悖:这个悖论由“知道”和“什么都不知道”两个命题组成,似乎自相矛盾,而且自相矛盾的两个命题都能成立。但两个命题所指的对象不同。“什么都不知道”这个命题的对象是外界事物,“知道”这个命题的对象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个命题本身。
62、人是社会性动物,除了理解自身,哲学的另一个重要价值是审视个人与社会及所处世界的关系。
63、哲学为人类提供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与方法。
64、在说谎者悖论中,一个撒谎者说的是全部撒谎者,一句话说的是这句话本身,一个勋章上表达的是关于全部勋章的论断。所有这些句子谈论的都是关于句子本身的事,都出现了自相关。它们是不是因为自相关才引起了麻烦?如果我们能够想办法避免自相关,是不是就能够消除矛盾了?
65、这句话之所以成为悖论,是因为混淆了两个命题包含的不同对象,误以为两个命题的对象是同一的,两个命题是等价的,违背了形式逻辑同一律。对称逻辑要求命题与对象对称。只要命题与对象对称,这个悖论即可化解。
66、苏格拉底答:我还没有找到人生的意义,我正在找寻人生意义的过程当中,我希望找到人生的意义。
67、在柏拉图《美诺》篇中,美诺曾向苏格拉底提出“研究何以可能”的问题,得出了一个世界上著名的有趣悖论——美诺悖论。
68、美诺问:苏格拉底,你是不是在寻找人生的意义?
69、哲学的用处恰恰就在于使我们在精神上和心理上直接感受到一种心旷神怡的快乐和幸福。当别人由于环境的限制而苦恼时,你却会因为自身素质的提高而在精神上感到豁达和愉悦。
70、(麦教授-美股股灾-4)美股股灾和A股有什么关系
71、因此,要想追求美德的人必须追求知识。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必须通过理性才能获得。 不一样于智者普罗泰戈拉所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主张通过感觉体验获得知识,苏格拉底认为这样的知识都是不可靠的,只有通过理性的辨析才能得出真正的知识。
72、那么关键问题是:一个人如何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穿过无限数量的点呢?
73、1887年,埃尔温·薛定谔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附近的埃德伯格,他的一生对色彩理论、哲学、东方宗教深感兴趣。他是奥地利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之发展了分子生物学,他是维也纳大学哲学博士,苏黎世大学、柏林大学和格拉茨大学教授,在都柏林高级研究所理论物理学研究组中工作17年,曾经获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确,他有很高的科学成就,从眼神和表情看得出来,大家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非常钦佩和羡慕。那他的猫是怎么回事?
74、一棵葡萄苗,你不给它搭架子、浇水、施肥、透风、采阳光,怎么能采摘甜蜜的葡萄呢?
75、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怀疑是无限的探求。”怀疑是一种可贵的科学精神,它推动了科学和人类事业不断地向前发展,我们也应该拥有这样的精神来面对现在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
76、希腊人的观念中,指引他们正确生活的无疑就是神意和美德。其中,他们认为可以作为美德品质有很多,如正义、爱、勇敢等。但在苏格拉底看来,真正的美德乃是知识。在这个绝顶聪明的古希腊贤明看来,人的美德不应该是分开罗列的,那些正义也好,自制力也好,这些分散的品质应该统一在一个人身上,而且一定能把他们都归为一种综合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