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62句景物描写片段加赏析
景物描写片段加赏析
1、坐在满天星斗的院坝:母亲: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人生的故事,而且全都和门有关。天快亮的时候,母亲有关人生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星星把黑夜的门都推开了/黑夜把坚韧的门推开了/坚韧把成功的门推开了/成功把生活的门推开了……”
2、绿草如茵、草长莺飞、奇花异草、寸草春晖、绿茵遍野、铺青叠翠、草色青青、绿满人间、绿草如毯、绿毡铺地、草木欣荣、百草丰茂、绿草遍地、百草凋零、芳草凄凄、生机勃勃、一碧千里、生机盎然。
3、拇指姑娘目送燕子远去,不由得热泪盈眶,因为她非常喜欢这只可怜的燕子。
4、(3)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5、赏析:描写出父亲没有真正觉得自己老,强调了自己很有力气。
6、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Ps:多种感官角度时,容易涉及到“通感”这种修辞)
7、时间顺序。可按季节时令和一日的时间变化(春夏秋冬早午晚)。
8、北风呼呼地吹,大家穿上厚厚的衣裳,动物都挖洞冬眠,到下一年的春天才醒。
9、观察必须确立好立足点。立足点可以是固定的(空间方位),也可以是变换的(移步换景)。但无论怎样必须层次清楚,文章的思路也就清楚了。
10、严丝合缝的结构.作者行文特别注意文章的“起承转合”,开头由景物描写自然转入下文对往事的回忆,结尾又与文章开头相呼应,并且照应题目.主体部分对两次事情的叙述,中间安排了一个过渡段,完成了由一件事情到另一件事情的叙述,衔接自然.全文前后呼应,过渡自然,浑然一体.
11、诗词中常以“莲花”来比喻女子,如余光中的名篇〈等你,在雨中〉(景物描写片段加赏析)。
12、想一想,这是怎样神奇的吹奏呀,一个个音符仿佛是从一个个神秘的深渊似的胸腔发出,而整个世界就是它的乐器。它抓住檐下的风铃,抓住树木、大海和岩石,在每一件事物上吹出不同的乐音。
13、⑵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14、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15、清晨,街上是静谧的。当第一缕晨光射穿薄雾,街上便迎来了一个温馨的早晨。
16、初升的月亮挂在山顶上空,虽然像云朵一样苍白,但是每一刻都在变得更加明亮。
17、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8、孙犁《荷花淀》:“这女人编着席.不久, 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 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 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 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 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19、古代女子由于礼教之防,若家中男子不在,即使是等候归人,也不能门户洞开。所以诗中的女子必是门户重掩,以听觉代替视觉等候良人的归来,而“跫音”脚步声就是得知“良人”归来的先兆。读者可以透过想象,勾勒一个女子静坐屋中,侧耳倾听等待她最熟悉也最盼望的脚步声响起的一幅图画。
20、春天终于又来到了,阳光把大地照得暖融融的。拇指姑娘把地道顶上那个鼹鼠拱开过的窟窿重新刨开来。阳光照射进来,把地道照得十分明亮。燕子问她是否愿意跟他一起离开,她可以趴在他的背上,他将驮着她飞到绿油油的森林里去。可是,拇指姑娘知道这样离开会让老田鼠非常伤心。
21、月光皎洁、银盘挂中天、冷月清辉、广寒宫、明月皎皎、皓月当空、明月高悬、月华如水、月影横斜、月明星稀。
22、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把落日、松风、草露、云光、山翠这些分散的景物,有机地联缀成一幅有声有色、动静相宜的艺术画面。着墨不多,极富神韵。
23、半个月亮斜挂在一棵槐树尖儿上,好像一瓣橘子。
24、而东风之于百花,就像良人之于女子。只要良人一日不归,女子的春天就永不到来。
25、风声"贫穷而听着风声也是好的",美国诗人勃莱如是说。风声是大自然内心的絮语,是大地的长笛和洞箫。
26、所以在赏析〈错误〉时,了解其篇旨与内容结构的关系就更加重要。
27、 炼字艺术:片段中,这个“闹”字用得最好,一个字把声音,和热闹的场景都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28、(4)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29、赏析:本篇写景散文读过之后,给人的感觉正如小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那样,秀美而恬静。文章语言明白如话,富有生活气息,对于乡村人黄昏活动的描绘生动而细致,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安宁和怡然。是非常出色的习作。写景美文加赏析篇10海面的颜色不完全是相同的,近海滩处有点发黄,远处看起来清澈透蓝,再远到海天相接的地方稍稍有些发白。
30、风力不大,但不远处大道两边的白杨树都被它鼓动起一派悦耳的飒飒声。触觉与听觉相交融,越发令人陶醉。
31、声势浩大,惊心动魄的钱塘江大潮,远远地,涛声如雷滚滚而来,巨大的浪头像一条巨龙高高立起,撞到山头上,树木斜了一大片,卷起一阵阵沙,翻滚着,咆哮着舞向远处。
32、是谁说过,上帝关闭了你所有的门,但总会给你打开一扇窗.而敬爱的张老师便是那照进窗的阳光,驱走了我心底的阴霾.
33、(1)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34、如今已接近十月,可周围仍然弥漫着夏日的燥热,同学们仍然穿着夏天的校服,顶楼的教室似乎比刚开学时还要闷热,教室的风扇吱呀吱呀地摇头晃脑,却吹不出凉意。好不容易远方传来了隆隆的雷声,下了一场雨,反而使热空气上飘,连书本都散发出热量,大家坐在教室中就像放在蒸笼里,等待自己出锅的一天。
35、树叶——碧绿碧绿的,发出沙沙的响声,好像在为我鼓掌。
36、其次,审题还要注意,“芬芳”前面的限制修饰语“留在记忆中的”,写作要求也写得很清楚,“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生活片段”,那你的行文叙事要突出一个“真”字,可写一件事情,也可记叙几件事。
37、“平坦的路,没什么人,微微的凉风,静静的灯光。”用环境描写,写出了天气的清凉,整个气氛的凄清,一个幽静的夜晚,真切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写出了夜晚的黑暗,为下文祥子因没有看见石块而扑上去摔倒作了铺垫。
38、清晨,太阳公公用他那温暖轻柔的手臂把大地从梦中唤醒,金色的阳光铺满大地。
39、 首先赞许儿子在成功面前没有昏头、没有因为赞美而骄傲的对待荣誉的冷静而平静的态度,然后回首“我的教育”与“你二十年的折磨”并对它们进行了肯定,最后说到“坚强”,这里“坚强”的意思已不是挺住困难,而是要挺住成功,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不要因暂时的成功而放弃进一步的追求。
40、拇指姑娘被金龟子丢弃在树下,安徒生在这里添加了这样的“布景”:冬天来了,鸟儿飞走了,树木和花草枯萎了,连她用来遮风挡雨的大牛蒡叶子也只剩一根枯秆,雪花劈头盖脸地浇泼下来……这些萧瑟的景物,都衬托着拇指姑娘的“孤苦伶仃”。
41、.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的到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听的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郁达夫《故都的秋》
42、江水浩荡东流而去,夕阳那温暖的颜色撒在水面上,跃动着粼粼波光。伊人站在岸上,秋风放肆的吹乱她的长发,沉静的看着夕阳。夕阳被看的红了脸,慢吞吞躲进了水中,刹那间,水天一线,天地万物仿佛都被笼上一层金色。这一刻,那日,那人,那水,即是永恒。
43、逆着风走,看那飞卷的云头,那翻滚的绿浪,那激动的波涛,那漫天的落叶;听那森林的欢呼,那大海的咆哮,那高山的鸣响,那山雀的哀鸣,会启人深思,促人奋发,惹人共鸣,引人向前。不要怕逆风而行,强大的风吹走的是人的软弱和慵懒,而铸成的却是坚韧的体魄,无畏的品格,豪畅的情怀,远大的志向。
44、当春姑娘穿着长裙,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这时长江显得特别的清澈,江堤上开满了野花,花儿点缀在草地上,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总之是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把长江打扮的更加美丽了。
45、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46、江面陡然下降,波涛汹涌,浪花四溅,你还没来得及仔细观看,船已像箭一样迅速飞下,巨浪被船头劈开,旋卷着,合在一起,一下又激荡开去。江水像滚沸了一样,到处是泡沫,到处是浪花。
47、描写: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48、春季吹拂的风。春天时东风一吹,大地由萧条转为荣盛。辛弃疾<青玉案>
49、师:郁达夫将个人的不幸遭际、动荡的现实及腐败的当局都融入到故都的秋姿、秋色、秋味中去了。在作者的心中,“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的感受。
50、我们还可以用环境描写来烘托场面氛围。不同情境下的景物描写,会带来不同的效果,增强现场感。
51、情节(人物性格决定情节发展)→主题(突显某种主题)
52、地点转换顺序。也称移步换景,或参观、游览顺序。
53、比如,同样是描写夜晚,下面两段文字就写出了两种氛围:
54、春天来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是该抖抖精神,抖去冬日的慵懒;也得活动活动筋骨,用充沛的活力投入新的生活,迎接美好的明天。
55、三月:是指暮春三月,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下扬州”此时时序已经是晚春,眼见一年当中最美好的季节即将消逝,即将进入夏天。可是女子所盼望的东风(良人)却迟迟未出现。思妇的“春天”也将随着岁月消失无踪。
56、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57、用好教材文本,通过第一单元的写景散文的赏析和解读,获得影响景物描写得当、充分与否的相关知识。
58、文章题目本身就是有诗意的语言美。写作时,就要用你的妙笔去畅写出你心中的那朵“芬芳”是什么味道。具体来说,可以用修辞、绘景,让景物绚丽多姿,让语言熠熠生辉;可以引用诗词,给景物注入文化底蕴,让文字文采飞扬;也可以刻画细节,让真情溢于言表。只有调动这些丰富的表现手法,文章才会脱颖而出。
59、 你说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
60、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不断的接受,一种是不断的付出。
61、一棵棵小草从酣梦中醒来,它们破土而出,舒展着它那幼嫩的绿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