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6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什么意思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什么意思

1、而生命由于缺乏绝对的意义,变得没有依凭与支撑,甚至不如随风飞舞的羽毛那样有确定的方向。

2、当代科学家说:“不管是在科学上还是哲学上,这都是最难回答的问题。”

3、如三十二回:“师徒们一心同体,共诣西方”。

4、人生责任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却也是最真切实在的,解脱了负担,人会变得比羽毛还要轻,似真而非,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人生是要有一种信念的,不能被交给机遇和偶然,这样看来,人生也是一种媚俗。

5、但小说不是音乐,不是绘画,它使用的文字工具使它最终摆脱不了与理念的密切关系。于是哲理小说就始终作为小说之一种而保存下来。现代作家中,不管是肢解艺术还是丰富艺术,萨特、博尔赫斯、卡尔维诺、昆德拉等又推出了一批色彩各异的哲理小说或哲理戏剧。也许昆德拉本就无意潜入纯艺术之宫,也许他的兴奋点和用力点,在艺术之外还有思想和理论的开阔地。已经是现代了,既然人的精神世界需要健全发展,既然人的理智与感觉互为表里,为什么不能把狭义的fiction(文学)扩展为广义的literature(读物)呢?

6、唯一自己做主的婚姻,但对老公没有丝毫感情,“就是搭伙过日子。”内心深处不想要老公,不想要俩孩子,不想管年迈的爸爸,不想理牢狱中弟弟,觉得这些责任束缚了自己。

7、小说中有几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数字“六”对于特丽莎的意义,旧礼帽对于萨宾娜的意义,贝多芬的音乐对于托马斯的意义,……与其说他们的“存在”影响并引导了人物,不如说他们本身是人物精神上的一个组成部分。贝多芬四重奏里的“非如此不可”的主题,正象征着生命之重,所谓的重是一种必然,人必得走完所有的路程,才能恍悟为什么“重”才是我们生命中真正合情合理的东西。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相对的是”能够承受的生命之重”。和托马斯更多地感受到“重”不同,萨宾娜的人生是轻盈的,她背叛一切“非如此不可”的事物——她的父亲、丈夫、爱情、祖国,大量降临于她的是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但她却突然发现:四周空空如也。 

8、这句话出自书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作家米兰·昆德拉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84年。

9、她从小被爸爸控制,从未自己做过主,一直被命运推着走。今年33岁,为人妻,为人母,爸爸已无法控制她,但依然感觉生活处处受控,“好像被一股莫名力量控制着。” 

10、这部作品使得米兰·昆德拉倾刻之间轰动世界文坛,《纽约时报》曾评论该作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之作。作品发表那一年,即获诺奖提名。

11、而从压力源的严重度来看,失去生命中重要的人对不同种族的人来说,都是极严重的打击。尤其自从国内的大园空难、林肯大郡事件到921大地震,以至于美国的911恐怖攻击行动,造成无数的天人永隔,突显出当个人承受这么大的伤恸时,所产生的生理-心理-社会问题,是相当值得重视的。

12、只要还觉得有客观外在困境,只要心中尚存焦虑恐惧,只要还没活出喜悦自在的生命状态,我们就需要明心见性。

13、琐碎的不能再琐碎,但睁开眼就必须要去面对的,

14、作品可以说是一部比较复杂的书,书中内容也有很多含义:有社会内涵的揭示、还有人性的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下的呈现,以及对两性关系本质上的探索等。

15、——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却可在其整个的灿烂轻盈之中得以展现。

16、莫言说,我只看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和《为了告别的聚会》,很喜欢。跟拉美、美国作家不太一样,昆德拉生活在奉行极左体制的国家。他的小说是政治讽刺小说,充满了对极左体制的嘲讽。小说中的讽刺有一点儿像黑色幽默,又不完全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味道。而且,这种对极左制度的嘲讽能引发中国人的“文革”记忆,人们很容易对那些描写心领神会,很值得一读。

17、——只发生过一次的事就像压根儿没有发生过。

18、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对这些前世记忆进行严格的检视,逐一排除记忆的渲染,或受到暗示激发的想象等可能性。比如有人忽然在催眠中说出700年前的失传语言,忽然拥有了某些从未接触的能力,或清晰的说出没去过地方的种种细节。

19、《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全世界公认最受欢迎的畅销书,昆德拉最受欢迎并获得好评最多的作品,也是昆德拉的才华得到集中体现的一部作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描述了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时期,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之风潮,普通知识分子命运多舛的复杂故事。

20、第五天中午,采访一位特殊的学员,是位藏传佛教法师,自8岁始修行。他接触红尘不深,最震撼的是:“那么多人因家庭工作生活琐事痛苦不堪。”

21、此句来自捷克裔法国作家米兰·昆德《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拉于1984年所写的小说。小说的背景设在布拉格,内容涉及相当多的哲学观念。米兰·昆德拉借此奠定了他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在世作家的地位。

22、压力源一般来说可以分为生理压力(例如:疼痛)及心理社会压力(例如:失业)。而个人在压力状态下的表现,除了端视压力源本身的严重度之外,还有很多重要的影响因素,包括你自己如何看待这个刺激,以及你如何运用所拥有的内外在资源来因应,还有你的个性及支持系统等等,都会影响到整个互动的过程及结果。例如一个生性乐观有自信的人,面对明天的开刀手术(压力源),他会事先与医师及家人做好良好的沟通(社会支持),而感到很安心,预期手术成功(认知),因此心情平稳(情绪);但另一个容易忧虑紧张的病人,不敢问医生、也不敢和家人朋友说出自己的担心,整夜胡思乱想而心情郁卒,导致失眠。这也就是为什么发生同样的事情,有些人就会被击垮造成身体心理都生病了,有些人却能够越挫越勇吸取经验,为面对下一次的挑战作准备。

23、一位妈妈对女儿的叛逆感到痛苦,认为自己情商太低,没能更好的引领孩子。

24、八十五回,唐僧恐惧惊惶,神思不安,孙行者用《多心经》劝导:

25、这位作家担心青年人视野褊狭,当然是好意。不过,当我打听东欧有哪些值得注意的作品,出乎意料的是,他与我们一样,也未读过任何一部东欧当代小说,甚至连东欧作家的姓名也举不出一二。既如此,凭什么严肃质问?还居然“为什么”起来?

26、本质上父亲从始至终都无法掌控她,是她选择了被父亲掌控。因此陷入依赖心态这一舒适区。

27、昆德拉笔下的人物面对这一切,能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我们可以不同意他们放弃对于社会主义的信念,不同意他们对革命和罪恶不作区分或区分得不够,但我们不能不敬重他们面对迫害的勇敢和正直,不能不深思他们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批判,还有他们有时难以避免的虚弱和消沉。

28、此文为韩少功译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自跋,后收录于其在河南文艺社出版的散文集《小说家的散文:为语言招魂》

29、当然分享此纪录片并非为了得出“有生死轮回”这一绝对结论,仅凭一个纪录片得出绝对结论,就又陷入片面、武断和盲信了。

30、五识的感觉传送到第六识意识,靠意识的分辨、判断、推理,创造出一个外在世界的投影,大致相当于“理性认识”。

31、久而久之对丈夫失望。对婚姻失望。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将人生意义转而寄托到孩子身上,“只要孩子人生幸福就好。”

32、描述了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时期,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之风潮,普通知识分子命运多舛的复杂故事。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是,它绝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恋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我们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比如,灵与肉,它带领着我们思考——什么才是人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意蕴深远,读它,你能领悟到智慧的力量,但又绝不枯燥。

33、七十九回,孙行者于比丘国中剖开心,有“红心、白心、黄心、怪贪心、利名心、嫉妒心、计较心、好胜心、望高心、我慢心、杀害心、狠毒心、恐怖心、谨慎心、邪妄心、无名隐暗之心、种种不善之心。”

34、昆德拉更关注人物的基本境遇——“哲学是在没有人物、没有境遇的条件下进行的”。

35、而爱情、亲情、友情、金钱、孩子,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