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46句设问句大全优美
设问句大全优美
1、排比与对偶的区别是什么?一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的平行排列,对偶只限于两个句子。二排比的形式不如对偶严格。排比的各个句子字数可以不完全相等,往往运用相同的词语;对偶的两个句子字数必须相等,而且忌用相同的词语。
2、表达情思,抒发情感。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3、以事件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如:(统编七上)《散步》围绕一家人散步这件事,按开始散步、产生分歧、问题解决的过程来安排行文。
4、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对偶、排比、对比、
5、答题规范:运用了(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神态)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刻画了……(人物形象)。
6、(开头)怆然的灾难,古来有之。然而历史由古而今谁可曾见过这般振奋人心,撼天动地的团结?《史记》有云:民与民同心,则家安之,君与民同心,则国兴之。在今天,这是人民与人民,人民与国家,国家与世界的携手,何愁家不安,何愁国不兴?
7、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作用:使文章更生动形象,更有文采,更突出某事物……的特征。
8、 中考作文 |课内外阅读 | 诗词歌赋| 名著导读 |古文阅读
9、床(床头)麻(麻烦) 间(时间) 闲(清闲) 奇(好奇) 椅(椅子)
10、思家思乡的意象:月亮、莼羹鲈脍、双鲤、捣衣、促织、捣衣、鸿雁
11、辨析: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做扩大、缩小或超前的描述。
12、这句话写出了墙壁被刷子李刷过后的效果,更加衬托出他高超的技艺。
13、引用名言:A增强说服力B丰富文章内容C引起读者兴趣D表明XX观点
14、以小见大 设悬念 埋伏笔 首尾呼应 开门见山 卒章显志 对比 欲扬先抑(先抑后扬) 欲抑先扬 顺叙 倒叙插叙 贯穿线索(双线) 欧·亨利式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15、内容上起承转合:起——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臆,或比兴寄托,或写景,或抒情,或叙事。承——承接上文,引出下文,根据情路、景路、理路,将上下文紧紧联系,上下关联,前后呼应转——转折、转换,由情转到景,由景转到情,由彼转到此,由此转到彼,由事转到理,由理转到事,由物转到人,由人转到物,或顺势而转合——结尾,结束全文。往往是诗文的精华之所在,是作者抒发情感、表达志向的重要环节。
16、什么是爱?爱就是在寒冷的冬夜,他满怀关心的那句"冷不冷?"什么是爱?爱就是在酷热的盛夏,她默默地为你沏的那杯绿茶。什么是爱?爱就是在每天清晨,他那柔情的一个香吻。……
17、 联系 意象与意境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
18、(2)抹上香波一揉,那泡沫啊,高得能够着云彩,好像一个大大的大大的蛋卷冰激凌。
19、(22)起兴是一种手法,比兴则包含比喻与起兴。
20、反问句变陈述句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①下面的句子表达的意思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②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21、双关式。诗人所使用的词句既有明的一层意思,也有暗的一层意思,明的意思是次要的意义,暗的才是诗人要表达的真正意义。
22、语言特色的类型包括: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23、(高兴)地说 (吃惊)地问 (顺利)地过河
2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是李后主的感悟;"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李清照的感受;"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是徐志摩的不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又是苏东坡的坦荡……
25、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抒情咏怀。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常见手法:用典,对比。
26、用陈述句的语序,在句尾加上问号,这样的问句通常来表达说话者的“设问”,“疑惑”等感情色彩。比正常的疑问句感情更为强烈。这样的问句不是侧重提问题,而是注重表达感受。汉语当中的疑问句与“反问句”、“设问句”等问句不同,汉语疑问句是我们词语表达最常见的问句。
27、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中国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体。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
28、(比喻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 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29、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30、反问:A强化语气,强调内容B增强表达效果,表达强烈感情C引起思考,余音回荡
31、空(空间) 棵(一棵) 坐(坐下)
32、设问:A提醒注意,引起思考B突出内容,变化波澜C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D增强说服力和表达效果
33、宋(宋朝) 去(回去) 咳(咳嗽)
34、推荐理由:《苏七块》讲述的是一个传奇的正骨医生,他的正骨手法,不像治病,倒更像变魔术。他给人正骨快速又不痛苦。医术高明的人,在天津卫挂头牌,但是这个苏医生有个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圆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绝不搭理。苏七块的外号也正从这来。本章
35、托物言志:A富有暗示性、朦胧性,意在言外B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36、第五单元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常以编写科幻故事的作文形式考查习作水平。
37、③修辞手法:比喻、反复、排比、反问、拟人、夸张等
38、ABAB式词语:丁零丁零 大口大口 啧吧啧吧
39、(1)只要把头发像紫菜卷那样卷在身上,就成了暄腾腾的被子了。
40、以写人记事为主。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多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其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
41、叙述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
42、托物式。诗人借助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
43、历年公校各年级语文月考、期中考、期末 考试卷
44、反问句变陈述句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
45、富有感染力,更有想象空间,渲染气氛,烘托环境,凸显人物形象,强化情感,突出主旨,点题,画龙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