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62句宋词名句赏析


宋词名句赏析

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刘禹锡《竹枝词》

2、注:名句多用于在岗教师,无私奉献,辛勤耕耘。杏坛,相传为孔子聚徒授业讲学之处。今喻教育界。风雨,意思①风和雨。②比喻艰难困苦。

3、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

5、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6、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7、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宋词名句赏析)。

8、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9、刘金现,河南省林州人,中师毕业,退休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安阳市诗词学会会员,作协会员,南国文学安阳分社副社长,林州诗词学会会员。井头刘氏族谱编委。作品散见林州诗词微刊及书报。安阳诗刊,珠江诗刊。(诗海选粹)雅风,北京诗社。中原诗韵等。

10、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11、再从此后长远设想:“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四句更深一层推想离别以后惨不成欢的境况。此后漫长的孤独日子怎么挨得过呢?纵有良辰好景,也等于虚设,因为再没有心爱的人与自己共赏;再退一步,即便对着美景,能产生一些感受,但又能向谁去诉说呢?总之,一切都提不起兴致了。这几句把词人的思念之情、伤感之意刻划到了细致入微、至尽至极的地步,也传达出彼此关切的心情。结句用问句形式,感情显得更强烈。

12、柳永因作词忤仁宗,屡试不第,所以心中失意忧愤,常流连秦楼楚馆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此词当为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13、赏析:这是鲁迅先生写的乡下人不可能做到的事。我很喜欢这句话,他对当时乡下人的生活理念用深刻而美好的语言描绘得淋漓尽致。

14、死亡教会人一切,如同考试之后公布的结果??虽然恍然大悟,但为时晚矣!

15、八月十五夜月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16、即能歌柳词”(《避暑录话》)。柳词盛行于市井巷陌,同他这种明白晓畅、

17、李白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8、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19、田园: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

20、而作者呢?从“其实那疯子还不就是一个梳着油松大辫子的大姑娘”这一小句,我读出了作者并非把她当疯子看,就觉得疯子是个梳着大辫子的大姐姐,思想非常之纯真。又从后半句“像张家李家的大姑娘一样”品出了作者童年的思想之美好,她不是对疯子可怜,而是就把疯子当正常人……不知作者现在还有没有这样的赤子之心呢?摘抄3: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21、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22、树丛被拨开了,一个小孩的脑袋钻了进来,这是个男孩子,大约有三岁,又黑又瘦的小脸上,满是灰尘,头发约有二寸多长,乱蓬蓬的,活像个喜鹊窝。

23、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24、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25、⑧暮霭:傍晚的云气。沈沈:深厚的样子。楚天:南天。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

26、“此去经年”以下四句虚写想象别后的情景。作者由“今宵”想到“经年”,由“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咽”想到“更与何人说”。作者离开情人,寂寞凄凉,孤独万分,从此后即使有良辰美景,也只形同虚设,然而越是有良辰美景,就越发使人念情伤神。恐怕别后只能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虚度余日了。最后两句中,一“便”一“更”,表明念之心切,爱之情深。

27、张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祖籍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先世因"不忍坐视民患",弃官隐居黟县赤山镇(今祁门县祁门镇)石山坞,又迁润田张村庇。唐代诗人。

28、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29、普宁牡丹因人而名。《杭县志稿》中记载:“普宁寺有大牡丹极盛,传为于忠肃手植,尚存”。相传500年前的明朝年间,于谦从杭州乘船上京赶考,路遇风雨,船身颠簸得厉害,他只得停船靠岸,没想到雨一下就是三天三夜。这天正值三月初于谦在船里看见许多人撑着雨伞,提着香篮去岸上的普宁寺烧香,还听到一个老人口中念道:“普宁普宁,普天安宁。”于是,于谦也跟了大家到寺里烧了一炷香,等他回到船里,雨就停了,并一帆风顺地赶到京城参加考试。之后回杭州,于谦又过普宁寺,为抒发感念之情,就上岸在殿前亲手种了几棵牡丹。从此,普宁牡丹便与英雄于谦一起闻名远播。

30、了),寓理于诗的意境之中,于平凡之中见不平凡,实在是非寻常人能为。或许,那位

31、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32、鹧鸪天 晏几道(2004年广西、海南等省高考题)

33、作者陆游久经折磨,饱尝风霜,面对人世的艰难坎坷,忆起自己气盛好动的年轻岁月,不觉感慨万千,悔恨当年少不更事,如今却落得困顿多苦的下场。

34、赏析: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35、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36、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7、野塘烟雨罩鸳鸯。——苏庠《浣溪沙·书虞元翁书》

38、(注释)红豆:植物名,生于江南,人称“相思子”。

39、看泪眼”等语,确实浅近俚俗,近于秦楼楚馆之曲。但下片虚实相间,情景相

40、纵:即使。风情:情意。男女相爱之情,深情蜜意。情:一作“流”。

4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写酒醒后的心境,也是他飘泊江湖的感受。这两句妙就妙在用景写情,真正做到“景语即情语”。“柳”、“留”谐音,写难留的离情;晓风凄冷,写别后的`寒心;残月破碎,写此后难圆之意。这几句景语,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充分、真切,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意境。难怪它为人称道,成为名句。

4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43、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44、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

45、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46、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

47、起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环境,点出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加之当中“对长亭晚”一句,句法结构是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

48、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49、此词当为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柳永因作词忤仁宗,遂“失意无俚,流连坊曲”,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由于得到艺人们的密切合作,他能变旧声为新声,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制了大量的慢词,使宋词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首词调名《雨霖铃》,盖取唐时旧曲翻制。据《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

50、唐刘方平《秋夜泛舟》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唐刘方平《月夜》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5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一作:美景)

52、所以井头的“井”字,不仅代表世代人劳作之美,也代表现在四通八达的井头之美。应感谢前人给起的村名,现在已变成了现实。我爱家乡,我爱井头!“今来底事作新赋,讴颂故园金色幽。”

53、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唐诗宋词中的明月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54、最后,做为“公认”的“娱乐版副版主”(办公室的公)(正位现在让位于严姐),我当然是要八卦一下柴静的感情生活。网传冯大作家近期为她离婚了,虽说柴静方回应两人只是“红颜知己”和“蓝颜知己”的关系,她的一个朋友称不要试图去定性两人的关系,这样“太庸俗”。

55、(注释)阳春:温暖的春天。布:布施,给予。德泽:思惠。

56、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57、(鉴赏)有心去栽花,花却始终不开放;无心去插柳,柳却自然地长大成阴。

5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59、  词的下片,进一步将宦途失意之怀与留恋黄州之意对写,突出了作者达观豪爽的可爱性格。过片三句,向父老申说自已不得不去汝州,并叹息人生无定,来往如梭,表明自已失意坎坷,无法掌握命运的痛苦之情。“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二句,却一笔汤开,瞻望自已即将到达之地,随缘自适的思想顿然取代了愁苦之情。一个“闲”字,将上项哀思愁怀化开,抒情气氛从此变得开朗明澈。从“好在堂前细柳”至篇末,是此词的最后一个抒情层次,以对黄州雪堂的留恋再次表达了对邻里父老的深厚感情。嘱咐邻里莫折堂前细柳,恳请父老时时为晒渔蓑,言外之意显然是:自已有朝一日还要重返故地,再温习一下这段难忘的生活。措辞非常含蓄,不明说留恋黄州,而留恋之情早已充溢字里行间。

60、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总是为离别而伤感,更何况是在这冷清、凄凉的秋天!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61、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