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40句网络流行用语2020排行榜
网络流行用语2020排行榜
1、在这场抗疫斗争中,广大医务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科技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等等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均被称为“逆行者”。他们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决心,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有些同志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逆行者”展现了中国人民面对生死考验时坚守岗位、不畏艰险的优良品质。
2、 No.5好嗨哦! 抖音红人毛毛姐成名金句“好嗨哦!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高潮,好夺目!好炫彩!”这句好嗨哦简直有毒。只要看过毛毛姐的抖音视频,看到“好嗨哦”几个字你的大脑会自动帮你配音。全民兴起好嗨哦热潮,连明星艺人都“深受其害”。不得不佩服毛毛姐这标准的“贵普”的魔力。
3、 多少鸡汤文都比不上一张钞票给的安全感。少一点矫情,多一点努力。你想过的那种生活,得自己去挣。
4、确认过眼神,即从眼神里得到了证实,出自林俊杰《醉赤壁》里的一句歌词:“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今年走红网络的“确认过眼神”,仅表示“确认过”“甄别过”的意思,与“眼神”不一定有关。(网络流行用语2020排行榜)。
5、 “悲催”是个形容词,形容失意、伤心、难过、哀痛、丧失信心等,由短语“悲惨得催人泪下”缩略而成。从短语的字面上看,似乎“悲”的程度很高;其实不完全如此,常常带有或多或少的调侃或宣泄的意味。可以说“很悲催”“悲催的是”“悲催啊悲催”“悲催的一天”等。活跃在网络上,有三种写法,即悲催、悲摧、悲衰(“衰”读作cuī)。当下在报刊上流行,写法渐趋一致,都写作“悲催”。
6、 2011年8月9日台湾中天电视综合台的一档综艺节目中,女大学生谢依霖以夸张另类的造型、英汉混杂的台词、扭捏怪诞的举止亮相,陈说在一个时尚场合如何处变不惊,提醒自己不能慌乱,要“hold住”整个场面。7分钟的节目引起巨大的反响,于是“hold住”迅即成为海峡两岸的流行语。Hold指掌控、把握、维持,“hold住”便是掌控住、保持住、管住、抓住之类的意思。
7、我希望有个人陪我从短发齐耳到长发齐腰,从校服到婚纱。
8、 2016年7月25日,一组“葛优躺”表情包开始出现在网络上。其图片源自曾热播的大型家庭情景剧《我爱我家》,葛优饰演的“二混子”去别人家蹭吃蹭喝,像一摊烂泥瘫坐在沙发上,神态“妙趣横生”。随着表情包的走红,网民们便把极其懒散的瘫坐姿势称作“葛优躺”。有人说,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内心累积了越来越多的“负面情绪”,“葛优躺”式的“颓废”迎合了人们放空一切、降低焦虑、释放压力的心理需求。这正是“葛优躺”一词流行的心理背景。(网络流行用语2020排行榜)。
9、 现在流行的“小目标”出自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之口。他在一档访谈节目中谈到“很多年轻人想当首富”的话题时表示:“想做世界首富,这个奋斗的方向是对的,但是最好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如我先挣它1个亿。”就“世界首富”这个“大目标”来说,“1个亿”确实是一个“小目标”,王健林的话并无不妥;对普通人来说,“1个亿”几乎是遥不可及的“天文数字”,于是网友纷纷吐槽。“小目标”立马在网上走红,其意思正好与本义相反,指的是普通人难以达到的“大目标”,多含讽刺意味。
10、奥利给:其实就是给力的意思,奥利给出自快手上的主播在直播或者录视频时的说的话术,作为感叹词,可能包含了赞美、加油打气等多种感情色彩。
11、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听人闲聊。在网络论坛中,人们发帖讨论问题,后面往往有一堆人排队跟帖,或发表意见,或不着边际地闲扯。如果只看热闹,不发言,便“吃瓜子”。为了加快输入速度,“吃瓜子”后被简称为“吃瓜”。“群众”即普通人。不发言只围观的普通网民,则被称为“吃瓜群众”。现在使用范围扩大,凡是对某议题不了解或有意保持沉默的围观者,都可称“吃瓜群众”,不限于网络论坛中的网民。
12、据媒体报道,疫情严重的美国日前也开启了“直播带货”模式。“直播带货”已成为广为人知的流行语,进入大众视野。然而,在“直播带货”火爆的背后也出现了不少隐忧,如违规宣传,数据造假,假冒伪劣产品不时出现,售后服务无法保障,等等。有效监管已成为当务之急。
13、 2018年5月,有人上传了一段上海民警街头执法的视频。视频中执法人员查处违法行为,无论是执法程序还是现场指令等都无可挑剔,具有教科书样的规范性,被网民称为“教科书式执法”。随着视频的“热传”,“教科书式”也逐渐流传开来,人们用它来指“规范的”“典范的”“经典的”“示范的”“完美的”等,形容某事做得非常标准、规范,如“教科书式表演”“教科书式避险”“教科书式设计”等等。同时,语言运用中也出现了“教科书式耍赖”“教科书式下套”“教科书式坑人”等说法,这是对“教科书式”的反用。
14、以热评文化为特色的网易云音乐,因出现大量消极压抑的评论被称为”网抑云“。
15、新冠肺炎疫情来得猝不及防,“好家伙”,原本热闹的街道突然变得冷清。人们“不约而同”,在家中通过“云监工”等方式关注战“疫”。
16、透过十大流行网络用语,一幅鲜活生动的网民生活百态图跃然纸上。
17、 “代”有世系相传的辈分的意思,“二代”即第二代。如今社会“二代”丛生:官二代、富二代、穷二代、文二代(作家子女)、星二代(明星子女)、农二代(农民工子女)、独二代(第二代独生子女)……“二代”如此流行,是与社会结构的板结化不无关系的。
18、“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是基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网络媒体部分),采用“以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为主,兼顾领域专家意见和搜索引擎收录情况”的方式获得的。监测语料库包含网络论坛、新闻、博客等不同媒体形式语言资源。
19、太监了:是太贱了的谐音,其起因是因为很多在网络上写东西,发帖子的作者,有始无终,这种叫法另一种程度上是说作者没有"根"的意思,意指没有写完或故意留着下文吊胃口。
20、有时候我会想,要是能在你长大了或者想要结婚的时候遇到你就好了。
21、女人是水做的,所以别对她太冷,一旦过了零度结成冰,最后会冻伤你的。
22、 “我酸了”是2019年新出来的一个网络用语,估计还有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我酸了就是我羡慕了的意思,我酸了一般是用在羡慕别人的甜甜的爱情上面,所以酸了也可以代表羡慕了。和柠檬的意思差不多,微博还特地上线了柠檬的表情包。我承认我酸了,就是我承认我嫉妒我羡慕我眼红的意思,一般搭配柠檬表情包。柠檬=酸=嫉妒,本来用于粉圈,比如自己爱豆有了什么成就,对家气得骂街,就说对家嫉妒,酸了。后来用于自嘲,比如xx好有钱,我酸了。
23、该词是“给力噢”的倒读,因网络主播的使用而流行。作为感叹词,包含赞美、加油打气等多种感情色彩,被网友配以夸张、魔性的表情和音调广泛使用。
24、打工,本指做工,多用于临时性的工作;打工人,原本多指从事体力劳动的人,通常为外来务工人员。9月22日,一名网友在网上发了一条自拍的短视频,视频中他做出要出门打工的样子,并说:“勤劳的人已经奔上了塔吊,你却在被窝里伸了伸懒腰,你根本没把自己生活当回事儿。早安,打工人!”这个视频引来大量关注与模仿,“打工人”随即引爆网络。
25、最早出自星爷的电影《破坏之王》,辣位张的像黎明的仁兄说滴。结果被网友无限放大。。
26、柠檬精的字面意思是“柠檬成精”。柠檬味酸,与嫉妒他人时“心中酸溜溜”的感觉相合。因此“柠檬精”最初用在他人身上,是用来嘲讽他人的,其含义与“嫉妒”类似。近来,它的贬义色彩在不断淡化,有时也用在自己身上,即用于自嘲,表达对他人或外貌或才华,或物质条件或情感生活等各方面的羡慕
27、呵呵主要看你的理解。或许是人家单纯的笑,也不一定。
28、那些允许我们任意挥霍却又无处安放的时光叫青春。
29、如今,“飒!”“真飒!”“又美又飒!”已成为人们赞美奋战在各行各业各自岗位上女性同胞的常用语,在网络上广为传播。
30、今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31、 “卖萌”的“萌”,是从日语中借过来的。日本的动漫爱好者用“萌”形容非常喜好的事物,特别是动漫中的美少女。“萌”进入汉语以后,有了可爱、性感、讨人喜欢的新义项。可以说“萌少女”“萌女郎”等。“卖萌”的“卖”,不是出卖,而是显摆、展露。“卖萌”的意思是装可爱、扮嫩、撒娇,一般具有调侃色彩。
32、其中,本次发布涉及的网络论坛部分数据包含约30万个帖子,字符数超过3亿。
33、第一次测血压居然是血压高,我给出的原因是第一次太激动了。
34、最早是一位网友准备说爸爸怎么怎么样。然后不小心打成了宝宝怎么怎么样,然后瞬间走红流行起来了,宝宝要睡觉了,宝宝不开心啦,等等。
35、“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是基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网络媒体部分),采用“以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为主,兼顾领域专家意见和搜索引擎收录情况”的方式获得的。监测语料库包含网络论坛、新闻、博客等不同媒体形式语言资源。
36、语言是交流信息的工具、表达思想的手段,影响着人们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实验:六名专业摄影师为同一个人拍摄肖像,拿到的却是不同的身份资料,为了“准确传达”这样的信息,六张肖像照最终迥然不同。有时候,哪怕只是一个语言标签,也容易让人先入为主,进而反作用于人的情绪和思想。从这个角度看,一个语汇的背后,往往涉及一系列的价值判断。
37、 即在相同条件下结成的命运攸关的集体,源自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全人类都生活在同一地球上,同处于一个利益攸关的集体中,各国要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国内国际场合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再一次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序言》中“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修改为“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引起各国关注,得到全球认同,成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国际共识。“命运共同体”也已成为一个全球“热词”。
38、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d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再次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对“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路径做出的重大调整完善,是着眼于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对于促进世界经济繁荣,都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双循环”已走进大众视野,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词”。
39、资料图为11月11日,福建省宁德市一物流分拣中心内,工作人员在分拣包裹。中新社记者王东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