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9句爱国的成语接龙


爱国的成语接龙

1、隐迹埋名_名山事业_业业矜矜_矜功伐能_能上能下

2、碧血:如碧玉般青绿色的血;丹心:赤心。称颂正义的牺牲者,献出了赤诚的心。

3、24)爱人利物:爱护人民,力求有利于人民。

4、美女簪花  簪:插戴。形容书法娟秀。也比喻诗文清新秀丽。 

5、13)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师,您的名字刻在我们心灵上,这才真正永存。

6、13)爱毛反裘: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7、7)林靖娟老师的善行功德,必然会流芳百世,让人景仰。

8、“若使布德行义,忧公忘私,唇齿相依,同心协力,则磐石之固,未可图也。”

9、蠹国耗民: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10、从井救人_人心惶惶_惶恐不安_安富恤贫_贫无置锥

11、打情卖笑_笑比河清_清辞丽句_句比字栉_栉风沐雨

12、美不胜收----收兵回营----营私罔利→利不亏义→义薄云天---天马行空---空前绝后---后发制人----人小鬼大---大笔如椽

13、指竭尽忠心,报效国家。和“尽忠报国”都表示对国家忠心报效的意思,一般可通用。但“精忠报国”强调赤诚忠心;“尽忠报国”强调竭尽忠诚。

14、闭关锁国、开国元勋、小国寡民、共商国是、富可敌国

15、美如冠玉  原比喻只是外表好看。后形容男子长相漂亮。 

16、美不胜收  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17、“赏厚而信,邢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民强。”

18、“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清·顾炎武《日知录》)

19、美人香草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20、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五星红旗!孩子,爱国其实就是做好这些小事!

21、面命耳提_提要钩玄_玄妙入神_神情自若_若崩厥角

22、14)真正使杜甫流芳百世的是他的爱国思想。

23、人弃我取,原指商人廉价收买滞销物品,待涨价卖出以获取厚利;后用来表示自己的志趣、见地与他人不同。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24、4)不过我想:别担心,芬妮,总有一天你会流芳百世。

25、国富民强、全国一盘棋、上医医国、邦国殄瘁、富国强兵

26、尽忠报国、忧国如家、碧血丹心、匹夫有责……这些成语,带着我们徜徉历史长河,感悟中华文化文字魅力的同时,也渗透着爱国主义教育。

27、食不求甘_甘之若素_素昧平生_生灵涂地_地覆天翻

28、尾大不掉_掉舌鼓唇_唇齿相依_依经傍注_注玄尚白

29、“赏厚而信,邢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民强。”

30、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逸民传梁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31、31)爱惜羽毛:羽毛:比喻人的声望。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32、闭关锁国:闭关:封闭关口;锁:封锁。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

33、取之不尽,尽:完。拿不完,用不完,形容物质或精神的原料极其丰富。常与“用之不竭”联用,也作“取之无尽,用之不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孟子·离娄下》。

34、3)爱才如渴: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35、虞永平教授:幼儿园课程中的家长参与和家长发展

36、富可敌国:敌:匹敌。私人拥有的财富可与国家的资财相匹敌。形容极为富有。

37、息事宁人:原指不生事,不骚扰百姓,后指调解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消除事端,使人们平安相处。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章帝纪》。

38、共商国是: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