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0句比喻不断努力继续前进的成语
比喻不断努力继续前进的成语
1、解释:夙:早;兴:起来;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2、唐朝时,张弘靖手下有两个部将,他们没有什么文化,经常聚在一起喝酒发牢骚。每当喝多了酒,他们就责骂士兵:“现在天下太平,不需要打仗了,你们空有拉开硬弓的力气,有什么用?还不如认识一个字。”后来被误传为“识一丁字”。
3、 下列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4、三国时,吴国大将吕蒙,善于领兵作战,立下不少战功。但他有一个毛病:不愿读书。吴王孙权对他说:“你掌管军政大权,应该多读兵书和史书。”他回答:“抽不出时间。”孙权说:“光武帝领兵打仗时,手都从来不离开书,你比他还忙吗?”从此,吕蒙努力学习,成了一个有学问的将领。
5、延伸 迷茫 悠闲 恍huǎng惚hū 暮色 漫步 晶莹 折损 修葺
6、传说,五台山上曾经有一种动物叫寒号鸟。夏天,它们总是得意地叫道:“我多么漂亮!”它们从不筑巢垒窝,只知道玩乐。到了冬天,晚上躲进石缝里被冻得发抖,白天出了太阳,它们又自我安慰地叫道:“得过且过,得过且过!”
7、老虎抓住一只狐狸,准备吃掉它。狐狸说:“我是天帝派来的百兽之王,你敢吃我,会受到上天的惩罚。”见老虎不信,狐狸又说:“你跟着我到森林里走一趟,就知道野兽们都怕我。”由于有老虎在身边,野兽们见了,纷纷逃命。老虎信以为真,就放了狐狸。
8、⑨不孚众望(令人信服) ⑩犯而不校(计较) ⑪一傅众咻(教导) ⑫差强人意(稍微)
9、“奋力前行”这一短语,在《现代汉语词典》或《辞海》中没有该词条。
10、比喻费力小,收效大。与“事倍功半”意思相反。
11、①巧夺天工(人工作品) ②炙手可热(人)
12、⑨络绎不绝(人和车马) ⑩济济一堂(人才)
13、比喻两者相争,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一般“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连用。
14、A.他对每一个问题都认真进行思考,从不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15、发愤忘食 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16、西晋时,一个叫乐广的人请一位朋友来家里喝酒,朋友看见酒杯里有条蛇在游动,回家就病了。乐广知道后,又把这人请来,让他坐在原来的位置,告诉他那条蛇是挂在墙上的一张弓的倒影。朋友如释重负,病也很快好了。
17、(提示)比喻自己的行为使对方有所察觉和防备。
18、同心一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同“同心协力”。
19、《己亥杂诗》作者是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明良论》、《病梅馆记》等文,和《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等诗篇,皆为其代表作。散文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诗尤瑰丽奇肆,有“龚派”之称。著有《龚自珍全集》。
20、解释:闻:听到。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21、战国时,赵国都城邯郸的人以走路姿势优美而著称。有个燕国人来到邯郸,要学习当地人如何走路。他发现满街的人走路姿势各异,但都很优雅,就见一个学一个。结果呢,什么姿势都没学会,连自己原先是如何走路的都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家去。
22、(提示)本意为因高兴而忘掉一切。现多形容浅薄的人得志,高兴得无法控制自己。
23、蓬断草枯:形容环境恶劣
24、C.曹文轩的许多作品都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一些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上。
25、春秋时,鲁国与齐国发生战争。齐军连续两次擂响战鼓发起冲锋,鲁军都按兵不动。齐军第三次击鼓发起进攻,将军曹刿才下令:“击鼓,进攻!”结果鲁军大胜。曹刿告诉鲁庄公,敌军擂鼓三遍时士兵已乏力,而我军一鼓作气,所以能取胜。
26、出处:茅盾《过年》:半个月过去了,风平浪静,然而老赵心里愁闷却与日俱增了。
27、(提示)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里面充数,也用来表示自谦。
28、(提示)比喻有大才能的人要经过长期磨练,往往成名较晚。
29、(提示)比喻四面被围,孤立无援,陷于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