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69句纳兰容若的爱情
纳兰容若的爱情
1、休笼彩笔闲书字,街鼓已三挝。烟丝欲袅,露光微泫,春在桃花。”
2、如今转首回眸之间已几百年,三生石上早已不见他俩曾经的誓言;奈何桥水依然如千年前般潮起潮落,拍岸之余似在追忆往昔的甜蜜。而桥上当初相拥之人早已不见身影,独留那班驳月影对空长叹!
3、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缸。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4、纳兰容若被沈宛身上的诗词才华所吸引,他与沈宛两情相悦,惺惺相惜,家里的长辈不允许沈宛嫁进门,纳兰容若就把沈宛安置在京城里,他们过起了无名无分的情人般的生活。(纳兰容若的爱情)。
5、这首《蝶恋花》与苏轼的《江城子》、贺铸的《鹧鸪天》并称为古代三大悼亡词。这首词铭记了他对亡妻生死不渝的真情,道尽了他的哀思和深情。细细读来,也许身为女性,更喜欢纳兰性德,相对于苏东坡江城子回忆过往,十年生死两茫茫,纳兰性德的不辞冰雪为君热,更是男子一腔热血。(纳兰容若的爱情)。
6、顾贞观在江南水乡邂逅沈宛。一个傻傻的纯洁的女孩。那时沈宛的手里拿着一本纳兰的词集——《饮水词》,要不然顾贞观也不可能无因由得跟她搭讪。
7、明珠第一次见识了自己儿子的执拗和决绝。他对这场婚姻感到无力阻止,最后只能长叹一声,儿大不由爷,由他去吧。看着老父伤心的背影,纳兰性德的心里不止一次的说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您就原谅儿子这次独立的选择吧。
8、这首描写爱情的《画堂春》与纳兰容若以往大多数描写爱情的词不同,以往容若的爱情词总是缠绵悱恻,动情之深处也仅仅是带着委屈、遗憾和感伤,是一种呢喃自语的絮语,是内心卑微低沉的声音。而这一首词仿佛换了一个人,急促的爱情表白,显得苍白之余,还有些呼天抢地的悲怆。
9、在整部《纳兰词》中,虽然有不少的词阙都是以哀怨、凄厉、忧郁的愁苦之情来描写爱情的,但是这只是一种忧愁的“美”,看似是忧愁的、凄厉的、哀怨的,但其实作者是想表达一种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对那种甜蜜爱情的渴望,就如同现代诗人戴望舒的《雨巷》中描写的“丁香姑娘”一般,诗人以一种哀婉、惆怅、凄婉的笔调描写与姑娘的擦肩而过,其实在诗人的心中是喜欢这位“结着丁香一样的愁怨的姑娘”。
10、也许在别人看来这是很普普通通的小事儿,可是纳兰却特别在意这些小温情,小举动,卢氏用她的温柔和善解人意,用她的才华横溢,成为了纳兰生活上的伴侣,成为了跟纳兰精神相通的亲密爱人,还成为了纳兰事业上的贤内助。
11、“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你这个负心人,明明自己变心却指责是满怀痴情却又无端被弃的我首先变心,真心让我心痛如焚,感伤断肠。
12、然而,纳兰他还是出击了,据清《赁庑笔记》载:“旋女入宫,顿成陌路。容若愁思郁结,誓比一见,了此夙因。会遭国丧,哪嘛每日应入宫唪经,容若贿通哪嘛,披袈裟,居然入宫,果得彼妹一见。而宫禁深严,竟不能通一语,怅然而出”。
13、纳兰是抵触这种包办婚姻的,他刚开始也给了卢氏很多冷眼,但是卢氏是位读万卷书行万里的博学才女,卢氏不是那种足不出户的大家闺秀,她父亲卢兴祖是两广总督,从小就带着卢氏在广东生活,(增长自己只是的两大途径:一是读万卷书,二是行万里路。)
14、可惜,人生总是无奈,这位多情词人带着始终有志而不得的惆怅,走完他年仅三十一年的年轻生命,惹人惋惜!人生若只如初见,纯凭那刹那间的触碰,从此纳兰夫妇倩影萦绕不去,徘徊心间。
15、在卢氏死后,纳兰另结新欢,与官氏结为夫妇。在那个年代,男人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何况纳兰容若生活在繁花著锦衣食无忧之中。虽容若不以“人间富贵花”自居,当年他也确是人间富贵人。人是感情的动物,纳兰也不例外“彤云久绝飞琼宇,人在谁边?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对爱情,香消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对官氏或许是由一个谢娘到另一个谢娘的过渡罢了。“水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时的“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是一种矛盾的心理。对此容若对她的爱有多深,也未必看得出。
16、丧妻之痛与不如意的宫庭供职,使得纳兰更加悲伤、憔悴!但他带着一颗自由飞扬的诗人性灵,金戈铁马于荒漠塞外。山一程,水一程艰辛跋涉,让夜深千帐的灯火,更孤寂凄清!他仰望苍穹,爱妻的身影在何方?唯有一轮冷月与他遥遥相望!
17、这也有故事,说的是魏晋时名士荀粲,荀粲也是不舍得让妻子下葬。他曾立志要娶天下最绝色的女子。当他遇见情人眼里的西施曹氏,他用最隆重的婚礼娶回了这位女子,婚后生活也是堪比纳兰公子。可惜,好景不长,不幸的是妻子得了重病,高烧。荀粲就在冰天雪地里,脱光衣服让自己身体温度冰下来,然后,用冰冷的身体来给妻子降温。可惜的是,这样的深情也没挽回妻子的生命。不久妻子去世了。
18、“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化用唐李商隐《马嵬》:“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意。无疑,该阙词章与《长恨歌》皆涉及唐玄宗与杨玉环那段毁誉参半的爱情故事。
19、老友重逢自然值得欢喜,何况这次不但老友来了,而且还带了一位佳丽同来。这个女子名叫沈宛,江南人,是吴兴的大才女,顾贞观在信中早已向纳兰详细描述了这位江南佳丽的美貌的智慧。
20、这首词是全意是:本来是天合,而一生一世总不能在一起,两地分居,那相思之情常绕心间,年年的春色是为何人?
21、“浆向蓝桥易乞”,裴航行到蓝桥驿,因口渴求水,偶遇一位名叫云英的女子,一见倾心,便向云英的母亲求聘云英。云英的母亲却说:“想娶我的女儿可以,但你得给我找来一件叫做玉杵臼的宝贝,我才能把女儿许给你。”后来裴航终于找来了玉杵臼,这才得与云英成婚,并双双仙去。
22、纳兰性德纪念馆位于北京海淀区最北端,隔沙阳公路与昌平区白水洼遥遥相望的一个风景如画的小村庄,隶属上庄镇管辖的皂甲屯村(亦名造甲屯)。皂甲屯东临南沙河,西北部的阳台山为它挡住了西伯利亚甲屯西侧有一座占地近百亩的大庄园,虽经过近三百年的历史巨变,可昔日的规模依稀可辨,四眼井古戏台不改当年的古朴,被风剥雨蚀的亭台楼阁也似在回忆着当年的盛景。它就是人称“明相”的清康熙朝大学士纳兰明珠的私家宅院,现已成为纳兰性德纪念馆。
23、“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明白如话,没有丝毫的修饰,这是纳兰容若的爱情观。这样的句子,并不曾经过如何巧妙的构思、多么精致的推敲,不过是脱口而出,却更容易令人感动。
24、“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是纳兰公子穿越古今的好句子,值得我们背下。
25、都说情深不寿,人亦如是。1685年5月30日纳兰病逝,年仅31岁,是日,乃卢氏病逝8周年忌日。是命运诡异的巧合?还是公子情深所至?
26、纳兰在忧忧郁郁中,如一颗悲伤的流星悄然陨落,三十一岁的生命,凋零在夜合花盛开的季节里!
27、纳兰性德词的题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爱情阻隔、发妻早亡的哀怨;陪皇随驾,出塞行役时的感慨;赠友抒怀的情真意切。贯穿其间的主线,是他热切追求人性的纯美,爱情的缠绵,友情的珍贵。其作品的主旨情调是伤感哀怨之音。其中尤以爱情、悼亡和乡思的题材最为凄婉动人。
28、情深不寿,纳兰性德已为初恋惆怅伤心过,卢氏的离开更耗尽了大半身心气力,再爱一次,多少消耗最后的生命力。
29、容若不惜以绝食相抗,他们视而不见。此后,容若再也听不到绿荷苑的琴音,每晚,他只能守着一轮冷月,让心冰凉。他在梦里,看到青梅表妹,穿一件云做的衣裳,涉水来到他的身边。哀怨的眸子,含着泪,有着难以言说的凄楚。梦醒后,梧桐落了,芳草老去。他趴在桌案上痛苦,悲伤得不能自已。
30、清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因云南平定,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纳兰对北京什刹海后海家的思念,这首词即在这个背景下写成。风雪交加夜,最幸福的莫过于一家人的团聚。可此时的纳兰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聒碎乡心梦不成”可谓是水到渠成。
31、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大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嵩并称“清词三大家”。
32、纳兰伤的,是爱情的美好又转短暂;纳兰悲的,是情爱的璀璨又转凄凉!人生如果只有初见一场,那该是多美好,还是多遗憾?
33、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却称“我是人家惆怅客,不是人间富贵花”。在他的《饮水词》里,找不到丝毫欢乐的词句,每首词中,都迷漫着苍苍茫茫无边无际的感伤和愁绪。以至于他父亲纳兰明珠读《饮水词》后忍不住老泪纵横:“这孩子他什么都有啊,为什么会这样不快活呢?”
34、然而,也是情场蹭蹬,纳兰辞世前,不得已与已有身孕的沈宛分离,这成了词人永久的遗憾和愧疚,发诸笔端,便成情辞俱美,哀婉细腻之美篇。
35、美好时光,是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
36、毋庸置疑,纳兰性德是她的偶像。她喜欢纳兰的词,喜欢这个用心填词的诗人,她不止一次的梦想飞到纳兰的身边,没想到这次终于梦想成真。这多亏了好心善良的顾贞观。
37、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38、上片四句实为化用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非赠道士李荣》诗中成句:“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释义:愿将你拥抱,陪你,爱你,护你,朝朝暮暮,不离不弃,共赴白头)”。
39、他还通过想象妻子思念自己的情景,表现这种心情,使感情更加突出真切。有首〔南乡子〕《捣衣》这样写道:“鸳瓦已新霜,欲寄寒衣转自伤,见说征夫容易瘦,端相,梦里回时仔细量。支枕怯空房,且拭清坫就月光,已是深秋兼独夜,凄凉,月到西南更断肠。”这首词写了当丈夫出门在外,妻子独守空房,思念征夫的悲苦心情和凄凉情景。
40、据说纳兰性德在正式娶妻之前,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心上人,就是他的表妹青梅。青梅自幼父母双亡,寄居在纳兰家。这位表妹冰清玉洁,才智过人。纳兰性德和表妹相知相爱,心心相印,私订终身,但他们的爱情遭到了纳兰母亲的激烈反对。母亲固执地认为,一个父母双亡的孩子,即使她是自己的亲外甥女,她也是“丧门星”,怎么能把这种“不祥”带给自己最心爱的长子呢。
41、明明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人,偏要分离两处,各自销魂神伤、相思相望。他们在常人的一日里度过百年,他们在常人的十分钟里年华老去。纵是冀北莺飞、江南草长、彭山陆沉、浩海扬波,都只是平白变故着的世界,而不是真实发生过的人生。万千锦绣,无非身外之物;关乎万千世人,唯独非关你我。
42、把纳兰性德和南唐李后主相提并论,不仅说明了他在的词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度,也说明了他和李后主有相似之处。李煜虽是亡国之君,可是他的词却得以流传千古,作为国君,他不是一位好皇帝,可是作为词人,他却是自成一家,在浩瀚的文化长河里,始终占据一席之位。纳兰性德和李煜同是富贵之人,可是却同样的忧郁而多情、缠绵而悱恻。二人都是出生在富贵之家,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可是他们二人却是同样的感伤惆怅,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43、纳兰性德没有逆来顺受,决定痛痛快快地做一回自我,因为事关将来的幸福,绝对不能妥协。
44、随着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卢氏也越来越接近分娩的日子。纳兰性德要做爸爸了,这种喜悦让他终日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下。他心爱的妻子,和妻子肚里的孩子,成了纳兰性德幸福的源泉,他不再认为贴身侍卫是一种枯燥乏味的工作,他每天都活得很充实很亢奋。
45、沈宛走了,永远带走了纳兰的希望和幸福。所有的梦想和希冀都烟消云散,刚刚掀开的新的生命的乐章又一次被打断。纳兰性德这次真的心灰意冷了,他对这个世界不再有任何留恋,入眼而来的都是一片灰蒙蒙的绝望的色彩。
46、纳兰容若与其表妹曾有婚约,“正是辘轳金井,满是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正是在容若还是一个心事眼波难定的风流少年时,初遇自己的表妹,这一切是不可预料的,也是不可阻拦的。只可惜如此美妙的邂逅,不过是昙花一现。
47、李白对诗词文章推崇自然清新,反对装饰雕琢,“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释义:清澈的水里面开出的芙蓉,纯净天然没有一点修饰! )”,如今用在纳兰容若的词上,也是恰如其分。
48、纳兰容若为友人伤怀:自古青蝇白璧,天已早安排就。
49、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50、小冬郎生下来就患上了寒疾,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感冒的日子倒占去了一大半。他是从汤药罐子里长大的,每当寒意入侵的时候,汤药罐子就成了他的救命法宝。
51、从卢氏死到现在,旬月的光景就这样过去了,纳兰性德一不哭二不闹,整天幽闭于自己的寝室。这下好了,压抑在心中的千钧重负终于释放出来。这哭声使人断肠,是纳兰性德发出的最有力的对命运的控诉。
52、伉俪情深、燕燕于飞激发纳兰的诗词创作进入高峰期。然正所谓情深不寿,仅三年,卢氏因难产而亡,留给纳兰终生痛苦,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词风无不清新俊逸,哀感婉丽,兼具雄健郁勃、骚雅高古之风。
53、“重见星娥碧海槎,忍笑却盘鸦。寻常多少,月明风细,今夜偏佳。
54、用此典故,纳兰容若分明是说,像裴航那样的际遇对于容若来说并非什么难事。想必纳兰容若也曾经遇到了他的云英,也拥有过神仙眷侣般的日子。既然蓝桥乞浆是易事,“药成碧海难奔”。纵有不死之灵药,但却难像嫦娥那样飞入月宫去;纵有不渝之深情,也难与相爱相思之人相见。
55、苦恋折磨着少年郎,催生了纳兰更多雍容华贵、哀怨欲绝的情词。据考证,“一生一代一双人”、“背立盈盈故作羞”等都是写给谢表妹的,其词多处出现“谢娘”字样,多指表妹。
56、开头便是“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明白如语,更无丝毫的妆点;素面朝天,独具天资的底蕴。
57、纳兰性德渐渐从失恋的阴霾里走出来。他的淡忘是其中的原因之更重要的是他的父母要给他安排新的婚事。
58、并把自己的著作也题为《渌水亭杂识》。词人取流水清澈、澹泊、涵远之意,以水为友、以水为伴,在此疗养,休闲,作诗填词,研读经史,著书立说,并邀客燕集,雅会诗书——一个的道的文化沙龙。就在他辞世之时,也没离开他的渌水亭。与之相比,同在水泉丰沛的海淀,大将僧格林沁却造旱园,在园中起山神庙。权宦李莲英于海淀镇闹市中置产业三处,方便起居却无水趣。宗室商人萨利建宅通衢,招摇有余,风雅稍逊。试想,如果这位伟大的以水为性,借水寄情的词人没有了水,他的情感激发和创作灵感的迸出就要大打折扣,甚至几近干涸。如果以山为题、以山为怀,那他的艺术也定是另种风度了。
59、妻卢氏亡后,纳兰性德的整个人受到了莫大的打击。经常与顾贞观等好友,还有文人墨客朋友做词消愁。也许,顾贞观对纳兰公子实在心疼,愿为他再牵线一段缘分,来慰藉他的生活。顾贞观告诉纳兰,江南有位名妓,叫沈宛,对性德十分仰慕,常常将纳兰性德的词谱成曲加以传唱。
60、无论是汉成帝与班婕妤,还是明皇与杨妃,再凄美的爱情都抵不过爱情的魔咒——当日的爱情誓言情深意重,却也免不了最终的背情弃义。
61、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纳兰容若的感情经历。
62、这首描写爱情的《画堂春》与纳兰容若以往大多数描写爱情的词不同,以往容若的爱情词总是缠绵悱恻,动情之深处也仅仅是带着委屈、遗憾和感伤,是一种呢喃自语的絮语,是内心卑微低沉的声音。而这一首词仿佛换了一个人,急促的爱情表白,显得苍白之余,还有些呼天抢地的悲怆。
63、不见卢郎年少时。是啊,要是早早的遇见你,何必有那么多的烦恼呢?
64、下片转折,接连用典。纳兰容若的词中总是能看到各种典故。小令一般以频繁用典为大忌,但是在纳兰容若笔下,再多的典故他都能运用的灵活自如,不觉牵强。
65、纳兰性德20岁时,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结为夫妻,此女不仅美貌、贤良,而且通音律、喜诗文。两人心灵相通,互为知音,因而感情十分深厚。在新婚之际,纳兰性德曾写下《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
66、这短暂的拥有又失去,将细腻又多情的纳兰陷入巨大的悲痛中。这些悲痛促使纳兰挥笔泼墨祭奠亡妻,成为纳兰诗词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让人为之赞叹而泪湿眼眶!
67、纳兰性德,一个近乎完美的人,虽然他只活了三十一个年头。但是在他短暂的一生之中,却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文、赋等,表现出了他多方面的文学才华。其中,词作尤为出色。其《纳兰词》共收词作349首。梁启超谓“容若小词,直追李主。”
68、他只有在月光下才敢去承认,其实有一个女子早已拨动他爱情的琴弦,他们之间仅隔了一扇窗的距离,只要伸出手,便可以将缘分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