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58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六大解放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六大解放

1、我们深信最高尚的精神是人生无价之宝,非金钱所能买得来,就不必靠金钱而后操作,尤不可因钱少推诿。

2、我们的新使命,是要征集一百万个同志,创设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

3、一个理论即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名称。

4、教师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鼓励和支持孩子大胆表现,不以简单的“对”或“错”、“像”与“不像”去评价孩子,让幼儿能充满自信地去创作,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自我。

5、 陶行知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因为信仰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学说,曾经改名为陶知行。书写:“知是行知之始,行是知之成”。后又改名为陶行知。书写:“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先行后知,教学做合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理论和实践辨证统一。行动、知识(理论)再行动,循环往复,与时俱进,发展变化,不断前进。

6、摘要:陶行知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启发。尤其是学前教育思想,即生活教育理论、“六大解放”思想和家庭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幼教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7、“通力合作”“同心协力”是陶行知反复倡导的团结协作的师德规范。在l941年拟定的《育才创造年计划大纲》里,陶行知明确地把“以互助合作精神相待”作为一项重要的师德规范。

8、运动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还有利于大脑的灵活度,另外,一些球类的运动项目还能提高孩子眼部的灵活度,提高视力,这些都有助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

9、“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强调了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助于培养年青一代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陶行知过于强调生活教育的价值,把生活教育看成改造中国教育、中国社会的唯一出路。他把“生活”和“教育”混为一体,从而降低学校教育的特殊作用。

10、宽容和了解。教育者要像爱迪生母亲那样宽容爱迪生,在爱迪生被开除回家的时候,把地下室让给他去做实验。我们要像利波老板宽容法拉第,法拉第在利波的铺子里作徒弟,订书订得最慢,但是利波了解他是一面订书一面读书,终于让法拉第在电学上造成辉煌的功绩。

11、陶行知坚决批判和反对旧传统中封闭、僵化式教育,倡导开放型、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新型教育。他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包含3方面内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其实质是使教育与生活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

12、(1)教育与人类生活相伴而生。陶行知认为,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生活,也就有了人类的教育。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是不断前进的,教育也要不断进步。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13、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要发现学生的创造潜力。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教学模式,不仅要发现、认识、肯定学生的`创造力,更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14、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英雄好汉。

15、其次,教师要有乐业精神。陶行知在《新教育》一文中指出:“一定要看教育是大事业,有大快乐,那无论是做小学教员,做中学教员或做大学教员,都是一样的。”虽然教育工作辛苦而薪水少,但是,看到小学生天天长大,由没有知识变为有知识,像一颗种子萌芽而生叶,开花而结果,这里有极大的快乐。

16、小时候弄坏母亲金表后可以成为修表匠的故事,爱迪生由于喜欢玩化学药品被学校开除,后来却成了伟大的科学家的故事。说明小孩子的双手必须得到解放,在一次次实践中得到锻炼,养成勤于动手的好习惯,在实践中检验出真理。

17、“小先生制”倡导由年长的优秀学生教年幼学生或民众,以传播知识,开展人民大众教育。让儿童一边当学生,一边当“先生”,“即知即传人”,把学到的知识随时传授给周围的人,是解决普及平民教育师资问题的“穷办法”。

18、大自然、大社会都是生活教育的内容。首先课程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其次,必须全面关注儿童的生活,给儿童生活以教育。再次,必须大力挖掘和充分利用生活中丰富的、鲜活的课程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德育课程、科学课程等服务。

19、笔者记得在实习时,曾经看到过许多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的劳动、生活、学习有包办代替的行为,这种做法其实对孩子的成长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有些孩子出于好奇可能会把幼儿园的玩具或是家里的一些东西拆开来看看究竟,这时很多的家长和教师就会制止他们的行为,有时甚至还会打他们一顿,这样的做法使得孩子们失去了学习、探索和操作的机会,不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能取得进步,更不能拓展自己的思维。事实上,孩子通过自己动手,可以在反复操作和尝试中不断地获取经验,以便获得成功。我们不应该以一个成人的思想和眼光去看待幼儿的“破坏”行为,也不要去阻止他们的这种行为,应该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材料和环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操作,培养他们动手的能力,促进其创造力发展。

20、我们必定要努力把年富力强的人民赶紧的培植起,使他们个个读书明理,并愿为国鞠躬尽瘁。

21、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也叫起源论,陶行知认定教育来源于生活,主张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

22、五大主张是:行是知之始、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六大解放。

23、作为一个师者,你要去鼓励孩子去思考一切、怀疑一切、挑战权威。坚持走自己的路,要有自己的主见,告诉孩子方法让他自己思考得出结果。培养孩子想象力、创造力。

24、最后,我要提醒大家注意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当然在不民主的环境下,创造力也有表现。那仅是限于少数,而且不能充分发挥其天才。但如果要大量开发创造力,大量开发人矿中之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这样的大事。民主应用在教育上有三个最要点:

25、 陶行知认为,衡量你所从事的教育是否是新教育,有三个基本的标准:一是“自新”,依据自身实际,走出自己的教育改革之路。二是“常新”,教育的改革和探索,每天都要做,日日新。三是“全新”,新教育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思想上都要新,如果骨子里还是既有的教育传统,仅仅做一些表面的文章,是称不上新教育的。

26、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27、教师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鼓励和支持孩子大胆表现,不以简单的“对”或“错”、“像”与“不像”去评价孩子,让幼儿能充满自信地去创作,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自我。

2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陶行知的思想理论。陶行知批判和反对束缚儿童的封建礼教,提出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即对儿童应实施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题干中“六大解放”指向解放儿童的创造力。A、B、C选项不属于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故排除。D选项,陶行知批判和反对束缚儿童的封建礼教,提出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即对儿童应实施“六大解放”。D选项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9、一个理论即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名称。

30、《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笔者在一些幼儿园实习的时候发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些班级的环境布置过于简单,材料种类和数量不足。例如“娃娃家”是幼儿喜闻乐见的角色游戏,因此环境布置不应该过于简单化,可以把它布置成真正意义上的家,让幼儿自己布置自己的“家”。这样的环境创设不仅贴近幼儿的生活,而且还可以让幼儿自由想象,自由支配,通过动手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从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儿童。总之,环境的创设不仅要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联系,而且还要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成人要多与幼儿进行沟通,并且努力为他们创设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充分尊重他们,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在自由、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31、图|陶行知(中)与重庆育才中学的学生们在一起。

32、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33、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

34、图|晓庄师范犁宫。1927年,陶行知放弃了优厚的教授生活,谢绝了武昌高等师范(武汉大学的前身)和吉林大学校长的盛情邀请,脱去西装革履,穿上布衣草鞋,告别城市繁荣舒适的生活,在南京北郊晓庄创办了实验乡村师范学校。3月15日,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在南京劳山脚下的晓庄举行开学典礼。学校聘请著名教育家、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蔡元培先生为学校董事长。9月,晓庄试验乡村师范招收第二批学生,陶行知命名晓庄礼堂为“犁宫”、图书馆为“书呆子莫来馆”。

35、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36、一个理论即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名称。

37、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一个理论,三大原理,四种精神,五大主张。

38、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

39、  陶行知说:新教师不重在教,重在引导学生怎样去学。对于教育,要有信仰心、责任心、同理心、要有开辟精神和试验精神。

40、五大解放实质上就是给学生创造出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

41、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也叫起源论,陶行知认定教育来源于生活,主张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场所论。认定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主张教育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应济社会的需要。教学做合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认定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主张事情是怎样做的,学生就应该怎样学;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就应该怎样教。教法和学法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

42、有一位学者曾将一张白纸分别向幼儿园的小朋友,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提出“有什么用”的问题,结果也大大出人意料。幼儿园的小朋友想法最多:以擦桌子、擦皮鞋、擦鼻涕、冬天可以点燃纸取暖等等。而大学生只有一个回答“可以写字”这一点足以让我们无话可说。学校老师的教导原来仅仅是在让那些刚进校门时的“大问号”经过十年寒窗变成走出校门时的“大句号”。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中解放出来。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

43、又有一次我到南通州去推广“小先生”,写了一篇一分钟演讲词,内中有一段:“读了书,不教人,甚么人?不是人。”我讲过后有一个小孩子马上来说,陶先生,你的演讲最好把“不是人”改为“木头人”,“木头人”比“不是人”更好了。因为“不是人”三个字不具体,桌子不是人,椅子也不是人,而“木头人”是给了我们一个具体的印象。这也证明小孩子有创造力。我们要真正承认小孩子有创造力,才可以不被成见所蒙蔽。小孩子多少都有其创造的能力。

44、五大主张是:行是知之始、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六大解放。

45、  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层层束缚儿童创造力的裹头巾必须撕下来。

46、赶考和赶路一样。赶路的人把路旁风景赶掉了,把一路应该做的有意义的事赶掉了。除非请医生,救人,路是不宜赶的。考试没有这样的重要,更不宜赶,赶考首先赶走了脸上的血色,赶走了健康,赶走了对父母之关怀,赶走了对民族人类的责任,甚至于连抗战之本身责任都赶走了。最要不得的,还是赶考把时间赶跑了。

47、“教学做合一”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二是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教育不是教人,不是教人学,乃是教人学做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不能成为教,学也不能成为学。

48、教师给予的极大支持,它把教师当作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4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美人不能动。

50、解放小孩子的空间。从前的学校完全是一只鸟笼,改良的学校是放大的鸟笼。要把小孩子从鸟笼中解放出来,放大的鸟笼比鸟笼大些,有一棵树,有假山,有猴子陪着玩,但仍然是个放大的模范鸟笼,不是鸟的家乡,不是鸟的世界。鸟的世界是森林,是海阔天空。现在鸟笼式的学校,培养小孩用的是干腌菜的教科书。我们小孩子的精神营养非常贫乏,这还不如填鸭,填鸭用的还是滋养料让鸭儿长得肥胖的。

51、(4) 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

52、学习的实质是尊重人的尊严与价值,使个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人格得以充分发展,从而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53、幼儿对生动有趣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事的物非常感兴趣,对新奇的东西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要激发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理,发现幼儿有价值的兴趣所向,引导他们把好奇心转化为探索兴趣,增强创造兴趣。

54、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55、除了“六大解放”外,还必须具备“三个需要”和“一大条件”。“三个需要”是:“需要充分的营养”。小孩的体力与心理只有得到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需要建立下层的良好习惯,以解放上层的性能,俾能从事于高级的思虑追求”。“需要因材施教”。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根据他们的特点予以适宜的培育,他们才能欣欣向荣。“一大条件”即是民主,认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注:《陶行知全集》第4卷,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43页。

56、教学做合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认定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主张事情是怎样做的,学生就应该怎样学;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就应该怎样教。教法和学法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

57、以教人者教已,在劳力上劳心。 ——陶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