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60句古代关于道德的名言
古代关于道德的名言
1、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丘
2、——三国志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那些立身扬名出类拔萃的,他们凭借的力量是德行,而这也正是我的力量。——贝多芬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明·董其昌《画旨》
5、如果哪一天,你遭遇了人生的冷风冻雨,你的心已经不堪承受。(古代关于道德的名言)。
6、 26金玉满堂莫收,古人安此尘丑。独以道德为友,故能延期不朽。——嵇康
7、 69如果儿童让自己任意地不论去做什麽而不去劳动,他们就既学不会文学,也学不会音乐,也学不会体育,也学不会那保证道德达到最高峰的礼仪。——德谟克利特
8、我所谓共和国里的美德,是指爱祖国也就是爱平等而言。这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种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孟德斯鸠
9、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人没有心灵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奥斯特洛夫斯基
10、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学大全》
11、莫怨天来莫怨人,五行八字命生成。《增广贤文》
12、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些喝酒上了瘾的,是因为做了错事而受到良心的呵责的人。人人可以注意到,过着不道德生活的人比旁人更缺少不了使自己昏迷的药物;强盗或小偷,赌徒与妓女没有麻醉品是不能生活的。——托尔斯泰
13、人的野性无异于橡树林中的各种野兽。——本·琼森
14、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受厚禄,三危也。(《淮南子·人间训》)
15、 54如果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那么,在同样的程度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的无法偿清的债务了。——乌申斯基
16、 48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罗素
17、(答案)B。解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出自韩愈《师说》,体现了教师和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思想,即教学相长。故本题选B。
18、一般就在部分之中,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别林斯基
19、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20、善良既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雨果
21、下句“景行行止”,分歧更大。依郑说,“景行”解释为“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则而行之”,是说以此作为行动的准则。依朱说,“景行”(—háng)是大道,“景行行止”是说大道可供人们行走。
22、——诸葛亮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范晔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23、——国语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24、广施恩惠,人生何处不相逢;多结冤仇,路窄狭时难回头。《施耐庵》
25、长诗取名《工作与时日》根据的是(c)和(e)部分的内容,但是全书的主旨在(b)部分,即公正与勤劳的美德。(c)部分是(b)勤劳生产主题的具体化和发挥。至于(d)和(e)部分,似乎与主题无关,是五花八门格言的堆砌,且是杂乱无章的堆砌。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批评家们常常指出长诗主题分散或无中心主题的缺点。
26、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27、 24即使不考虑道德因素,不诚实的广告也被证实无利可图。——李奥贝纳
28、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明·洪自诚《菜根谭》
2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30、欲除君侧宵人乱,须听朝中智士谋。《罗贯中》
31、一个人如能在心中充满对人类的博爱,行为遵循崇高的道德律,永远围绕着真理的枢轴而转动,那么他虽在人间也就等于生活在天堂中了。——培根(英国)
32、“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33、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欧阳修《三皇设言民不违论》
34、 57在重视劳动和尊重劳动者的基础上,我们有可能来创造自己的新的道德。劳动和科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两种力量。——高尔基
3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36、(e)765—828行,教人注意每个月里的一些日子,注意这些日子对于农业生产和其它活动吉利还是不吉利。是当地农民关于吉日凶日的宗教观念甚至迷信信条的汇集,是(d)部分不可渎神思想的发挥。
37、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有道德的人时刻注意光明正大。——金缨
38、出自《尚书--大禹谟》,舜帝告诫大禹说,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诚恳切的秉行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允”就是诚信的意思。
39、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根,学人言语。(出处)宋·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
40、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者,则身心交益,不受其锻炼者,则身心交困。《洪应明》
41、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普卢塔克
42、(讲解)意谓人要有人格,要有独立性,要自我尊重,不可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43、人要正直,因为在其中有雄辩和德行的秘诀,有道德的影响力。——阿米尔
44、两句中的“止”字,是语助词,表示确定语气,后代引用时有改用“之”字的。
45、B选项“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朱熹的《春日》,同样是一首哲理诗,以春日出游寻春比喻追寻圣人孔子学问的美妙场景。不符合题意。
46、自重者然后人重,人轻者便是自轻。《增广贤文》
47、——陈子昂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其然。
48、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49、(《论语》)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0、(《战国策•秦策》)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赵策》)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1、出自《论语·子张》。(解读)人态度端正、品格高尚,在小节上有所瑕疵是可以的。
52、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礼记.大学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53、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54、花阴重叠香风细,庭院深沉淡月明。《王实甫》
55、本词条参考:《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郑克鲁主编;《文学回忆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木心讲述,陈丹青笔录;《工作与时日》,商务印书馆,赫西俄德著,张竹明译,百科词条。
56、真正积极的人,只能是会爱别人的人,高尚的人。——车尔尼雪夫斯基
57、出自《国策》。(解读)道德不忠厚的人,不可以驱使人民。
58、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出处)唐·柳宗元《江雪》(讲解)通过冒雪"独钓"于寒江的渔翁形象,反映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后始终不屈的精神面貌。
59、出自《韩非子·观行篇》,意思就是:人不借助镜子,光凭眼睛不能修整自己的胡须和眉毛;不通过道术,仅有智慧不会发现自己行事的失误和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