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88句赞美菊花的诗句或名言


赞美菊花的诗句或名言

1、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2、待到秋来九月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3、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4、-(春秋)子夏布衣之交不可忘。-(唐)李延寿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赞美菊花的诗句或名言)。

5、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苏轼《赵昌寒菊》

6、它菊品既繁,名目亦多,色彩也很丰富。深秋之日天气已经开始变冷,为什么菊花还会开花呢?因为菊花不怕冷,不畏严寒,故它能在深秋独放,而正是它的这种特性,能引起人们的心理共鸣,屈原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歌颂菊花高贵品质;以“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表明了、永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品格。

7、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8、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9、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10、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红楼梦》

11、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明·唐寅《菊花》

12、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13、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14、网上找的,你到里面随便挑一句就行了。描写菊花不畏严寒的品质的句子黄巢的一句诗: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描写菊花傲立寒秋,独自绽放的

15、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16、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17、菊韵〕--李师广--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秋声〕--风子--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

18、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唐代诗人和令狐相公玩白菊刘禹锡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

19、——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玩白菊》黄花金兽眼,红叶火龙鳞。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20、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21、唐代杜甫的《宿赞公房》: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译文:阴雨撂荒了您深院的菊花,严霜欺倒了半池莲影。

22、秋色苍茫人欲醉,寒香冷落蝶先知。山翁独念同衰晚,坐对幽轩每赋诗。

23、千古名句: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24、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金•元好问《赋十月菊》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25、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郑思肖《寒菊》

26、____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____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未追赤松子,且泛黄菊英。

27、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赵彦昭《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28、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29、九日不出门,十日见黄菊。灼灼尚繁英,美人无消息。——贾岛《对菊》

30、紫艳:菊色,这里指艳丽的菊花。红衣:莲花瓣。

31、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32、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⑵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3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田,自耕自食,悠然自得之情,溢于诗外。

34、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35、辕门菊酒生豪兴,雁塞风云惬壮游。——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

36、陈毅《秋菊》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关于菊花的诗句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37、晋•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38、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39、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苏轼《赵昌寒菊》

40、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41、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42、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43、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潇湘妃子残菊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44、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45、宋·史铸《咏翻集句》:东篱黄菊为谁香,不学群葩附艳阳。直待索秋霜色裹,自甘孤处作孤芳。

46、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____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47、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48、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苏轼《赵昌寒菊》

49、——宋·苏轼《赠刘景文》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郑思肖《画菊》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50、也都只是人们精神上的一种操守,一种寄托,一种象征。以物寄情,以物明志,寻根求源,乃是一种不愿与粗俗同流合污的理想追求,以保持一种特立独行的精神支撑。

51、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52、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____李商隐《菊花》

53、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宋·梅尧臣《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54、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55、一夜新霜着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白居易《咏菊》

56、明·沈周《菊》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57、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58、〔秋声〕--风子--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

59、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60、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朱淑贞《**》

61、这是菊的恬静;“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菊的品格;“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

62、唐代黄巢的《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译文:秋风飒飒摇动满院菊花,花蕊花香充满寒意,再难有蝴蝶飞来采蜜。

63、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64、宋·苏轼《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65、杜甫在战乱中度过重阳,“旧采黄花賸,新梳白发微”“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杜甫)。元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

66、浮生共憔悴,壮岁失婵娟。汗手遗香渍,痕眉染黛烟。

67、回朝之后,元稹屡屡升迁,甚至做到了宰相,但他素来举止轻浮,缺乏威信,大臣和百姓们都不服他,因此没过多久他就卸任改做节度使了,最后死于节度使的任上。

68、风雨过中秋,愁对画帘银烛。那更气迟节晚,负重阳金菊。——晁补之《好事近》

69、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70、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枕霞旧友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7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

72、译文: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7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74、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郑谷《菊》)⑸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75、东坡“菊残犹有傲霜枝”〔菊韵〕--李师广--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菊城吟〕--王如亭--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76、历代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寄情言志时,总是将菊奉为君子的形象来描述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归隐山野的情怀。

77、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____陶渊明《饮酒·其四》

78、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梅尧臣《残菊》

79、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宋·朱淑贞《菊花》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80、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晏殊《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81、董必武《赏菊》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82、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柳枝》

83、译文:深秋的清晨,黄菊枝头显露出了阵阵寒意,人生短促,今朝有酒今朝醉。冒着斜风细雨吹笛取乐,酒醉里倒戴帽子、摘下菊花簪在头上。

84、少年饮酒时,踊跃见**。今来不复饮,每见恒咨嗟。伫立摘满手,行行把归家。此时无与语,弃置奈悲何。——韩愈《晚菊》

85、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菊花》)

86、咏菊宋杨万里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赋十月菊金元好问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87、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刘克庄《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