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40句巴金简介及代表作品
巴金简介及代表作品
1、活动|见证世纪友情,体验大爱无疆——冰心巴金世纪友情展于河北文学馆持续展出中
2、这部作品又一次体现了巴金创作的特色,把家庭当作社会的缩影来描写以家庭生活画面来折射出时代的风云变幻。除此之外巴金在《某夫妇》、《猪与鸡》、《团圆》等短篇小说中也有对这一题材的优秀运用。
3、《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以「五四」运动后20年代初期的成都地区为背景,描写了在新的革命时期一个封建大家庭走向崩溃的历史。(巴金简介及代表作品)。
4、巴金的语言风格特征明显,总体来说他的语言是热烈、明快、朴素的,然而就情感对语言的影响,又可分为前后两期来看待。
5、十年的噩梦之后我找回自己的脑子,写出了讲真话的书
6、有一个夜晚暴风雨把火炬弄灭了,让那个勇敢的情人溺死在海里。但是熊熊的火光至今还隐约地亮在我们的眼前,似乎那火炬并没有跟着殉情的古美人永沉海底。
7、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阳光,却在暗夜里燃起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
8、《巴金代表作(上下)》主要内容包括:《家》、《寒夜》、散文。《寒夜》是巴金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书中写了一个小公务员的生死离别、家破人亡的悲剧,并通过他揭示了旧中国正直善良的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
9、第一类多为职业读者,视《随想录》为研究对象,关注点在作品所展示的知识分子精神史及其意义和文本的审美特征等。知识界读者多以文学阅读的角度进入,从中寻求思想、精神和审美的滋养。而一般读者因为各种机缘接近《随想录》,阅读中贯穿着希望由《随想录》代言心声的心理期待。三类读者对作品的认知相应表现为整体理解、部分理解和简单理解,他们对文本意义的发现则显现出丰富、一般和单纯的差别。
10、1921年4月1日,第一篇文章《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发表在《半月》刊第17号刊载上。1922年冬,在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预科和本科班(英文)肄业。
11、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12、他们点灯不是为我,在他们的梦寐中也不会出现我的影子。但是我的心仍然得到了益处。我爱这样的灯光。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13、胡景敏,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巴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著有《巴金研究》(2010年出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14、陈思和认为,俄罗斯文学对巴金最大的影响是他早期撰写的传记作品《俄罗斯十女杰》,这部作品代表了巴金思想的核心精髓,是巴金所有人物的精神原型。除此以外,屠格涅夫和赫尔岑对巴金的创作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他们两位更接近西欧文学,浪漫的、抒情的、像诗一样的语言。这种语言风格与巴金的教养是吻合的。”
15、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春》《秋》。最早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原篇名为《激流》。开明书局于1933年5月出版首本《家》单行本。
16、“绝望”没有了,“悲观”消失了,他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的积极的人。
17、我对自己的这个疑问不能够给一个确定的回答。但是我知道我的心渐渐地安定了,呼吸也畅快了许多。我应该感谢这些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
18、 起初我真心认罪服罪,严肃对待;后来我只好人云亦云,挖空心思编写了百份以上的“思想汇报”。保护自己我倒并不在乎,我念念不忘的是我的妻子、儿女,我不能连累他们。
19、我似乎走进了一个迷阵,永远找不到出口,看不见路的尽头。但是我始终挺起身子向前迈步,因为我看见了一点豆大的灯光。
20、但是我始终挺起身子向前迈步,因为我看见了一点豆大的灯光。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21、巴金一生中到底掌握了多少门外语?陈思和曾向巴金的儿子李小棠求证,得到的答案是十五六种。周立民说,“说不好巴老到底懂多少种外语,也不能量化来算,但是总会冒出惊喜。”
22、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23、大片的飞雪飘打在我的脸上,我的皮鞋不时陷在泥泞的土路中,风几次要把我摔倒在污泥里。
24、巴金作品的传播——纪念巴金先生逝世十五周年座谈
25、 难道借口“真话不是真理”我就可以信口开河?我反复解说只想用真话把我的心交给读者。可是我究竟说了多少真话?我究竟让多少人看到我的心?
26、散文集:《海行》《旅途随笔》《巴金自传》《点摘》《生之忏愧》《忆》《短简》《控诉》《梦与醉》《旅途通讯》《感想》《黑土》《无题》《废园外》《旅途杂记》《怀念》《静夜的悲剧》《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华沙城的节日》《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大欢乐的日子》《谈契诃夫》《一场挽救生命的战斗》《友谊集》《赞歌集》《倾吐不尽的感情》《贤良桥畔》《大寨行》《爝火集》《创作回忆录》《序跋集》《怀念集》《家书———巴金萧珊书信集》《再思录》《随想录》
27、 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是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代表作有《家》《春》《秋》《寒夜》和《随想录》《讲真话的书》等。
28、△1984年10月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9、ISBN:978-7-5411-4665-7
30、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以及小说《寒夜》、《憩园》,散文《随想录》等。译作有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
31、不但要教育、鼓励、感染读者,巴金的作品创作走向也受到读者的影响。当年作品出版后,一些普通读者通过书信表示了对《春》中人物命运的关注,巴金身边的一些朋友也对《秋》的情节安排表达意见。「正是友情使我洗去这小说阴郁的颜色……没有他们(指巴金的4个朋友,引者注),《秋》不会有这样的结尾,我不会让觉新继续活下去,也不会让觉民和琴订婚、结婚。」
32、其作品有长篇小说《灭亡》,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明珠和玉姬》、《李大海》,《寒夜》、《火》、《憩园》、《第四病室》,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散文集《随想录》等。
33、夜是漆黑的一片,在我的脚下仿佛横着沉睡的大海,但是渐渐地像浪花似地浮起来灰白色的马路。然后夜的黑色逐渐减淡。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34、故人︱吴定宇:时代洪流中的文化巨人——论巴金与陈寅恪
35、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36、三房的淑英被父亲许给冯家,她极力想挣脱不幸的命运,甚至想过效仿鸣凤去死,觉民与琴决心帮助她脱离家庭,去上海找觉慧。蕙完婚后过着不幸的生活,很快就患病,因为婆家不肯请西医耽误了医治,默默地死去。蕙的死再次刺激了觉新,也使他开始支持觉民等人的计划。最终,淑英在觉民等的帮助下,被护送到了上海。在《春》的结尾,觉新等人收到她从上海的来信,信中倾吐了她获得自由后的幸福。
37、陈子善认为,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对巴金的认识仅仅局限于他的创作是不完整的,他的翻译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巴金曾翻译匈牙利作家尤利·巴基《秋天里的春天》,继而创作了《春天里的秋天》。
38、在1979年召开的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巴金和郭沫若、茅盾等一起,并列为“以鲁迅为代表”的“一代文学巨匠”。他的许多作品也先后被译为英、俄、日、法等近二十种文字,在全世界广为传播。
39、巴金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起着巨大的作用。巴金从小受到无产阶级和封建地主两种不同阶层的影响,所以其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也就更能反映出封建主义家庭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