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75句佛经经典名句解释


佛经经典名句解释

1、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佛经经典名句

2、玄关,又名中宫、黄庭,为性命之根,在人身天地之正中。

3、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第262

4、  2七笔勾》词曰: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嗏,出事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贤孙,好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金章一笔勾。凤侣鸾俦,恩爱牵缠何日休,活鬼乔相守,缘尽还分手,嗏,为你两绸缪,披枷带杻,觑破冤家,各自寻门走,因此把鱼水夫妻一笔勾。身似疮疣,莫为儿孙作远忧,忆昔燕山窦,今日还存否,嗏,毕竟有时休,总归无后,谁识当人,万古常如旧,因此把贵子兰孙一笔勾。独占鳌头,谩说男儿得意秋,金印悬如斗,声势非常久,嗏,多少枉驰求,童颜皓首,梦觉黄梁,一笑无何有,因此把富贵功名一笔勾。富比王候,你道欢时我道愁,求者多生受,得者忧倾覆,嗏,淡饭胜珍馐,衲衣如绣,天地吾庐,大厦何须构,因此把家舍田园一笔勾。学海长流,文阵光芒射斗牛,百艺丛中走,斗酒诗千首,嗏,锦绣满胸头,何须夸口,生死跟前,半时难相救,因此把盖世文章一笔勾。夏赏春游,歌舞场中乐事绸,烟雨迷花柳,棋酒娱亲友,嗏,眼底逞风流,苦归身后,可惜光阴,懡罗空回首,因此把风月情怀一笔勾。

5、  六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6、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佛经经典名句解释)。

7、  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8、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佛经经典名句解释)。

9、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楞严经》

10、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11、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1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3、每日佛音《六字真言颂》消除烦恼,获得无上智慧!

14、没得真诀,性命无着落,阎王要你三更死,不可留人到五更,张紫阳真人未遇明师,寝食难安,走遍三山五岳寻访至人,学士何不效法之!子时,男为活子时,要采药,午时,女为活午时,要斩赤龙。在方位上说,子为下丹田、坎位北方,藏精之府,午为心位、离宫,为南海,真阴之地。卯酉之时要沐浴,因卯时木旺,太旺则伤金;酉时金旺,金旺则伤木,故宜温养。何为温养?如鸡抱卵心常听。

15、  1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6、  2十方诸刹土众生菩萨中所有法报佛化身及变化皆从无量寿极乐界中出

17、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18、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佛经经典名句

19、强者无敌,慈悲为怀;弱者无能,跪佛求生——月如火《仙武同修》

20、  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21、《杂阿含经》五十卷,南朝刘宋求那跋陀罗(394年-468年)在杨都祇洹寺口述,宝云传译汉文,慧观笔录。另有二十卷本《别译杂阿含经》,译者失传,译出的时间可能早于五十卷本。

22、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阿弥陀经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23、经典佛语100条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万法唯心。

24、  2《观经四帖疏》言: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25、  放生续命事虽庸,无限阴功在此中。一岁积成千种福,十年培养万重功。已赴网罗遭困厄,将投汤火近惊冲。临刑遇赦恩无量,彼寿隆兮尔寿隆。

26、此时水火既济,真铅真汞混合,结成还丹,“戊己”为真意。离中阴爻(一一),称为己土,坎中阳爻(一一),称为戊土。此段工夫,丹家称为流戊就己,金来归性。此时“流”字最为形象,真意为“流”。学士后三关通后,于平时无药之时,以真意行督任几遍,自会有后天炁,督升任降,采药之时,以真意催逼,后天炁自会领先天炁(元精)督升任降,得此甘露。此为我之真意使后天炁、先天炁在督任二脉内循行。先天炁沿督脉上升,后天炁沿任脉下降,先天炁沿任脉下降,后天炁沿督脉上升。此即为四个呼吸,大转任督。佛祖云:“大转我之妙任督”。

27、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佛经经典名句

28、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100句佛语经典语录素材库。

29、有业亦有果无作业果者此第一甚深是法佛所说虽空亦不断相续亦不常罪福亦不失是法佛所说

30、  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圆满,故功德最少。”

31、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华严经》

32、多做一些,机会将随之而来。为别人服务最多的人最富有。服务的道路才能通往快乐的城市。

33、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34、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35、宁可自己去原谅别人,莫让别人来原谅你。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36、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37、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8、  2汝欲延生听我语,凡事惺惺须求己。如欲延生须放生,此是循环真道理。

39、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40、年轻时总是爱做互相伤害的事,最后我们都很绝望,因为我们知道,能拯救彼此的只剩下分开这一种选择。

41、佛教在悠久的传播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经文,未免众说纷纭,翻译时又受不同地域、文化影响,其中亦不乏演绎。因此佛教也可以理解为一门高深的学问,经书经文就是教材,其中教义靠自己理解、感悟。

42、旅行者1号,1977年发射。经历了36年,终于冲出了太阳系,进入外太空的星际空间。

4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坛经行由品》

44、一阳初动采小药,心内异常舒坦,外阳缩回,浑身真炁充足,精神壮旺。

45、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46、问曰:“人为何而活?”佛曰:“寻根。”问曰:“何谓之根?”佛曰:“不可说。”

47、一切惜身命,人畜等无殊。若欲食众生,先试割身肉。

48、  一切法门,明心为要;一切行门,净心为要。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49、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寻几句佛经或哲理的句子,作纹身用,要藏文或者梵文想纹身,寻几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在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盘,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以上三句摘自揭示宇宙、人生真相的《楞严经》。佛经中最经典的名句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造塔功德经》

50、  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51、  2念佛法门,乃如来一代法门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上根如文殊、普贤、之大菩萨,不能超出其外。下下根如五逆、十恶、之大罪人,亦可预入其中。但具真信、切愿,皆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若或已得三昧,及已断烦恼者,则一得往生,即入大菩萨位。一切法门,皆从此法门流出,一切法门,悉皆还归此法门。(谓往生西方,以期圆满佛果也。)似浅而深不可测,似小而大无不包。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无不资此以为成始成终之道。

52、“黄婆”为真意,丹书称为黄家;“婴儿”为真阳(铅),称为他家;“姹女”为真阴(汞),丹经称为我家。铅汞为二家,真意使二家结亲,归于中宫,丹书称为“三家相见”。此丹书效人伦,男女二家恋爱,靠媒婆(黄婆)穿针引线,实则以自己身内之物喻之,非男女双修之道。

53、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54、  记得木村演的一部电影里曾经这样诠释“爱”,说爱一个人就是当他幸福的时候你比他更幸福,当他痛苦的时候你比他更痛苦……

55、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闻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欢喜踊跃,至心称念,深信不懈,於现在身,受无比乐。或转贫贱,获得富贵。或得果免宿业所追病患之苦。或转短命,得寿延长。或怨家变(无)恨。得子孙繁荣,身心安乐,如意满足。如是功德,不可称计。--《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

56、  2人若开口便刻薄尖酸,好批评人者,不惟无福且无寿。

57、  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58、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得杀业,死堕叫唤狱。--《诫酒肉慈慧法门》

59、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60、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61、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62、  三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63、  报君今日是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64、十年后,二十年后,三十年后,哪怕五十年后,我还会在这里,我爱你,但是我不会离开你,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让你失去。

65、20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

66、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67、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68、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69、  2清净心现前,所有一切善恶业都变成功德,都变成大圆满。凭善业你到三善道度众生,凭恶业你到三恶道度众生,在六道九法界得大自在,广度一切众生。

70、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71、尸弃佛偈,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7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73、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

74、  2《阿弥陀经》就是一切诸佛教化众生,成就众生最殊胜的第一法门。因为有些人不肯相信,这才教给他别的法门,说来说去到最后,还是要归到这个法门,才能成就。真正有大福报,肯相信的,那直截了当,一生就成就了!学佛人在一生当中能够遇到这个法门,能够相信,能够依照修行,那你的福报真不晓得是哪一辈子修来的?你一生绝对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