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73句诸葛亮的10个故事


诸葛亮的10个故事

1、  有诗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2、已经确认收货的激活链接已全部发送,但是有部分用户无法接收离线消息,如果您没有收到,请在您购买日历的订单详情里联系客服再次发送。(诸葛亮的10个故事)。

3、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诸葛亮的10个故事)。

4、老道人看出了问题,把诸葛亮叫到跟前,长叹一声说:“毁树容易栽树难哪!我白下了这些年的功夫!”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篇5诸葛亮小的时候,跟着隐居在襄阳城南的水镜先生学习兵法。水镜先生养了一只公鸡,公鸡一到晌午啼叫三声,水镜先生就下课了。诸葛亮听课听得很不过瘾。

5、第一次北伐在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春,他令赵云等作疑兵,摆出由斜谷攻郿城的态势,吸引魏军;自己则率主力向祁山方向进攻,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继叛魏降蜀,又收服了姜维,一时关中大震。可是马谡违背诸葛亮部署,丢了街亭;赵云等出兵也不利,诸葛亮只得退回汉中。不久,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又叛汉附魏。 

6、孔明归到寨中,升帐而坐,谓众将曰:“吾今此计,不得已而用之,大损阴德。我料敌人必算吾于林木多处埋伏,吾却空设旌旗,实无兵马,疑其心也。吾令魏文长连输十五阵者,坚其心也。吾见盘蛇谷止一条路,两壁厢皆是光石,并无树木,下面都是沙土,因令马岱将黑油柜安排于谷中,车中油柜内,皆是预先造下的火炮,名曰‘地雷’,一炮中藏九炮,三十步埋之,中用竹竿通节,以引药线;才一发动,山损石裂。

7、诸葛瞻谨遵父教,从少年时期就发愤学习。史书上说他“少聪慧,工书画”。年任骑都尉,后长期驻守边关,263年在绵竹为国捐躯。

8、孔明派兵遣将,在博望坡火攻曹兵,大败夏侯敦。这场漂亮的胜仗,使关张开始佩服诸葛亮,从此诚心诚意地听从他的调遣。

9、街亭失守,使诸葛亮十分被动,一场十分有利的战局顿时变成败局。尽管诸葛亮十分爱惜马谡的才华,但是,为了严明军纪,他毅然按照军法处斩了马谡,还上疏朝廷,自请贬官三级,追究个人“不能训章明法”、用人不当的责任。

10、诸葛亮为刘备的其诚所感动,答应出山辅佐刘备,终於干出了一番事业。“三顾茅庐”后来便用以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人家,有时也表示多次拜访才见到对方。

11、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打开城门,还派人到城门口洒扫。

12、第五次北伐是十二年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口,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五丈原扎营。司马懿也筑营阻拦,不与蜀军作战,料知蜀军远来,粮草运输困难,想把蜀军拖垮。诸葛亮也有准备,在渭水分兵屯田,作长期战争的打算。

13、5分钟三国史(12)|孙刘内斗:荆州这笔糊涂账

14、诸葛亮自己却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爬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15、当时曹操正在邺郡庆贺铜雀台落成。在铜雀台上大宴文武百官,并将一件西川锦袍挂在树上,下设箭靶,射中箭靶的人就可以得到战袍,武将们个个争先,想展现自己的武艺。

16、       其实和诸葛亮一样非常厉害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周瑜周瑜年纪轻轻就当了吴国的大都督,不单有计谋,而且善于打仗,但是他心眼小,周瑜因为嫉妒诸葛亮,所以,第一次让诸葛亮在10日之内造出10万支箭,本来他是想借机杀了诸葛亮,可是诸葛亮说3日即可,周瑜心想,既然你立下了军令状,这次你死定了。他让鲁肃去打探情况,可是,什么情况都没有,诸葛亮却向鲁肃借了20只船,船上放上稻草,正巧三天,那里面有一天,大雾迷蒙,诸葛亮让鲁肃和他一起去取箭,俩人喝着酒来到曹操的阵营,曹操一看有船,就让他们放箭射回,那些箭都射到了船尾的稻草人上,周瑜一看,借来了10万支箭,气得当场吐血。周瑜又想设计把刘备骗来杀了他,最后终于听说,刘备的夫人死了,就有了个主意,孙权有个妹妹还没有定亲,可以假装让小妹嫁给他,然后把他骗来,让他交出荆州。诸葛亮知道是周瑜的计谋,他对刘备说你先答应这门亲事,然后在刘备走的时候给赵云了三个锦囊,告诉他按照袋子的红黄白顺序打开,而且是在有危机的时候打开。到了东吴,赵云打开了一个锦囊,原来诸葛亮告诉他可以去庐江镇采购一些东西送给他们,刘备和赵云去了。在集市上买东西的时候,教师们就开始宣传刘备来了要娶小妹妹这件事,街上的人都在宣传,最后传到了国太耳朵中,于是大骂孙权无能,保护国家竟然用美人计,可是国太一见刘备,见刘备长得一副英雄的模样,十分满意,就没有让他再回去,周瑜提前埋伏的刀斧手也悄悄地退了出去,于是刘备娶到了小妹。可是在回去的时候,孙权听说刘备走了,非常生气,先派丁奉去追赶,北夫人骂了回去。周瑜不死心,继续追赶。快到江边的时候,终于又来追兵了,幸好诸葛亮带几艘船及时赶到,接下了刘备和小妹,等船驶离了岸边,诸葛亮让将士们大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把周瑜气坏了,所以他又回到了东吴。不久就抑郁而终啦,死的时候大声喊,既生瑜何生亮!他死的时候才32岁。其实不是诸葛亮,气死了他,是他自己的心胸太过狭窄。可是历史上的他也是气量很大的。

17、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

18、诸葛亮娶丑妻的事情遭受到了当时人的嘲笑,并因此流传说一句谚语,叫作:“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19、空城计: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打开城门,还派人到城门口洒扫。

20、5分钟三国史(10)|赤壁之战第三回:“火烧赤壁”的真真假假

21、刘备劝解他们说:“我得到孔明,如鱼得水,两位弟弟不用再多说了。”“如鱼得水”用以比喻得到跟自己相投合的人或找到适合自己事业发展的环境。例如:李教授请到张明作助手,简直“如鱼得水”,研究项目的进度加快了,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22、官渡之战后,刘备第一谋士徐庶被曹操用计骗去许都,他推荐刘备去邀请诸葛亮当军师。第一次去书童告诉他,诸葛亮出游了。第二次冒着大雪去,诸葛亮探望朋友去了,见着了他弟弟,留下书信,表达了请他出山的愿望。第三次去,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门外候着,自己也在台阶下等待,等诸葛亮醒了向他讨教天下形势,于是就有了著名的“隆中对”,做出了“三分天下”的伟大战略构想!自此诸葛亮出山。

23、  诸葛亮恢复与吴联盟、平定南中后,就准备北伐曹魏。

24、荆州名士黄承彦听闻诸葛亮想要结婚,就去找诸葛亮对他说:“听说你要选妻,我家中有一丑女,虽头发黄、皮肤黑,但是其才华可与你相配。”于是诸葛亮便答应了这门亲事,迎娶黄承彦之女为妻。

25、《三国演义》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26、曹操献刀,董卓自任相国,专权朝野,捏造罪名杀死少帝,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

27、吾又令赵子龙预备草车,安排于谷中。又于山上准备大木乱石。却令魏延赚兀突骨并藤甲军入谷,放出魏延,即断其路,随后焚之。

28、诸葛亮一生总共五次出兵北伐,跟司马懿直接交锋的次数并不多。不过有一次,他还真的跟司马懿杠上了。

29、除了李严,那些被诸葛亮惩罚过、宽恕过的人有好几个,他们都对诸葛亮倾佩不已。

30、诸葛亮去世后,李严非常伤感。他知道,除了诸葛亮、再没有其他人能够宽恕他的过失了,也不会重新启用他。

31、十一月的一个夜晚,果然刮起了东南风,而且风力很大。周渝派出部将黄盖,带领一支火攻船队,直驶曹军水寨,假装去投降。船上装满了饱浸油类的芦苇和干柴,外边围着布幔加以伪装,船头上插着旗帜。驶在最前头的是十艘冲锋战船。这十艘船行至江心,黄盖命令各船张起帆来,船队前进得更快,逐渐看得见曹军水寨了。这时候,黄盖命令士兵齐声喊道:“黄盖来降!”曹营中的官兵,听说黄盖来降,都走出来伸着脖子观望。曹兵不辨真伪,毫无准备。黄盖的船队距离曹操水寨只有二里路了。这时黄盖命令“放火!”号令一下,所有的战船一齐放起火来,就象一条火龙,直向曹军水寨冲去。东南风愈刮愈猛,火借风力,风助火威,曹军水寨全部着火。“连环战船”一时又拆不开,火不但没法扑灭,而且越烧越盛,一直烧到江岸上。只见烈焰腾空,火光烛天,江面上和江岸上的曹军营寨,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32、周瑜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各船扎草人千个。

33、  今天我来讲诸葛亮的故事。在三国中第一次遇到诸葛亮,是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中,小说中用了24个字来形容诸葛亮,这24个字是:身高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从这24个字中,让我知道诸葛亮长得很高,很帅像神仙一样,这是刘备眼中的诸葛亮。说到了刘备,在遇到诸葛亮之前刘备就像没头没脑的苍蝇,到处碰壁,带着俩兄弟到处流浪。刘备请诸葛亮的时候,非常虔诚,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这就是有名的三顾茅庐。在诸葛亮的茅庐里诸葛亮给刘备指明了当前形势,他说如果刘备能够得到荆州益州就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诸葛亮从此当上了刘备的军师,刘备非常器重他。

34、第三个工程因为耗资巨大、且容易割据成独立王国,被诸葛亮制止。

35、刘备兵败,陆逊追至夔关,遇此阵,土人言:“此处地名鱼腹浦。诸葛亮入川之时,驱兵到此,取石排成阵势于沙滩之上。自此常常有气如云,从内而起。”逊入阵不得出,后被孔明岳父黄承彦放出。

36、从此,诸葛亮就拜这位老道人为师,风雨无阻,日不错影,天天上山求教。他聪明好学,专心致志,读书过目不忘,听讲一遍就记住了。老道人对他更加喜爱了。

37、火烧新野----夏侯敦率大军10万打刘备,被诸葛亮诱敌深入,一把火少的片甲不留 赵子龙单骑救主----长坂坡前,赵子龙怀内裹着阿斗,在曹军中如入无人之境,保得少主平安

38、诸葛亮积劳成疾,临终与众将诀别,并安排了军国大事。他死后虽秘不发丧,但司马懿见蜀兵后退已知真相,故催军速追。突然五丈原上炮响旗飘,诸葛亮端坐四轮车出现,他羽扇纶巾。魏军见诸葛亮尚在,弃甲逃命,溃不成军。两日后,司马懿方知车上是木人。

39、巧布八阵图。刘备兵败,陆逊追至夔关,遇此阵,土人言:“此处地名鱼腹浦。诸葛亮入川之时,驱兵到此,取石排成阵势于沙滩之上。自此常常有气如云,从内而起。”逊入阵不得出,后被孔明岳父黄承彦放出。

40、这些官僚,以及刘后主本人,可能做梦都不曾想到:今天的成都,就有一座祠堂——武侯祠,里面供奉的不是刘后主、更不是那一群名字都已经不记得的官僚,而是大家敬佩的诸葛亮。

41、诸葛亮病危时,留下遗嘱,要求把他的遗体安葬在汉中定军山,丧葬力求节俭简朴,依山造坟,墓穴切不可求大,只要能容纳下一口棺木即可。入殓时,只着平时便服,不放任何陪葬品。这就是一代名相诸葛亮死后的最高要求,其高风亮节实为可圈可点。

42、  诸葛亮通晓天文地理,又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所以吴国都督周瑜非常嫉妒他。正值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之际,周瑜找到诸葛亮,提出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欣然答应,还说只需要三天时间,并愿意立下军令状,如果完不成甘愿受罚。

43、“内无余帛,外无赢财”,诸葛亮以自己一生的行动实现了他清正廉洁的理想,他的廉洁自律,在蜀国官吏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史载,他任用的官员,大多勤于政事,廉洁自律。例如,名将姜维,住宅十分简陋,家里也无多余的钱财;而邓芝不仅生活俭朴,家无私产,连妻子也“不免饥寒”,死时,也是“家无余财”。

44、武将射毕,曹操又让文官吟诗作赋,记录铜雀台落成之事。曹操正在兴头上,也赋诗吟唱。

45、吾闻:‘利于水者必不利于火。’藤甲虽刀箭不能入,乃油浸之物,见火必着。蛮兵如此顽皮,非火攻安能取胜?使乌戈国之人不留种类者,是吾之大罪也!”众将拜伏曰:“丞相天机,鬼神莫测也!”孔明令押过孟获来。孟获跪于帐下。

46、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

47、诸葛亮自己却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爬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48、空城计: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打开城门,还派人到城门口洒扫。

49、三国时期,蜀国境内“刑法虽峻而无怨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蜀国名相诸葛亮严于律己,一身清廉使然。诸葛亮一生“抚百姓,示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50、然而,诸葛亮由于家住赤壁不远的南阳(今湖北襄阳附近),对赤壁一带天气气候规律的认识,比曹、周两人更深刻、更具体。西北风只是气候现象,在气候背景下可以出现东风,这是天气现象。在军事气象上,除了必须考虑气候规律之外,还须考虑天气规律作为补充。当时,谙葛亮根据对天气气候变化的分析,凭着自己的经验,已准确地预报出出现偏东风的时间。但为唬弄周瑜,他却设坛祭神“借东风”。

51、司马徽说:“这一带有卧龙,还有凤雏(音chú),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司马徽告诉刘备: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

52、  诸葛亮的故事用奇谋孔明借箭(草船借箭)

53、孔明曰: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表乔公二女有沉鱼落雁之容,闭目羞花之貌。操曾发誓:“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将军何不以千金买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操。操必班师矣。此范蠢献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此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

54、陈寿在《三国志》里评价诸葛亮: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55、先主托孤:刘备在东征夺回荆州的途中被打败,撤退至永安,诸葛亮大叹:“可惜法正故去,否则必能阻止陛下东征之举。”

56、  周瑜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各船扎草人千个。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这一妙计使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

57、到了现代,大多数人眼中的诸葛亮,就成了智慧的化身:传说,诸葛亮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他能够借到东风、也能够气死周瑜;没有他打不胜的仗,也没有他预测不了的事。

58、  有诗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59、“夫当志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冗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优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60、舌战群儒(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

61、刘备携同关羽,张飞到隆中拜访诸葛亮,不巧诸葛亮出了门,没见到。过了几天,刘备再冒着风雪去拜访,诸葛亮又跟朋友闲游去了。两次见不到孔明,刘备有些失望,但是为了成就大业,他求才心切,不顾张飞关羽的埋怨,又安排第三次的拜访。这回诸葛亮并没外出,不过还在草堂上睡午觉没醒,刘备便谦恭地拱手站在石阶上等候,直等到孔明睡醒,才得以晤面。诸葛亮为刘备的其诚所感动,答应出山辅佐刘备,终於干出了一番事业。

62、  经过赤壁一战,孙权得以巩固在江南的统治,刘备则乘机占领荆州大部分地区,因而形成曹、孙、刘三方鼎立的局面。

63、汉献帝延康元年,曹丕篡汉自立。魏黄初二年,群臣听到汉献帝被害的消息,劝已成为汉中王的刘备登基为帝,刘备不答应。

64、草船借箭。周瑜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各船扎草人千个。

65、在诸葛亮执政时期,年青的后主,常欲采择以充后宫。当时负责宫中事务的董允以为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终执不听。

66、“夫当志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冗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优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67、然而,诸葛亮由于家住赤壁不远的南阳(今湖北襄阳附近),对赤壁一带天气气候规律的认识,比曹、周两人更深刻、更具体。西北风只是气候现象,在气候背景下可以出现东风,这是天气现象。在军事气象上,除了必须考虑气候规律之外,还须考虑天气规律作为补充。当时,谙葛亮根据对天气气候变化的分析,凭着自己的经验,已准确地预报出出现偏东风的时间。但为唬弄周瑜,他却设坛祭神“借东风”。

68、甚至像张飞,赵云这样的老将军,也对诸葛亮心服口服,并且心甘情愿的听从他的调遣。

69、两次见不到孔明,刘备有些失望,但是为了成就大业,他求才心切,不顾张飞关羽的埋怨,又安排第三次的拜访。这回诸葛亮并没外出,不过还在草堂上睡午觉没醒,刘备便谦恭地拱手站在石阶上等候,直等到孔明睡醒,才得以晤面。

70、老道人看出了问题,把诸葛亮叫到跟前,长叹一声说:“毁树容易栽树难哪!我白下了这些年的功夫!”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篇5诸葛亮小的时候,跟着隐居在襄阳城南的水镜先生学习兵法。水镜先生养了一只公鸡,公鸡一到晌午啼叫三声,水镜先生就下课了。诸葛亮听课听得很不过瘾。

71、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72、孔明曰: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表乔公二女有沉鱼落雁之容,闭目羞花之貌。操曾发誓:“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将军何不以千金买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操。操必班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