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105句断舍离经典语录图片


断舍离经典语录图片

1、  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我是否需要来确定的人才够强大,能够放开执念,人才能更有自信。

2、省时。我有大量的时间用来写东西、看书和享受生活了。我喜欢在晴天出去走走,坐在河边看风景,什么也不想。或者在家里练钢琴,现在弹琴的水平虽然不高,但自娱自乐已经没有问题了。我以前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做什么都是急急忙忙的,但现在不同了,我会站在厨柜前慢慢的切菜做饭,我也会心如止水的装被套、铺床单,享受和自己独处的时光。

3、作者一再强调“断舍离”的主角是自己而不是物品,核心是让人思考“物品和自己的关系”,而时间轴永远是现在。这不单单是一种家居整理、收纳术,而是活在当下的人生整理观。

4、如有人以内力打通中脉名义或以老师授权名义高额收费教功、高价卖书、给人治病(严禁!)自居收徒弟等私自收高额费用谋名谋利的,全都是违规的,老师教功是免费的,请广大学者师兄知晓,欢迎举报,我们将对其相关人员予以追究责任,因果自负,后果自负!

5、  说到底,拥有就是深信不疑的错觉。可是,也不是说所以就不要拥有任何东西,而是说理解了拥有的本质,就能自然地涌出想要珍惜物品的心境,这一点才是重要的。

6、要是自己能随便凑合着用一个东西,那别人也会用随便的态度来对待你。

7、 了解自己,放下过去的自己,就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8、  通过不断第成到生国筛选物品的训练,当下的自我月比学出用上下小月比外月好越来越鲜明第成到生国呈现在自己的上下得前,人也月比学出用上下小月比能以此判断出准确的自我形走主。----

9、  我觉得他们多半是刻意让自己变得没感觉的,虽说不能一概而论,但生活在这种环境里的人,多数都曾经历过强烈的孤独感。寂寞、悲伤的感觉会让他们更痛苦,所以他们干脆封闭了感觉的闸门,让自己麻木不仁。

10、后来我发现,我的卡实在太多了,多到我根本就管理不过来。比如我有好几张信用卡,每张的还款时间都不一样,我还要花精力专门去记出账日、最后还款日,否则有可能逾期,影响征信。但如果我只使用其中一张信用卡,其他几张又要想着每年刷几次,否则会被扣年费。

11、什么叫在乎,就是:有时候,他的一句话可以让你回味几天,有时候,他的一句话也可以让你失望几天,这就是在乎。

12、  如果你对别人的东西比对自我的还在意,就说明你对自我太放松,对他人太严格。

13、大多数人都会在事后发觉:"会让我犹豫的东西,果然还是不需要。"犹豫其实就是感性接受考验的证据。(断舍离经典语录图片)。

14、人类最大的罪是不快活,让人变得快活是让一切变好的先决条件。我们很容易让自己随着别人的心情起伏波动,让自己陷入别人的引力圈。其实不应该这样,应该把不快活的人拉到自己的心情快活引力圈里来。  

15、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选择物品的窍门,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这一点必须铭刻在心。

16、  在断舍离的最初阶段,如果抑制不住地出现"好可惜啊""良心不安"之类的感觉,想一想这些"因为不扔东西而造成的损失",你的感觉就会好很多。

17、人类最大的罪是不快活,让人变得快活是让一切变好的先决条件。我们很容易让自己随着别人的心情起伏波动,让自己陷入别人的引力圈。其实不应该这样,应该把不快活的人拉到自己的心情快活引力圈里来。----山下英子

18、  试着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一旦发现这种自我贬低的情况,就要有意识地允许自己使用更高级的东西,这就是运用加分法的过程……因为每天都在用的东西非常容易作用于潜意识……到了日常随便用它也不再感到别扭的时候,潜意识里的自我形象也就跟着提高了。这本书很棒的地方,就是把物品和人的关系做了相当深入的思考。比如上面一段,就很有启发性。……觉得“这东西会坏,说明我还是别用它的好”,进行自我贬低。----

19、灵魂的伴侣是可遇而不可求,遇到了就不要错过,志同道合不是谁都有缘分成为内心深处的知音---佚名

20、自觉觉他:一切布施中,法布施为最。转发本文可能触动一个人,改变他的人生,从此朝着光明前进,迈向生命的圆满!感恩您随手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人受益!

21、  他们是不想正视某些问题,所以才常常找出一些让自我忙碌到必须一刻不停地外出的理由。

22、  收拾,是一种筛选必要物品的工作。在筛选必要物品时候,我们要研究两个维度,一是我与物品的关系这条关系轴,另一个是当下这条时间轴。换句话说,收拾就是要扪心自问某件物品与当下的自我是不是确实有关系,进而对物品进行取舍选择的过程。

23、物品其实是物与感情的综合体。即便是同一件东西,自我在这件东西上赋予的感情至关重要。可包含负面感情的物品还是太过沉重了,毕竟我们没必要给我们的人生背上如此沉重的包袱。

24、"正法眼藏,涅般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25、  收拾,是一种筛选必要物品的工作。换句话说,收拾就是要扪心自问某条件物品与当下的自己是不是确定关系,进而对物品进行取舍、选择的过程。

26、即使身处逆境,我们也要学会像帆船一样采取”z”字形迂回前进的心态和方法。这样,面对再大的困难,我们也永远不会被击垮。——苏静《知日·断舍离》

27、逃避现实型。这类人太忙碌,几乎没时间待在家里,所以没办法收拾屋子;

28、13 已经不穿的衣服被主人一件一件地塞在衣柜里。虽说衣柜不是电视剧里的后宫,其实也有大把衣柜比喻成“皇帝不会驾临的冷宫”。

29、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内心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内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

30、.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31、建筑师凡德罗有句名言:lessismore。他认为少即是多,简单就是美。

32、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只放满7成看得见的收纳空间只放5成给别人看的收纳空间只放1成。

33、  断舍离认为,在扔东西的时候,要把"对不起,多谢"这样的情绪表达出来。跟那些被你扔掉的东西说说话,做个告别,能够让人更快地整理心境。

34、21 有的话确实比较便利,没有的话也不会太发愁。

35、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只放满7成,看得见的收纳空间只放5成,给别人看的收纳空间只放1成。

36、告别了乱糟糟的衣柜,最享受的事情就是看到整齐的衣服,心情一下子也好起来了。

37、  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逃避现实型——不愿待在家里执着过去型——对过去幸福时光的留恋担忧未来型——致力于投资未来的不安因素对现在的界定因人而异扔不掉是自己把感情移到物品上面。

38、  我们每个人都会对别人的东西有种厌恶之情。因为人类也是动物,只要不是独处,就会有争夺地盘的欲望。

39、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很重要,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可以说,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山下英子《断舍离》

40、断舍离的任务就是,取回以往所有被浪费掉的这一切。 

41、根本没有必要消除这种异样感,如果能够意识到让自我感到异样的原因,所以而卸下包袱,或是对此有所领悟,那么就不会徒增剩余的压力了。

42、31 与衣服不同的是,餐具不会被端到外面去,而是为了盛自己和家人的饭菜。因此,可以说对餐具讲究品位和美感的人其 实怀着让自己和家人愉快吃饭的心情。

43、经过几年疯狂的买买买,最后的结果就是:我工作十年,收入在二线城市算中等,但没有一分钱存款,还欠了银行好几万!别人是月光一族,我是负债一族!

44、  断舍离,由需道的发不需道的发,种都到舒服不舒服----有这下英子

45、信用卡的额度是4万,绑定手机出差订机票和酒店付款用,必要时可以拿来应急。报销款用来还欠款,同时信用卡的账单还能起到记账的作用。一张储蓄卡是工资卡,直接通过银行APP把工资买成货币基金或指数基金。这张卡里钱比较多,为了安全,不会绑定网银。另外一张储蓄卡在网上用,绑支付宝、微信等,里面只有一两千块钱,月初时候再从工资卡转款,不仅安全,还能防止自己乱花钱。我出门只带一部手机和一张装在手机壳里的百元钞票(防止手机没电应急用),裤兜一装,长外套一罩就出门了,连包都不用背。如果有其他必须要带的东西,比如雨伞、水杯等,我会拎一个购物纸袋。像我这种不背包的女人不仅不会引起抢包d注意,连买包的钱都省了。家里原来有40多个包包也被我挂到闲鱼卖掉了。

46、  断舍离的任务就是,取回以往所有被浪费掉的这一切。----

47、在处理好“物”的断舍离之后,她也将断舍离应用到了婚姻、教育、工作各个方面,当把有限的精力放在主要的事情上之后,其他事情都迎刃而解了。现在的她,不仅婚姻甜蜜,事业也更上一层楼了。

48、茶几被我扔了,换成了49元的宜家拉克边桌,又看好又便宜。用坏了重新买一个就是了。

49、16 佛教用语中有“布施(将金钱或贵重物品捐赠给寺庙或贫苦人)”一词。其中的“施”就是“施舍”之意。也就是说,因为这些东西在我处不再起作用,而让它们在别处起作用。

50、  既然觉得"可惜",就不该仅仅是把它拿回来收着,而是要去分享。正是因为觉得"可惜",才不能为了未来的某一天"可能会用到"而将其无限期地保管起来,而是要把它送到此时此刻最为需要的地方去。

51、这些在居住环境里放了好几个月,甚至放了好几年的东西,只不过因为不是生鲜食品所以才没有烂掉。但是如果从机能上来说,它们早已经腐烂了。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就几乎等于是暂住在一个垃圾暂放室。主语到底是“我”还是“物品”?请养成经常如此自问的习惯吧。

52、如果能够认为一切物品都是向地球借来的,就能自然而然地涌出感谢与敬畏之情。

53、  这些在居住环境里放了好几个月,甚至放了好几年的东西,只可是因为不是生鲜食品所以才没有烂掉。可是如果从机能上来说,它们早已经腐烂了。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就几乎等于是暂住在一个垃圾暂放室。主语到底是“我”还是“物品”?请养成经常如此自问的习惯吧。

54、选择对当下来说最重要的朋友(物品也是一样)。

55、  把无法发挥作用的物品放在一边置之不理,或是随意对待自我根本不喜欢的东西,再或者,明明根本不在意那个东西,却因为某些感情而留着它,你喜欢这样的自我吗?

56、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去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现在对自己来说不需要的就尽管放手。

57、因此,在考虑物品是否应该被留下时,思考的主语是“我”,而不是物品。将与物品的关系比作人际关系,选择对当下的我来说最必要的朋友。更高级别是只选择真正必需、而且自己又喜欢的东西的阶段。

58、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很重要,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能够说,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

59、  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我,并且时间轴永远是此刻。

60、11 物如其人,杂物收纳的样子就是你本身的样子。

61、人无法在与自己没有连接点的事物上感受到魅力。因为我感兴趣,所以觉得有魅力。这就是建筑的突破口'!——苏静《知日·断舍离》

62、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己是否需要判断的人才够强大。能够放开执念,人才能更有自信。

63、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逃避现实型--不愿待在家里执着过去型--对过去幸福时光的留恋担忧未来型--致力于投资未来的不安因素对现在的界定因人而异扔不掉是自己把感情移到物品上面,并因此充分了自己扔不掉=不想扔的破烂分三类:不用的东西--会念咒的束缚人的淤泥还在用的东西--一滩混乱的淤泥充满回忆的东西--散发出强大的气场堆积的破烂代表着良心不安的聚集。

64、不会再穿的衣服,不会再用的东西以及不会再联系的人,一定要学会断舍离。他们占据了你身边的空间,为你累积了太多的负面情绪。

65、  所以,从今以后也要扔掉那些剩余的信息,只选择自我能够付诸行动的信息。尽早从头脑的"便秘"中解脱出来。

66、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很重要,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可以说,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

67、要是自己能随便凑合着用一个东西,那别人也会用随便的态度来对待你。

68、断舍离的主角并非物品,反而是自己,并且时间线永远是如今。

69、在命理学里,有"因为做了准备所以才会变成你想象的样貌"这种激进的观点,这也算是吸引力法则的一种吧。

70、和自己喜欢的东西生活在一起。这样的话就是达到了“断”。

71、所有经典合起来才是一部完整的、吉祥的大经!

72、  把物品这一次元收拾干净了,以往一向阻碍视听的东西没有了,就能够看得更清楚,就能开启通往更深次元的通道。

73、老子的《道德经》中讲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意即有关学习,要日益精进,广学多闻;关于修道,则是要日渐除去不必要的部分,去芜存菁而能明心见性。

74、物品其实是物与感情的综合体。即便是同一件东西,自己在这件东西上赋予的感情至关重要。可包含负面感情的物品还是太过沉重了,毕竟我们没必要给我们的人生背上如此沉重的包袱。

75、  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是虚幻的,我们的心也是不断变化的。尽情地享受与物品难能可贵的短暂相遇,这必须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幸福本身。当缘尽了,就潇洒地放手。不仅仅对物品,对一切的一切都能做到这样,这就是断舍离的愿望。

76、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断舍离的主角是自己,而不是物品,这是一种以“物品和自己的关系”为核心,取舍选择物品的技术,思考方式是“我要用,所以它很必要。

77、看不见70%,看得见50%,给别人看的收纳空间10%。

78、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能够放开执念,人才能更有自信。

79、  和自我喜欢的东西生活在一齐。这样的话就是到达了“断”。

80、 如果能彻底地实施断舍离,也就很少会犹豫某种东西到底是垃圾还是可以回收的。

81、  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很重要,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能够说,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

82、人类最大的罪是不快活,让人变得快活是让一切变好的先决条件。我们很容易让自己随着别人的心情起伏波动,让自己陷入别人的引力圈。其实不应该这样,应该把不快活的人拉到自己的心情快活引力圈里来。

83、2 那一段主动停下来的日子,让我一下子有了大量可以自由、自主安排的时间,瞬间成了“时间暴发户”。

84、不断可种都重复心种觉分法,可以避免整往地我时物品时所造成的货混乱。

85、现在有很多二手物品平台,比如多抓鱼平台卖书,转转平台卖电器。物品不再使用却堆在家里实际上是一种浪费。断舍离掉的物品在仍然有价值的状态下送出或二手平台出售,让物品流转,循环再利用,也是物品的尊重。

86、在买东西的时候反复思量,让物品物尽其用,并且确保它能把它的功效发挥到极致,一直到用完。

87、先诊断出物品从你身上掠走了多少能量,然后通过筛选物品的行动,实现自我完善,这就是断舍离的精髓。

88、  把物品这一次元收拾干净了,以往一向阻碍视听的东西没有了,就能够看得更清楚,就能开启通往更深次元的通道。

89、  基本来说,让房间乱七八糟,把屋子搞得一团乱,粗暴地随便乱堆东西,就相当于赋予了自我否定自卑的能量。

90、  既然觉得"可惜",就不该仅仅是把它拿回来收着,而是要去分享。正是因为觉得"可惜",才不能为了未来的某一天"可能会用到"而将其无限期地保管起来,而是要把它送到此时此刻最为需要的地方去。

91、25 小地方获得的小成功的不断累加,能给人以勇气和信心去面对自己的老大难问题。

92、你劝我别喝酒,像是关心我,却不知道我喝酒的原因是你。你劝我别熬夜,像是关心我,却不知道,你就是我熬夜的原因。

93、如果是以前,我肯定会羡慕不已。但我现在看到只是呵呵一笑:额度又不是存款,有啥好秀的!

94、  所谓”断“,即断绝无用之物;所谓”舍“,即舍去剩余之废物;所谓”离“,即脱离对物品之迷恋。清净心思,可是为断了念想。烦恼起于念想,也终结于念想。

95、我常常在日本的设计或是艺术里,看到许多留白的空间,画面或文字,因为有形无形的留白空间,而多了喘息与想象的美感。

96、要成为活在当下,能够立刻付诸行动的人。我想,成功者就是那些能够真正实践的人。

97、人类最大的罪是不快活,让人变得快活是让一切变好的先决条件。我们很容易让自己随着别人的心情起伏波动,让自己陷入别人的引力圈。其实不应该这样,应该把不快活的人拉到自己的心情快活引力圈里来。 

98、  “可惜”不是不用扔孩之发变一是的赦免令,要水军了都么变一且对物品的爱惜比看出情,国再多这走天它成为物品循环的原动第主眼。----

99、断舍离在行为上要先学会“舍”,也就是把不需要的东西全部扔掉。舍的秘诀,就是完全地以自己为中心,并且以当下为时间轴。

100、“舍弃的背后,正是为了找回正面的能量。”——苏静《知日·断舍离》

101、将与物品的关系比作人际关系,选择对当下的我来说最必要的朋友。更高级别是只选择真正必需、而且自己又喜欢的东西的阶段。扫除:分为收拾,整理,以及表现为扫、擦、刷的打扫。

102、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去剩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此刻对自我来说不需要的就尽管放手。

103、物品要用才有价值。物品在此时、当下,应该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

104、要得到"这种东西与当下的我很相称,对当下的我来说是必需品"这样的确定,人就必需清楚了解自我。经过不断地筛选物品的训练,当下的自我就会越来越鲜明地呈此刻自我的眼前,人也能以此确定出准确的自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