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6句老马识途的意思文言文


老马识途的意思文言文

1、“老马识途”这个成语出自本文,意思是: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比喻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能起到引导作用。

2、管仲、隰(xí)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返回途中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利用老马的才智。”于是放开老马前行,大家跟随在后,终于找到了路。

3、注释:①发:启封。②恙:灾害,忧患。③说:通“悦”,高兴。④本:根本的,重要的。

4、小结:通过注释、古今意词语的对应关系,我们解决了文言文的理解,同时,理解文言文还有很多的工具书,也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兴趣,我们读懂文言文就容易得多。

5、春秋时代,有一次,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出征孤竹国,春天去,冬天回,归途中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让老马发挥作用了。”于是让几匹老马在前面走,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道路。走在山里,队伍找不到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南,

6、A.豆蔻年华 B.及笄C.弱冠 D.而立 E.不惑 F.花甲 G.古稀 H期颐

7、京华往事—一个历史地理的视角 (寻找埋藏的记忆—岳升阳主讲 北京城的由来—岳升阳主讲)

8、情境1:出示鬻者部分朗读,根据鬻者言行,猜想鬻者心理活动。

9、注意:作业的答案将会在下一篇逗趣文言中公布。

10、❷道旁李    道路      ❺溺而不返   返回

11、管仲和大夫隰朋随齐桓公一同前往攻打孤竹,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时已是冬天,最后迷了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是可以利用的。”于是放开老马,人跟随着它们,终于找到了回去的路。

12、出处:战国时期韩国·韩非子 《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13、过渡:韩非子用一个故事的形式来呈现道理,清晰故事变化过程,我们可以借助导图来完成梳理,这样便于理解文言文形式的表达。

14、(迷路时,管仲放老马在前引路,队伍跟在后面,找到了路;缺水时,隰朋根据蚂蚁的生活习性,在蚁穴旁挖而得水。)

15、导读:传言不可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16、第万物皆有灵性。世间万物皆平等,世间万象也均能给人以思想,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智慧。所以应该将其视为人类的良师益友,与其平等相处,敬畏、尊重、善待并珍惜它们。 

17、管仲和隰朋随齐桓公一同前往攻打孤竹。齐军春天出征,到凯旋时已是冬天,他们分辨不清方向,迷失了路途。管仲说:“老马的智慧是可以利用的。”于是放开老马,然后跟随着它,终于找到了回去的路。

18、电子课本: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共15种)

19、C、大自然的一切、身边的普通人,都能成为我们学习的对象。

20、注释:①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②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③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

21、管仲、隰(xí)朋:两人都是辅佐齐桓公的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

22、管仲(zhòng)、隰(xí)朋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zhòng)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suì)得道。行山中无水,隰(xí)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zhòng之圣而隰(xí)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23、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今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

24、师于老马:就是以老马为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25、管仲有缺点,而且从现在的眼光看来,他的一些行为可能还不能入“好人”的范围。但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rèn)矣!”(《论语·宪问篇》),意思是:管仲辅助齐桓公做诸侯霸主,尊王攘夷,一匡天下。要是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野蛮人了。齐桓公拜管仲为相,管仲向齐桓公举荐了五人(君必欲成其大志,则用五杰。),正是这五杰与管仲一起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