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79句释迦牟尼十句经典语录


释迦牟尼十句经典语录

1、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2、相传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净饭王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母亲摩耶夫人是邻国拘利族天臂国王之女。摩耶夫人在回父国途中,于蓝毗尼分娩后7天去世,太子因此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抚养成人。

3、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我们所经历的事,不可能以其它的方式发生,即便是最不重要的细节也不会。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而且一定要那样发生,才能让我们学到经验以便继续前进。生命中,我们经验的每一种情境都是绝对完美的,即便它不符我们的理解与自尊。

4、不要在别人的眼光里找快乐,否则永远悲哀。不要在别人的嘴巴里找尊严,否则永远卑微。真心爱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人生才能拥有自在,才能展演的淋漓尽致,不留遗憾!看淡了一切不再自困,如果有一天真的累了,就有机会做回真实的自己,别在乎别人说什么,沉默永远是金。

5、无论人生经历了什么都要明白,我们既不是最幸运的也不是最不幸的,因为我们所经历的有人早已体会,有人正在经历,有人即将面对,仅此而已。在人生低谷时谨记:我们并不是唯一面对这种处境的人,但却是唯一可以帮助自己真正走出来的人。只要向着阳光前行,办法总会比困难多。

6、每个人皆具有行善的潜能,即使是最邪恶的人也可以经由努力,变成最有道德的人。而且,无论是多大的罪恶,皆不能以无止尽的痛苦来惩罚他。

7、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8、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9、人生,走上坡路要低头,走下坡路要抬头。没有谁的一生能一帆风顺,有得意,也会有失意。臻臻日上之时,切莫骄傲自满,忘了来路的艰辛。既要懂得珍惜,又要懂得谦卑。人生遇到挫折,失意之时,更要学会以积极的心态看待,以进取的精神继续追求。得意时不张狂,失意时不低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不懂时别乱说,懂得时别多说;心乱时,慢慢说;没话时,就别说。人生有多种顽疾:无休止的欲望,放不下的计较,莫名的寂寞,难言的苦衷。要想获得幸福,就必须在心灵的路上踩出一条坎坷崎岖的道路,于幽深之处觅得心灵的宁静,克制人生百病。生活如海,宽容作舟。

11、快乐的人生是从接受缺憾开始的,接受一个不那么完美的自己,学会说:我不再需要什么,我很满意。不要以为我们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更多的才艺技能,从而成为一个更美丽、更圆熟、更富有、更令众人羡慕的人。不是这样的。很多时候,我们恰恰需要做减法。心思单纯,生活简单就很好。

12、关于释迦牟尼生卒年代,南传和北传的佛教有不同说法。据汉译《善见律毗婆沙》“出律记”,推断为公元前565年至公元前485年。南传佛教或认为是公元前623年至公元前544年,一说是公元前622至公元前543年。

13、每一件事都正好是在对的时刻开始的,不早也不晚,当我们准备好,准备经历生命中的新奇时刻,它就在哪里,随时等着你!

14、对的时间遇到错的人,是一种安排,不管你遇见的那个人是谁,你和他终会成什么关系,你们都将会成为彼此生命中的一部分。

15、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6、人最大的财富,不在于自己所拥有的,而在于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如果你不能对现有的一切感到满足,那么纵使让你拥有全世界,你也不会幸福。所谓“知足者常乐”,就是要懂得取舍,舍得放弃,知道适可而止。“知足”,是一种恬淡平和的境界;“常乐”,是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17、所有的众生都渴求安乐。为了求得自己的安乐而以刑杖杀害众生的人,以后不得安宁。

18、又有五百名没有严持戒律的比丘,听闻佛的教化后,起立顶礼,向佛说道、世尊啊,咱们实在不配出家修道,正因从前出家是为了名闻利养,行的却是虚伪奸邪之事,只有表面的功夫,受人供养,负债太多了。为此咱们实在恐惧忧虑,这天愿还俗归家,请佛准许。佛告诉这些比丘、那很好,我也随喜各位。正因人做某一项事业,都如同把玩利刃和毒药一样,如果没有相应的潜质,还不如不做。否则作不好反而会受其害。你们这天能够坚信因缘果报,又有惭愧心,正因此心的缘故,能够除灭罪过,增长善根。在弥勒菩萨成佛的时候,初次说法即会得到度化。又告诉诸位比丘、宁肯割自我身上的肉来吃,也不好以邪心理解人家的布施。这是很难的,必须要谨慎,再谨慎。

19、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在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

20、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释迦牟尼的经典语录所有的动物都害怕刑罚,所有的动物都畏惧死亡(所有的动物都爱惜生命、。自己设身处地想想别人和他人做个比较。一个人不应该杀害动物或教唆别人杀害动物。

21、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的失败是自大,最大的无知是欺骗,最大的悲哀是妒忌,最大的错误是自弃,最可佩服的是精进,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财富是健康,最大的债务是情债,最大的礼物是宽恕,最大的欠缺是顿悟,最大的欣慰是布施,最可怜的性情是自卑,最大的罪过是自欺欺人。

22、人生的奔跑,不在于瞬间的爆发,取决于途中的坚持。你纵有千百个理由放弃,却也总会找一个理由坚持下去。很多时候,成功就是多坚持一分钟,这一分钟不放弃,下一分钟就会有希望。只是我们不知道,这一分钟会在什么时候出现。所以,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你的风景终会出现。

23、静,所以优雅。优雅是一种淡然的美,是一个人内心美的外露。优雅之人心如止水,波澜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渴望优雅的生活,却常常在现实中失去自我,随波逐流。要想找回自己,做一个优雅从容的人,只有先稳下来,静下来,学会宽容、仁爱、温和、谦恭。人生,因静而从容,因从容而优雅。

24、后到尼连禅河附近树木中单独修苦行6年。认为苦行不是达到解脱的道路,转而到伽耶(菩提伽耶)毕波罗树下静坐思维四谛、十二因缘之理,最后达到觉悟。时年35(一说30)岁。

25、我们所经历的事,不可能以其它的方式发生,即便是最不重要的细节也不会。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而且一定要那样发生,才能让我们学到经验以便继续前进。生命中,我们经验的每一种情境都是绝对完美的,即便它不符我们的理解与自尊。

26、有的人终其一生为寻找一个知心的人,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未能遇见一个懂自己的人,有的人一路上错过爱惜自己的人。

27、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28、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无论是繁华还是苍凉,看过的风景就不要太留恋,毕竟你不前行生活还要前行。再大的伤痛,睡一觉就把它忘了。背着昨天追赶明天,会累坏了每一个当下。边走边忘,才能感受到每一个迎面而来的幸福。

29、不能拥有的,懂得放弃,不能碰触的,学会雪藏。读懂了淡定,才算读懂了人生。淡定需要时间和实践的积淀和净化,是一种拨云见日,是一种豁然开朗!少走了弯路,也就错过了风景,无论如何,感谢经历。生活的主题就是面对复杂,保持欢喜。现在事,就是现在心,随缘即是可。未来事,未来心,何须劳心。

30、人生在世,没有一种快乐,是专为我们设计的,没有一种痛苦,是单为我们预留的。这个世上有多少种心情,就有多少种开心;有多少种不幸,就有多少种心痛。好好善待自己,过去的能忘则忘,眼前的能不计较就不计较,学会放开自己,未来的不要想得太多。沉淀心情,去除浮躁,心静得自在。

31、“你们要知道、众生的罪业有两种,一种是业障,一种是烦恼障。罪业轻的,有烦恼障,罪业重的则有业障。这几名石女是两种罪障都有。不能理解教化,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32、透过良好的禅定,以及观察体验真理,了解和实行同时并进,常做正确的思考,就可以除去大烦恼。

33、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源自:《杂阿含》

34、人和人相遇,靠的是一点缘分;人和人相处,靠的是一点诚意。这世间,没有谁对不起谁,只有谁不懂得珍惜谁。生活中,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自然而然留在身边的,才是最真的,最长久的。相遇最美,今生能遇见,就是难得的缘分,就是幸福,请永远珍惜这份修来的美好吧。

35、佛告诉罗侯罗说、你正因畏惧自我的罪业而想回家,期望能够免除苦报,是没有这个道理的。比如有两个人同时缺少饮食,饥饿难耐。忽然遇到好客的主人,招待他们甜美肥腻的食物。这两个人由于饥饿而进食过多。但是这两个人一个有智慧,一个没有智慧。有智慧的人自知饮食过度,身体沉重,嗝逆频繁,难以消化,有可能导致身体的疾患。于是前往就医,虚心诚意,作礼求救,请其解除病痛。于是医生给予对症之药,服下后将腹内的积存的食物全部吐了出来,并让其以火暖身,起居有节,禁止劳神费力。这个人因此而免于痛苦,最后能够得享天年,身体康剑而没有智慧的人,不知道自我吃的过多,以为身体的不适是鬼神所致,于是花费钱财,杀生祭祀鬼神,期望能够保佑自我的性命,却是白费功夫。腹中所积存的宿食,引发风气,绞转筋脉,心痛发作而亡。堕落致地狱当中,受苦无荆这都是正因没有智慧的缘故。

36、不不没有私欲,在所有情况下,内心都持有那份宁静,这就是高尚!

37、人生不能后悔,但是可以拐弯。人生难免会遇到风雨和坎坷,对于生活中的诸多不顺,不要心怀不满、怨气冲天,也不必耿耿于怀、一蹶不振。是福是祸,都得面对;是好是坏,都会过去。与其背着包袱弯腰受罪,不如放下包袱享受生活;与其徒劳地抱怨命运不公,还不如淡定从容地笑对人生。

38、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立者,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他存在于西元前第一个千年的中期。

39、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40、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的时刻。每一件事都正好是在对的时刻开始的,不早也不晚。当我们准备好,准备经历生命中的新奇时刻,它就在哪里,随时准备开始。

41、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42、先在波罗奈城鹿野苑向其侍从阿若憍陈如等5人说法,此后一直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进行传教,并组成传教的僧团,奠定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

43、以真理为灯火,以真理为支柱,不好以别的东西为支柱。

44、这意味,没有人是因为偶然进入我们的生命。每个在我们周围,和我们有互动的人,都代表一些事。也许要教会我们什么,也许要协助我们改善眼前的一个情况。

45、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46、佛说,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强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因此,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一切随缘,顺其自然,不怨怒,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随缘不是听天由命,而是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

47、即使是最坏的敌人,也不能像自己毫无防御的内心般伤害自己,然而一旦心灵被操纵了,即使是父母或任何亲人也不能帮你。

48、佛说、天降大雨,每一个雨滴都互不相干,十分微小,却能成满很大的器皿。修学智慧也是一样,从微小开始,最后总会盛满很大的器皿。不仅仅盛满一件,还会盛满多件,这样逐渐增加,能够盛满无数的器皿。这就是自利利人。能够自利利人就是大士,像我一般。罗侯罗听了佛的教导,恍然明了,不再忧虑。应按照世尊的教诲,奉行不不会再有怀疑了。

49、控制自我胜过控制世界,对世俗享乐的自制胜过全世界的财富。

50、名言:“在我看来,天伦团聚与农家之乐,远远胜于世俗荣华。”

51、当一个人感觉到不满而刻意追求时,他就成了爱渴的奴隶。

52、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53、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充满智慧的佛家经典禅语语录,看后让你大彻大悟人生有四苦:一是看不透。看不透人际中的纠结、争斗后的隐伤,看不透喧嚣中的平淡、繁华后的宁静。二是舍不得。舍不得曾经的精彩、不逮的岁月,舍不得居高时的虚荣、得意处的掌声。三是输不起。输不起一段情感之失,输不起一截人生之败。四是放不下。放不下已经走远的人与事,放不下早已尘封的是与非。

54、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55、佛门的“放下屠刀”,并非指的是真正杀人的屠刀。这里的“屠刀”,指的是恶意、恶言、恶行及一切妄想、妄念、迷惑、颠倒、分别、执著。

56、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57、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58、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我们所经历的事,不可能以其它的方式发生,即便是最不重要的细节也不会。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而且一定要那样发生,才能让我们学到经验以便继续前进。生命中,我们经验的每一种情境都是绝对完美的,即便它不符我们的理解与自尊。

59、痛苦的根源是私欲,无论企求或只企求长寿的欲望,都会导致痛苦。

60、不论恐惧源自何处,它总是来自愚人而非智者。

61、释迦牟尼幼时受传统的婆罗门教育,29岁(一说是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加上释迦族姓面临灭族的战争威胁,对当时的婆罗门教不满,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开始在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跟随“数论”先驱阿罗逻迦罗摩和乌陀迦罗摩子学习禅定。

62、通常发生下列这种情形:当一个人经历过坏医生的诊疗后,他连好医生也不信任了。

6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64、我们所经历的事,不可能以其它的方式发生,即便是最不重要的细节也不会,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而且一定要那样发生,才能让我们学到经验以便继续前进,生命中,我们经验的每一种情境都是绝对完美的,即便它不符我们的理解与自尊。

65、在恶行未成熟以前,行恶的人总以为自己干得天衣无缝,但等到恶行成熟时,行恶的人便尝到不好的后果。

66、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的时刻。每一件事都正好是在对的时刻开始的,不早也不晚。当我们准备好,准备经历生命中的新奇时刻,它就在哪里,随时准备开始。

67、痛苦的原因不外乎源于自私贪婪的欲求,以及事物无法与我们的精力和环境的改变相配合。

68、胜利者招来怨恨,失败者生活在苦恼中。宁静的人舍弃胜败,所以平安幸福。

69、不要把所得的估计过高,也不要嫉妒羡慕别人,就得不到宁静的心灵。

70、常思索苦恼的来源,善于约束自己的感官,饮食有节制,充满信心和干劲,就不会被邪魔所击败,宛如大山岩不会被风所动摇。

71、每一项罪恶,对犯罪者本身的损害比受害者大多了。

72、心灵是很难理解的,它十分敏锐且游移于意志间。智者会守护它,因为小心维护心灵常会导向幸福。

73、你和他相遇是必然,时间和地点只是偶然,或许世界上没有能确的偶然,只是有因必有果,因果循环。遇见,没有对错,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幸福。

74、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75、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边福德之利。

76、穷人失去健康,等于雪上加霜。富人失去健康,等于一辈子白忙。凡事当有度,不及难成,过之易折,过去的事,可以回忆,但不要陷入;现在的事,努力去做,但不要固执;未来的事,尽情描绘,但不要幻想。人生没有完美,幸福没有满分,当执着成为负累,放手就是解脱。

77、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78、人得有智慧。事情本身没有好和坏,好坏是我们自己的分别执着。烦恼是执着来的,痛苦也是执着来的。你觉得不好,特别反感,想不通想不开的时候,那就是愚痴,因为不会换角度。心放平了,一切都会风平浪静;心放正了,一切都会一帆风顺;心放下了,永恒的安乐与幸福也就随之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