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71句关于诚实的古诗


关于诚实的古诗

1、山中的隐士,自身纯正,虽然艰险,心中也感到坦然。

2、  正心、诚意:使心思纯正,意念真诚。将:打算。有为:有所作为。想有所作为,必须真心诚意。

3、白话释义:大海可以干枯,山岳可以倒塌,许下的诺言始终不可改变

4、万物有丑好,各一姿状分。唯人即不尔,学与不学论。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孝友与诚实,而不忘尔言。根本既深实,柯叶自滋繁。念尔无忽此,期以庆吾门。

5、  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明·朱之瑜《诚诚二首》

6、由于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方在诚信之道上,不同之处有:“原善说”与“原罪说”

7、宋·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怀着极大真诚又勤勉地撰写文章,就可以感天动地,使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发生变化。至诚则金石为开。(关于诚实的古诗)。

8、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所未正也。宋·苏轼《私试策问》

9、  比喻人的根基牢固,为人正直,就将立于不败之地。

10、疾:憎恨,厌恶。清廉的人憎恨贪婪,诚实的人厌恶虚伪。

11、齐侯不信,曰:“若柳季云是,则请受之。”鲁欲使柳季。

12、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13、  卓越的人不追求虚有其表,有修养有名望的人致力于实际。

14、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唐·白居易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15、《吴起守信》明代:宋濂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16、  遇到欺骗狡诈的人,用真诚之心感动他,遇到粗暴、乖张的人,用和蔼的态度感化他。

17、《礼记·祭统》: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北齐书·尧雄传》:雄虽武将,而性质宽厚,治民颇有诚信。《新唐书·曹华传》:“华虽出戎伍,而动必由礼,爱重士大夫,不以贵倨人,至厮竖必待以诚信,人以为难。叶适《太府少卿李公墓志铭》:故参知政事吴兴李公,以诚信质直事孝宗。郭沫若《苏联纪行·六月三十日》:一位大领袖倒不在乎每宴一次客,一定要来一套大演说的。诚信已孚,思想已移诸实践,不说话比说话还要伟大。

18、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19、奥古斯丁以《圣经》中的“诚信即智慧”为根据,宣称信仰既高于理性,也高于知识,只有信仰才能给人类以真理,使人类道德完善。

20、祖宗疆哉陷西戎,得复来归悉怛谋。不受生降唯守信,死年褒赠复何忧。

21、译文:只要自己行得正,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22、  比喻人品高尚,胸怀广阔。玉洁冰清:宝玉般纯洁,冰雪般清白。光风霁月:霁(jì),雨雪停止。

23、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操履:操守。诚实是人的最高品德。

24、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唐·韩愈《原道》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

25、要强调这样一种对待历史的观点,写成小说其实比写成诗更透彻,这也就是格雷夫斯在历史小说名作《我,克劳迪亚斯》里大力发挥的内容。这本妙趣横生的小说(还有BBC翻拍的同名电视剧)讲的是古罗马第四个皇帝克劳迪亚斯,此人据说以天生呆傻闻名,却由此因祸得福,躲过了帝国的前几位君主——晚年的奥古斯都、提比略和卡里古拉在位期间的腥风血雨,最后到五十一岁时居然被“像一具尸体一样”抬上了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帝位。格雷夫斯的小说伪装成克劳迪亚斯偷偷为自己撰写的历史记录,因为这位残疾王孙真正的爱好恰恰是历史和文学。小说里写他和自己的老师、古罗马史学家李维(前59-17)辩论,迫使李维坦承史传里那些大元帅的讲演、战役的记录、帝王的美德并不可靠,历史学家唯一力所能及的美德并不是丝毫不差地再现真实,而不过是尽力不违心说谎。当然,这些见解其实是格雷夫斯的,作为《罗马十二帝王传》的英译者,格雷夫斯完全知道,对一个人,甚至对人生平中的一件小事,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叙述,千差万别的评价,而一个人,不管有多么诚实,从他自己出发最终也只能为人生当一个第一人称限知叙事者而已。

26、渔夫问他:“我救你的时候你亲口许诺给我一百两银子,可是现在只给十两,这恐怕不合理吧?”商人马上变了脸说:“你是个打渔的,一天能有多少收入?现在一下子得了十两银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很不高兴地走开了。过了些日子,这位商人坐船沿着吕梁河东下,船撞在礁石上又沉了,而那位渔夫刚好在他沉船的地方。

27、济阴有位商人,渡河的时候沉了船,趴在浮在水面的水草上呼救。一位渔夫驾着小舟去救他,不等船划到跟前,商人就急忙大喊:“我是济北的大户,你能救了我,我送给你一百两银子。”渔夫用船把他载到岸上去以后,他却只给了渔夫十两银子。

28、译文:从古以来统治人民在于信诚,一言为重百金为轻立法严明。现今的儒士不可任意诋毁商鞅,商鞅能使法令政策坚决施行。

29、人之操履无若诚实。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30、聪明、有才智的人,谋划周到,不用发愁,多做实事就少一点忧虑。

31、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薰蒸之。明·洪自诚《菜根谭》遇到欺骗狡诈的人,用真诚之心感动他,遇到粗暴、乖张的人,用和蔼的态度感化他。

32、魏文侯说:“我与别人约好了去打猎,虽然在这里很快乐,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于是自己前往约定地点,亲自取消了打酒宴。魏国从此变得强大。

33、 感人以诚不以伪。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

34、译文:从古以来统治人民在于信诚,一言为重百金为轻立法严明。现今的儒士不可任意诋毁商鞅,商鞅能使法令政策坚决施行。

35、  心正何愁着鬼迷。明·周螺冠《锦笺记》第二十出

36、日间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37、汝若全德,必忠必直,汝若全行,必方必正。唐·元结《自箴》

38、 人之生也直,心直则身直,可立地参天。明·王文禄《海沂子·真才》

39、刻薄:冷酷无情,不厚道。为人忠厚不吃亏,为人刻薄无好处。

40、《礼记·中庸》真诚是没有止境的。永远以真诚自勉。

41、  精诚:真诚。亏:亏蚀。只要真心诚意从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42、文士以德行为修养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

43、至诚则金石为开。《西京杂记》卷五至诚:极大的真诚。金石为开:像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被感动了。谓真诚最能感染人。

44、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45、  一事真,百事真。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6卷

46、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唐·韩愈《原道》

47、《荀子·修身》培养个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个人的真诚。至诚无息。

48、  想要人不知道,最好是自己不说,自己不做。

49、  正身直行,众邪自息。《淮南子·缪称训》

50、清:清澈。皎洁:明亮洁白。比喻内心至为澄明洁白。

51、  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明·薛瑄《读书录·体验》

52、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须少结实成。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53、   今年工装风非常盛行,那工装裤和马丁靴搭配起来也十分有看点。工装裤的街头感和马丁靴的街头感刚刚好搭配在一起,相互衬托。

54、做事要踏实认真,不可追求空头的名声。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55、《荀子·不苟》圣人固然是无所不晓,但是不是真诚也不能感化万民。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56、谏官非不达,诗义早知名。破的由来事,先锋孰敢争。 思飘云物外,律中鬼神惊。毫发无遗恨,波澜独老成。 野人宁得所,天意薄浮生。多病休儒服,冥搜信客旌。 筑居仙缥缈,旅食岁峥嵘。使者求颜阖,诸公厌祢衡。 将期一诺重,欻使寸心倾。君见途穷哭,宜忧阮步兵。

57、  难为桃李颜:很难具有桃红李白的鲜艳色彩。比喻为人孤傲正直,不愿以诌容媚色取悦权贵。

58、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唐·韩愈《原道》正心、诚意:使心思纯正,意念真诚。将:打算。有为:有所作为。想有所作为,必须真心诚意。

59、近代鲁迅先生说过:“诚信为人之本。”弘一大师说过:“内不欺已,外不欺人”。

60、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61、立身制行,本诸一心,心正则为忠,为直,不正则为奸,为慝。清·赵尔巽《清史稿》

62、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文士以德行为修养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

63、不知道能帮助到你吗?如果能(能采纳就别推荐了)!有关诚信的四首古诗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

64、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只有华美的外表而缺乏实际的内容,便空泛而不切合实用。

65、  立身:指为人。制行:指处事。慝(tè):奸邪。为人处事,思想端正不端正,训有忠诚正直和奸狡邪恶的区别。

66、白话释义:大海可以干枯,山岳可以倒塌,许下的诺言始终不可改变

67、是自由的心灵在广阔世界中寻找归宿时碰撞出的美丽火花

68、——明·袁枚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有关诚信的诗句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礼记·中庸》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心才能感化人。

69、诚,乃信之本;无诚,何以言信?诚而有信,方为人生

70、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