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51句刘备借荆州的故事简介
刘备借荆州的故事简介
1、同月,刘琦死,刘备为荆州牧。周瑜将南郡的江南岸的地盘分给刘备,刘备在油口建立公安城,作为自己的办公地点。孙权将妹妹嫁给刘备。
2、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一共分为以下四大类:
3、自古以来,南方自长江一线沿水路北上的只有三条路。东边的广陵中渎水道;中间的九江合肥水道;西边荆州的汉水淯水道。(刘备借荆州的故事简介)。
4、为什么是原则同意?因为周瑜还在,周瑜不同意,刘备也没办法。所以孙权的态度,说“不反对”更确切一些。
5、赤壁之战后,荆州七个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刘备入蜀(四川),留关羽镇守占据的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其中南郡是刘备向东吴借的。刘备得到蜀川后,将长沙、桂阳两郡还给了孙权(相当于还了南郡)。后来关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区,孙权派吕蒙乘虚偷袭荆州三郡,导致荆州三郡失陷。大意失荆州,现比喻因疏忽大意而导致失败或造成损失,有粗心大意、骄傲轻敌的意思。荆州,《三国志》说“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诸葛隆中之对已经明确说,占据荆州,联吴抗曹,兵分两路,进击中原,一统天下。其战略位置之重要可见一斑。赤壁鏖战曹操败北,刘备迂回百折,方达到“刘备借荆州有去无还”的目的。
6、孙权恼怒,暗下武力夺回荆州,一统长江中下游之雄心。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初,刘备亲率大军攻占了陕西汉中,随后在成都称“汉中王”。同时,命据守荆州的关羽讨伐曹操。关羽是三国时有名的猛将,人称“万人敌”。关羽自荆州起兵攻打据守樊城的曹操的表弟曹仁,将其围困了8个月,其间,曹操派大将于禁率七路大军增援曹仁,关羽用计“水淹七军”,生擒于禁,斩杀庞德,曹操不得不避其锋芒,一时间关羽威震中原,声望达到顶峰。但是关羽却轻视了孙权夺回荆州一统长江中下游的决心。同年10月,孙权趁关羽与曹仁对峙于襄樊,后方空虚之机,一边向关羽示好,麻痹关羽,转头率吕蒙偷袭荆州,攻占了关羽的大本营江陵,并与曹操合谋夹击关羽。关羽被迫退走湖北当阳东南之地的“麦城”。这也就是三国故事中有名的“关羽大意失荆州”和“走麦城”的故事。
7、然而历史上,刘备真的是借了荆州之后不愿意归还么?历史上荆州原有七郡,包括荆南四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和荆北三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赤壁之战以后,曹操只保有南阳郡,江夏郡的小部分和南郡的襄阳地区(后分南阳郡南部和南郡襄阳部分设襄阳郡),刘备占领荆南四郡,孙权则占领江夏郡大部和南郡的江陵部分。
8、公安县对于刘备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这里是他亲自筑城的地方,是他亲自赐名的地方,是他迎娶第三个老婆——孙尚香的地方。此外,公安县还是东晋车胤囊萤苦读的地方,距今有五千多年历史的“鸡鸣城”遗址也在公安县境内。如今的公安县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更有着较大的工业潜力,是湖北省经济增长最快的县市之一。
9、因为诸葛亮的离开,荆州无人能制衡关羽,以至大意失荆州。
10、孙权占有江夏一部分及长沙一部分(都是它们的东部),另外还占有南郡首府江陵(即现荆州市)。(刘备借荆州的故事简介)。
11、就在这时候,荆州牧刘表去世,曹操挥军南下,刘表儿子刘琮投降曹军。曹操猛追南逃的刘备,并在当阳长坂胖揍了刘备一通,曹军军锋直逼江东,整个国际形势骤然紧张起来。
12、刘备原先的计划,是以庞统为辅翼直下成都。而庞统的身亡,让诸葛亮不得不提前离开荆州,进入川中。
13、东汉末年的荆州涵盖了如今湖北省、湖南省全境与河南省南部的广大地区,共分为七个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也是曹刘孙三方争夺的焦点。注:汉末荆州曾短暂设立过一些新郡,故有“荆州七郡”和“荆州八郡”两种说法。
14、在民间老百姓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可以说是最有名的三国题材歇后语之也是《三国演义》在民间巨大影响力的体现。但鲜为人知的是,历史上的“刘备借荆州”与小说《三国演义》里描写的并不一样。那么历史上的“借荆州”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5、当然,也只能行进到这里了,再往前没有水路,无法补给。
16、赤壁之战后,荆州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孙权把治所从柴桑东迁到了京口,也就是现在的江苏镇江。
17、车骑将军一职,相当于现在的军委第二副主席,仅次于大将军和骠骑将军,位于前、后、左、右将军之上,而且这一职务有着特殊的意义。
18、在某些特定关口,历史往往是这样的小人物推动的。
19、曹操、刘备、孙权三巨头,只有刘备从未屠城。
20、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认为刘备已经占据益州,想要要回荆州,刘备回应说:“等得了凉州,就把荆州给你。”
21、接风过后,孙权与刘备深谈,刘备趁机提出了借半个南郡的要求。
22、多种类型相结合的,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23、至于刘备为什么一借不还,那得从政治和军事上来考虑荆州(治所江陵)的重要性了:
24、荆州一主要有七个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赤壁之战后,由魏、蜀、吴三家瓜分:曹操吃了败仗,还保有北面的南阳、襄阳两郡;孙权出力很大,但只得了南郡、江夏、武陵(武陵蛮夷反乱,攻守城邑,乃以盖领太守。)三郡;刘备最多,得了荆州的江南三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太守,为备所攻劫死。子祎,事见魏武本纪”“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25、孙权还是头一次听说“借地”这个要求,在他所读过的历史书里,秦汉以来也未曾有过先例。
26、 东吴的鲁肃很有战略眼光,他竭力劝说孙权将东吴占据的部分荆州“借”给刘备,好让刘备站稳脚跟,与东吴一起抵御曹操。孙权想想也对,就把荆州的南郡“借”给了刘备,一则让刘备充当抗曹的战略前哨,二则以此向刘备表示友好。
27、鲁肃从吴蜀联盟以抗曹操的战略方针考虑,劝说孙权暂时将荆州借给了刘备。刘备借得荆州后,即以之为立足点,北抗曹操,西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至今仍有"刘备借荆州,一借永不还"的俗谈。
28、208年12月,刘备趁江陵大战,周瑜无暇南顾之机,率部南下抢占四郡的地盘。
29、同月,正好周瑜病死,孙权命程普代理南郡太守,鲁肃接管周瑜的部队,负责整个荆州地区。亲刘备的鲁肃接任,乃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孙权同意了。
30、荆州上游对于水源的争夺,使荆州的版图越来越小。原来位于荆州版图中的3个城市,仙桃、潜江和荆门,处于东北方向,汉江西岸,1994年被割让了,被划归省直辖。这样,原来2万多平方公里的荆州,被割让走了7000多平方公里,现在只剩下1万4千平方公里了。
31、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
32、又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一般给人的印象是,整个荆州都是刘备不劳而获,从孙权处“借”来的。《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就是这样描写,周瑜千辛万苦打跑曹军,结果为人作嫁,城池尽被诸葛亮偷袭占领。其余江南四郡,兵力空虚,也是手到拿来。周瑜被气得吐血,小说中周瑜说:“吾等用计策,损兵马,费钱粮,他去图现成,岂不可恨。
33、所以吧,就换点好听的,跟自己家亲戚说,哎,我这人员兵马呀,在我这挤爆了,我这放不下了,借你的地盘来用一用吧。
34、孙权虽坐镇东南,但是级别很低,只是个讨虏将军,兼会稽郡太守,也就是个地级市长级别,下面那么多人跟着自己,升迁也是个问题。
35、赤壁之战后,兵家必争的荆州七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曹操占据荆州北部最大的南阳郡和长江以北的江夏郡,孙权得到长江以南的江夏郡和大部分南郡,刘备得到长江以南的南郡、以及荆州南部四个郡。
36、这统一大业即将要实现了,其他人看见刘大爷占据了这绝佳的战略地位,那肯定是相当的眼红啊。
37、根据以上相关历史记载,可以看出,《资治通鉴》和《三国志鲁肃传、程普传》均有很明确的说明,而《先主传》则没有明确说明。特别是编年史的《资治通鉴》将前后时间记载的很详尽。由此,我们可以勾画出“借荆州”的实际过程为:
38、接下来几年,孙吴的战略动态,就是按这方针政策进行。建安八年,“西伐黄祖,破其舟军”先把黄祖的水军干掉;建安十二年,“西征黄祖,虏其人民而还”;建安十三年,“复征黄祖,破其前锋,屠其城”。五年内三次征讨黄祖,终于大获全胜,斩杀了黄祖,占有了土地,和西边的荆州为邻。实现了鲁肃战略的第一步。
39、苹果兼并了微软,我鲁高管凭着技术和人脉还是高管,你可就不是比尔盖茨了。这真是肺腑之言,说得孙权感动万分,拉着鲁肃的手说:“你是上天给我的礼物啊。”鲁肃又把更能说的诸葛亮介绍到孙权面前,来了一通利害关系再升华。在鲁肃周瑜诸葛亮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孙刘联盟成立并在赤壁大破曹军,一举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大致基础。
40、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改“郢州”为“鄂州”,18年后朝庭改“州”为“郡”,把“鄂州”改为“江夏郡”,同时把郢城府所在的“汝南县”改名为“江夏县”,从此江夏就专指武昌,一直到清代。当时江夏郡下辖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江夏区、洪山区范围)、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永兴(湖北阳新县)、蒲圻四县,郡府设在江夏县。“江夏”,是武昌古城的第三个名字。“江夏”一名历史久远,取“长江与夏水在郡内汇合”之意,由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1年设立。《汉书·地理志》“江夏,高祖置,属荆州”。
41、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刘备联手在“赤壁”(今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赤矶山)大败曹操,战后刘备以无栖身之地为由向孙权“借荆州”(荆州南郡南部部分地盘),并允诺:他日夺取西川后归还荆州。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用计夺取益州(今成都),此时,孙权依早先的约定向刘备讨还荆州,但刘备看到荆州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百般拖延不肯归还。这就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一语的来历。
42、唐宝历元年(825年),朝廷命宰相牛僧儒任鄂州刺史兼武昌军节度使。牛僧儒到任后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奏准朝廷将汉阳、汉川两县划归鄂州管辖,以解决双城隔江并立,管理机构重叠,徒增成本,效率低下的问题。这是在历史上首次将大江两岸组成一个行政区管辖,尽管只延续了一百多年,但却为一千多年后武汉三镇合并为武汉市埋下了伏笔。二是为解决郢州城面积太小,土筑城墙屡修屡坏,劳民伤财的状况,上奏朝廷扩修鄂州城。扩建后的鄂州城在郢城的基础上向北、东、南三面扩展,北到凤凰山、螃蟹岬临沙湖,南抵紫阳湖,西达蛇山头,东至蛇山尾,城墙周遭约15华里,全部为陶砖结构。这是武昌古城的一次大规模扩建。
43、208年12月,刘备趁江陵大战,周瑜无暇南顾之机,率部南下抢占四郡(长沙、桂阳、武陵、零陵)的地盘。
44、打江陵这一年,刘备跑前跑后,也有功劳,周瑜自己驻守江陵,占据南郡的江北部分,将南郡的江南部分划给了刘备。
45、吕蒙接任鲁肃后形势急转直下,吕蒙的策略是,孙权虽为徐州牧,但徐州在曹操势力范围,今天攻下明天就会失去,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为了全据荆州,吕蒙使尽浑身解数,先用“美人计”,继而“瞒天过海”,接着“远交近攻”、“暗度陈仓”白衣渡江,最后“浑水摸鱼”、“釜底抽薪”三十六计几乎用尽阴谋伎俩几乎耍绝,终于使关羽败走麦城父子被杀。为夺荆州,孙权不惜卖身求荣,主动向曹魏称臣,但他哪里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最后还是中了曹魏的“借刀杀人”之计。荆州之争虽然尘埃落定,但它的意义及其巨大,荆州之争看似局部战争,却使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成为三国缩影。
46、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二十三岁的刘备因镇压起义军有功被封为安喜县县尉,后来,朝廷有令:如因军功而成为官吏的人,都要被精选淘汰,该郡督邮要遣散刘备。
47、可以作为下一步进军巴蜀的基地,为日后占据巴蜀、汉中,形成南北对峙打下基础;
48、曹操依然强大,孙权需要刘备这个盟友,也就买了刘备这个账。
49、鲁肃驻军在陆口和关羽为邻,不得不经常为化解矛盾用心用力。孙权几次讨要荆州不回,派去接管的官员被关羽全轰回来,大怒之下,命令鲁肃、吕蒙等向荆州进兵。
50、建安六年(201年),曹操亲自讨伐刘备,刘备往投刘表。刘表亲自到郊外迎接刘备,待以上宾之礼,遂屯于新野。荆州豪杰都前往归附刘备,引起刘表的猜疑,刘表暗里提防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