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5句关于农谚的谚语以及解释


关于农谚的谚语以及解释

1、在闽南有一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从这句句小小的谚语就充分的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因此,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有时还会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乐得卖鸭子的老板们嘴都合不拢了,看来他们也必定会过一个开开心心的霜降节气了。

2、生字词注音。争讼(sòng)领域(yù)斡旋(wò) 静穆(mù)思慕(mù)  怅惘(wǎng)锵然(qiāng)褪色(tuì)燎原(liáo)熙熙然(xī)暖融融(róng)马前卒(zú)焚身(fén)溺炕(niào)神龛(kān) 皎洁(jiǎo)犬吠(fèi) 乡绅(shēn)裴公(péi)司马懿(yì)夜深星阑(lán)   霍骠姚(piāo)      幽悄(qiǎo)(关于农谚的谚语以及解释)。

3、桃花落在尘土里,打麦打在泥浆里;桃花落在泥浆里,打麦打在尘土里。

4、“秋水恶过鬼”:立秋后,溪河、池塘里的水变凉,人若下去游泳容易生病。

5、五寨人重情,关于猪肉,有这样的谚语“香不过的猪肉,亲不过的姑舅”;五寨人还重义,“姑舅两姨胡浪档,拜识哥哥请上炕”。(关于农谚的谚语以及解释)。

6、形近字注音组词。地震(zhèn)恬静(tián)    隐晦(huì)  绊脚石(bàn) 遗漏(yí) 振奋(zhèn)括号(kuò)    后悔(huǐ)  陪伴(bàn)   派遣(qiǎn)沉思(chén) 遗憾(hàn)  嘎小子(gǎ)冗杂(rǒng) 撼动(hàn)  戛然而止(jiá)

7、雨打黄梅头,四十五天无日头,雨打黄梅脚,车水车断黄牛脚。

8、山东等地民间说法,农历五月是关公磨刀日,也叫雨节,是要下雨的。这句谚语很神奇,大部分年份,五月十三这一天都会下雨,有时候大,有时候下小雨。

9、深耕密植不上粪,枉费力气瞎胡混。量体裁衣,看禾施肥。

10、“夏至田头试”:到了立夏季节,早稻的早禾已成熟七成左右,农民们开始小打小闹的收割。昔日粮食困难,这既可解决温饱问题,又能提前做三夏工作,减轻农活压力。

11、一落(下雨)一个泡,落过就好跑;一落一个钉,落煞落勿停。

12、大小暑期间是入伏时期,也是庄稼疯长的时期。人们在这个时候经常会说“伏里没雨,谷里没米”。此时也是暴雨泛滥的时期,农人们会说“大暑小暑灌死圪狸老鼠”。由于野草疯长,野草和庄稼就会争营养,农人们就会说“天旱不误锄田,雨涝不误浇田”。

13、解词几回回:一回又一回。登时:民间用语,形容事物的发展迅速,立刻。糜子:一种形状像小米。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脑畔上:文中指窑洞的顶上。鸡毛性:抗战期间流行于根据地的一种粘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14、“霜降杀百草”,严霜打过的植物,一点生机也没有。这是由于植株体内的液体,因霜冻结成冰晶,蛋白质沉淀,细胞内的水分外渗,使原生质严重脱水而变质。“风刀霜剑严相逼”说明霜是无情的、残酷的。其实,霜和霜冻虽形影相连,但危害庄稼的是“冻”不是“霜”。

15、◇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

16、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要种四季豆,不在清明后

17、时值寒露抓秋耕,秋收秋种莫放松。采棉刨薯回茬麦结合秋浇快进行。浇地造林集饲料,山药异地换种子。

18、◆清明节气的霜、雾、雷及寒暖与未来天气均有一定预示,相关谚语有:

19、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上等名贵水产。螃蟹的营养也十分丰富,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几倍,钙、磷、铁和维生素A的含量也较高。

20、形近字注音组词 楫(jí)舟楫    豆荚   (jiá  )  竹篙(gāo   )          缉(jī)通缉    汗流浃背(jiā  )  蒿子(hāo   )     辑(jí)编辑    脸颊   (jiá  )  嚆矢(hāo   )     揖(yī)作揖    狭窄   (xiá  )  嵩山(sōng ) 拾掇(duō  )    凫水(fú  )   屹立(yì )辍学(chuò )    岛屿(dǎo)   迄今(qì  )点缀(zhuì )    袅娜(niǎo)   收讫(qì  )

21、生字注音搂定(lǒu )   糜子(méi)  满窑(yáo )  脑畔(pàn) 眼眶(kuàng )            杜甫川(fǔ  ) 羊羔羔(gāo  ) 宝塔山(tǎ  )油馍(mó  )

22、棉花锄七遍,桃子赛蒜瓣。农谚谚语2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23、冷粪果木热粪菜,生粪上地连根坏。没粪不种豆,粪大萝卜粗。

24、霜降期间,一般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由于干冷空气逐渐一统天下,暖湿空气已被边缘化,带有夏季和初秋特征的许多天气退出,天气相对更为简单。在立冬前后,往往出现较强的大风降温天气,一些地方在较短的时间里就跨入了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