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72句古德里安图片


古德里安图片

1、图19-36 摄于1942年9月,巴尔克在他的装甲指挥车上。

2、否则隆美尔称病回国的1943年,正是苏德战争最激烈的时分,果真有经天纬地之才,干嘛不派往东线作战?修大西洋壁垒和守株待兔坐等盟军进攻这个事,德军十个陆军元帅中有十一个都可以干。隆美尔至少存在着三个不足:在国防军中的资历和威望不足,与苏军的作战经验不足(干脆没有)以及大兵团作战的指挥经验不足。

3、而德军在之前历时近一年的不列颠空战中消耗了近两千架战机和两千五百余名飞行员,另外还有大量的航空燃料,而且美军事实上也参战了,德美两国随时有可能处于战争状态,德国必须在这之前抢到乌克兰的小麦和高加索的石油,否则就会丧失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

4、图19-38摄于1942年11月底的米列罗沃,巴尔克(中)的第11装甲师刚刚抵达,准备参加解救第6集团军的攻势。

5、在攻占一处名叫凯默尔山的敌军阵地时,巴尔克希望配属给自己迫击炮排能先开两炮,在进攻开始前敲掉敌军两翼的机枪阵地,但这个迫击炮排的排长却以害怕报复性炮击的名义拒绝开炮。

6、而就在莫德尔的部队向南进攻的时候,在他右翼的德国第10摩托化师也攻占了一处名为科罗普的地区,直接威胁到了第21集团军的侧翼。

7、G集团军群司令和西线总司令龙德施泰特的合影,右一则是第一集团军司令克诺贝尔斯多夫将军

8、到了14日晚上,巴尔克已经将桥头堡扩大到宽50公里、纵深20公里,但巴尔克还不肯停下休整,而是敦促部队继续前进。

9、最大速度 公路/越野:22/n.a. km/h

10、1918年4月,德军在西线发动皇帝攻势,准备最后一搏。

11、在老巴尔克的熏陶之下,小巴尔克长大后毅然决然的选择参军入伍。(古德里安图片)。

12、随着夏季逐渐来临,库尔斯克突出部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景象。汉斯集结了包含北线中央集团军、南线南方集团军等在内约90万人和2700辆坦克;毛子集结了130万人和3600辆坦克,外加草原方面军60万人和2400辆坦克作为预备部队。后方的车间还在鼓足劲生产武器弹药~

13、曼施坦因有“闪电战术之父”和“闪电伯爵”之称,是德国陆军元帅,也是希特勒的左膀右臂,他在军事上的造诣不亚于德军任何元帅,虽然身在臭名远扬的纳粹军营中,也掩饰不住外界对他的军事才能的高度评价,甚至有军事专家称其为二战时期最出色的军事将领,没有之一。由他制定侵略法国的作战方案将“闪电战”的威力发挥到极至,此后这种战术被全德军贯彻性使用,在克里米亚与苏军交手时他亲自到前线指挥,最终重创苏军。

14、截至1943年1月31日,巴尔克已经指挥第11装甲师摧毁了225辆苏军坦克、347门反坦克炮、35门大炮,并击毙了3万余名苏军,而第11装甲师自己仅损失了16辆坦克和12门反坦克炮,坦克战损比达到了惊人的1:

15、▲遭受包围后投降的第六集团军(图片来自网络)

16、早在1914年10月的伊普尔之战中,巴尔克就因作战勇猛而被上级授予二级铁十字勋章,之后他又前往东线、意大利和罗马尼亚等地作战,屡立战功,并获得了霍亨索伦王室佩剑骑士勋章。

17、图19-22 摄于1941年4月,巴尔克第3装甲团的坦克正在难以通行的山地间进军。

18、1945年3月28日,希特勒以“古德里安上将的健康问题需要6个星期的病假”为由将古德里安撤职。5月10日,德国无条件投降宣布,古德里安被美军所俘,当时他未被列入战俘名单。释放后,古德里安在美国国防部任高级顾问。

19、图19-58 可能摄于1944年初秋,第19枚钻石骑士勋章得主巴尔克。

20、二战最“豪横”的苏联人,从死刑犯到元帅,仅用了8年时间

21、就资历来看,在二战爆发初期的波兰战役和法国战役期间,曼施坦因先后担任“南方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中将参谋长,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战略眼光和冒险精神,主张用装甲部队突破阿登森林就是他的想法,所以称为《曼施坦因计划》。此时古德里安担任第19装甲军的中将军长,从指挥序列上来说,得算是曼施坦因的下级。

22、无人知晓,但又是最伟大的?巴尔克是个什么样的将军、有哪些惊人的战场表现,能让后人将其与隆美尔并称为最优秀的装甲师长?德军少将梅林津二战期间曾在所有的战场战斗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参与过许多关键性的战斗;我遇到过一些充满英雄主义的卓越战士;我见识过所有战争条件下的坦克战,从白雪覆盖的俄罗斯森林直到非洲沙漠无垠的沙海……”梅林津既为古德里安和隆美尔担任过作战或情报参谋,亦在曼施坦因、莫德尔和凯塞林等麾下效过力,更曾为诸多的出色将领担任参谋长,但他把自己的最高评价留给了曼施坦因和巴尔克:“……巴尔克是我们最卓越的装甲领袖之事实上,如果说曼施坦因是二战期间德国最伟大的战略家的话,那么,巴尔克很有资格被视为我们最精致的战场指挥官。他精通战术,领导能力不凡,在每个层级上都展示过自己的力量——无论是1940年时法国战场上的摩托化步兵团团长,还是1941年希腊战场上的装甲团团长,抑或1942至1943年时转战俄罗斯的装甲师师长。在后来的波兰、法国和匈牙利战场上,他作为集团军和集团军群指挥官又赢得过新的桂冠。”对巴尔克的赞誉并不局限于昔日的同僚(翻看一下古德里安的自传就能看到,他在每次提及巴尔克时都使用过修饰语),曾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的四星上将德普伊(WilliamE.Depuy),也对巴尔克的指挥才能倍加推崇,他曾在1980年评论说“巴尔克可能是德国陆军最优秀的师级指挥官。”

23、图19-24摄于1941年4月的希腊,第3装甲团的装甲兵坐在II号坦克上小憩,背景是突兀的山体。

24、北非作战中,兵力、火力、后勤补给,甚至与友军的关系,隆美尔都远远不如对手,但英军就是打不过他。隆美尔逐渐成为德军中“战神”一般的传备英雄,英国第八集团军无奈地称他为“沙漠之狐”。

25、图19-56 时间地点不详,东线某战场上的德军坦克和步兵正从焚烧中的村庄经过。

26、随着巴尔克在战场上屡立战功,他的职位也不断地得到提升。他先是出任“大德意志”装甲师师长,之后又前往意大利担任第14装甲军军长,而后更是相继出任了第40装甲军军长、第48装甲军军长、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等职位。

27、图19-3 父亲威廉·巴尔克中将,一战前后德军有名的战术家。

28、8月27日,在叶廖缅科的命令之下,苏联第13集团军以第45步兵军为主力,在步兵第307师和骑兵第4师的帮助下,以4个不满编步兵师、1个骑兵师的兵力向古德里安的左翼发起进攻,准确来说是当时正在掩护第24摩托化军左翼的第29摩托化师,但随着古德里安将德军第17装甲师投入反击,苏联第13集团军的突击部队很快就败下阵来。

29、另外当时德军的卡车和燃料都严重不足,5百多万大军的后勤保障严重依赖铁路,而苏联的火车轨距和燃煤又自成体系,并且波兰总督弗兰克当时正忙于转送大批犹太人至各集中营,一时无法协调足够的火车皮供给前线,德军的后勤保障开始掉链子了,故暂停进军莫斯科,一边更换路轨一边等待补给是合理的。

30、斐迪南坦克歼击车 1942年11月 (虎式改装)

31、美军上校扎贝基(DavidT.Zabecki)2008年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杂志上发表过一篇关于巴尔克的文章,其耸人听闻的标题是“无人知晓的、最伟大的德国将军。”扎贝基曾任驻德国海德堡(Heidelberg)的美军第7集团军后备司令部(ReserveCommand)参谋长,他在这篇主要介绍1942至1943年冬的齐尔(Chir)河之战的文章中,以近乎膜拜的笔端写道:“......巴尔克在战争结束时是一名装甲兵将军(相当于美军三星中将),但是,除了最严肃的二战研究者外,他的名字在今日几乎无人知晓。然而,在(1942年末)短短的三个星期里,他那孤零零的(第11)装甲师实际上摧毁了整个苏军第5坦克集团军。他取胜的几率低得令人难以置信:苏军在局部战场上拥有7比1的坦克优势、11比1的步兵和20比1的火炮优势。但是,巴尔克率部始终战斗在最前沿,对敌人的每次冲击都能做出迅捷的反应,他一再通过避敌锋芒和突袭,消灭了占尽优势的苏军。其后几个月里,他的装甲师取得过击毁敌军坦克高达千辆的惊人战绩。巴尔克因这一战绩及其他战功,成为整个战争中仅有的27名获得钻石骑士勋章的军官之——这一勋章相当于获得美国的两枚、甚至三枚国会荣誉勋章。”

32、1925年,古德里安陪同运输兵总监纳茨默尔参观军事演习时,向运输兵总监建议在组建装甲部队时,这位总监却很粗鲁地回答到:“见鬼,什么战斗部队!它们只配装运面粉!”这不得不让古德里安感到沮丧,似乎他的装甲兵梦想即将破碎。

33、战役开始B集团军率先对高卢鸡边境的小国发动突袭,空军出动斯图卡等轰炸机炸毁联军多个集结地和交通道路,小国边境防线迅速被撕裂。由于来势凶猛,联军主力和各处调用军队急忙越过边境驰援,这也中了汉斯的调虎离山之计。

34、朱可夫,在诺门坎指挥苏蒙联军将不可一世的日军打的溃不成军,其后又指挥了莫斯科会战、列宁格勒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第聂伯河会战、柏林会战等历史上最惨烈的战役,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其本人四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二次获得列宁勋章,毫无疑问是库图佐夫之后苏联最优秀的军事统帅。

35、而后巴尔克继续指挥部队向前进攻,先是在敦刻尔克包围了英法联军主力,之后又掉头南下,参加了横扫法国南部的作战行动。

36、关于两人指挥能力的比较确实非常困难,他们并没能在战场上在同一时间在一个相接近的位置上一起作战,在法国战役中,古德里安已经是指挥3个装甲师的装甲集群司令了,而曼施坦因当时仅仅指挥着一个步兵军,还是第二线的步兵军;到苏德战争的初期,古德里安是第2装甲集团军的司令,而曼施坦因只是一个装甲军的军长;后来等到曼施坦因升任第11集团军司令时,古德里安已经被希特勒解职了。此后曼施坦因一直坐到了集团军群司令的位置,独立的指挥一支战略兵团,而古德里安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赋闲后被重新召回担任装甲兵总监,告别了前线的指挥生涯;战争末期,曼施坦因在南方集团军群司令的位置上被解职,而随后古德里安则升任陆军总参谋长,所以两人的指挥才能很难做出比较。

37、见没人执行他的命令,巴尔克便自己站出来,指着前面一个需要占领的村庄说道:“如果你们不愿意去,那我就自己去夺取那个村子”,说完便一个人拿着手枪向前方走去。而受巴尔克行动的刺激,第一摩托化步兵团的官兵们也被鼓舞起来,强忍着疲劳继续向前推进。

38、回到正题上来。正如此前多次提到过的。法德矛盾贯穿了两次世界大战,并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例如在一战爆发之际,法国各界寄希望于通过战争夺回在1871年普法战争中失去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夺回被德意志第二帝国打败而失去的帝国的荣光。同时受到当时普遍信奉的进攻主义,不同于我们一般的认识,一战爆发之时,法国主动发动了针对德国的进攻。从大战略的角度来看,进攻似乎是夺回失地的有效办法。但是,这种进攻至上完全建立在普法战争的固有经验之上,完全没有考虑这40年来机枪和远程大炮的发展对攻守双方的影响。因循守旧的代价就是鲜血和牺牲。其结果就是一战之初法军的节节败退和德军的稳步前进。直到1914年9月的马恩河战役。讽刺的是,马恩河战役并不是我们预想的协约国深思熟虑后对德国的反击。通过阅读丘吉尔的《一战回忆录》及查阅相关史料,我们得知,马恩河战役其实是后退的协约国军与紧逼的德军的一次遭遇战。在这次战役中,协约国军成了防守的一方,德军的进攻和一战爆发之初法军的贸然进攻一样,尝到了机枪和远程大炮――这些工业时代杰出代表――的厉害。

39、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时,古德里安是陆军大将、装甲集群司令,隆美尔是装甲兵上将、装甲集团军司令,而曼施坦因不过是兵种上将、装甲军长,能够在一年多时间脱颖而出,绝非等闲之辈,并且其战功要比隆美尔对付英军踏实得多,1942年封帅,当年晋升集团军群总司令,比隆美尔还早了两年多。

40、于是在1938年,巴尔克便被调入机动兵总监部,协助古德里安的工作,整天忙着处理各种琐碎事务。

41、图19-25摄于1941年4月16日,巴尔克在一辆III号坦克的炮塔上,左边似为英军战俘。

42、机动性4号40千米/小时,四式战车43千米/小时,四式战车稍好。

43、处于中部突出部的库尔斯克成为了双方战线的纽带之地。那里是连接毛子中部和南部战区的战略要地,合围并歼灭整个突出部内的毛子重兵集团就能成功缩短汉斯自己的战线,使部队的机动性大大增加。

44、所以希特勒不顾古德里安将军等前线将领的一致反对,下令将中央集团军群的主力分别加强给南方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向基辅和列宁格勒发起猛攻,一方面可歼灭乌克兰方向的苏军主力,夺取以粮食为主的战略物资,并打开通往高加索的通道,另一方面可攻占克里米亚半岛,防止苏军以此为基地,战略轰炸德国重要的石油基地,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

45、1945年5月7日,在得到上级投降的命令以后,巴尔克率部向美军投降,结束了自己的二战生涯。

46、IV号 VK2001(D)。。古德里安装甲部队构想的辅助战车~最终却成了主力坦克。。其实早在1937年A型就有了 但是批量生产型号的出现是在1939~1940年

47、先罗列一下数据,日本四式中战车我并不了解,资料是我从其他地方摘录的,如下

48、1940年5月10日,德军闪击西欧,法国战役正式爆发。

49、图19-35 时间不详,满脸疲惫的第11装甲师师长巴尔克。

50、采用的弹种有:一式穿甲弹和试制四式榴弹。发射一式穿甲弹时,在1 000米的射击距离上,可击穿75毫米厚的钢装甲。为提高穿甲威力,在强化弹体材料的同时,还在弹头内加装65克高猛炸药。弹药基数为77发。

51、图19-52巴尔克担任第48装甲军军长时的上司、第4装甲集团军指挥官劳斯(图片摄于任第47装甲军军长期间)。

52、叶廖缅科的这份计划一旦成功所取得的收益将十分巨大,但同样,这份计划的缺陷也十分明显:

53、(1945年在盟军战俘营中的德军战俘被组织集体观看关于纳粹集中营的纪录片,众多德军官兵在观看后纪录片后都感到震惊、羞愧和无地自容,掩面而泣。)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也证实了,这些国防军高层,虽然对一些反人类罪行影影绰绰的有所耳闻,但手段之残忍,数目之庞大也是他们所料未及的。这些丑恶面他们没有真正接触到,所以一直保持着职业军人的操守,效忠着自己的誓言。

54、为什么中国战区选白崇禧呢?因为,中国抗日名将虽然很多,以身殉国的也不在少数,但他们大都是主持一方或指挥局部某一部队的前线战将。而白崇禧,是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的最高军事参赞,这点和美国的马歇尔将军类似。

55、然而他和希特勒的矛盾也从这一刻开始,希特勒在之前曾要求对苏联战俘进行屠杀,古德里安曾为此与希特勒抗争,拒绝执行命令,也拒绝偏袒自己那些犯下屠杀罪行的士兵。在明斯克战役中,古德里安以“追击敌人要紧”为理由,严令部队不许屠杀战俘,直径追向了撤退的苏军。而希特勒则对此怒不可遏,古德里安和希特勒的矛盾越来越大。

56、然而,他的所谓帝国并不是以前的封建专制。相反,他颁布了民法典并完善了法律。他的对外战争一个接一个地夺取了欧洲的王位,使资产阶级思想继续在欧洲传播。

57、在二战中,德国装甲兵之父海茵茨·古德里安,无疑是许多军事爱好者崇拜的对象。因为他在战前提倡了坦克与机械化部队用于战争,是现代化战争的重要推动者之一。法国战役中,古德里安亲率装甲部队翻越了阿登山脉,从而一举击败了法国的事情也为人们津津乐道。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名将,在元帅众多的德国,却始终未能晋升为元帅,这是为什么呢?

58、瓦杜丁一边要求草原方面军预备队将第五近卫坦克集团军调入麾下,一边收缩兵力厮守奥博扬城防线。汉斯第4装甲集团军受到猛烈阻击后,掉头打算转向普罗霍洛夫卡杀去~

59、直至1933年,希特勒检阅部队时看到了尚在雏形的装甲部队,惊叹的说道:“太好了,这就是我想要的军队。”至此,古德里安终于得到了支持,1934年他担任德国装甲兵总监。他的装甲梦也终于实现了,在他的努力下,德国装甲部队越来越强大。

60、吃到教训总是来得突然,但吸取教训却又那么的缓慢。我们看看坦克――这一反击利器的诞生是多么的坎坷,这个后来的陆战之王竟然是时任英国海军大臣的丘吉尔用海军经费购买的。为什么?因为协约国陆军依旧信奉步兵冲锋和骑兵包抄的古老战术!

61、在纳粹德国三大名将中,古德里安的辉煌很早就结束了。但他作为一个军人的道德操守,依旧值得人们钦佩。或许也是因祸得福,或许是他坚守自己道德的回报。古德里安在战后的法庭上,没有被以战争罪起诉。此后他安然的度过了自己人生最后的岁月,并在1954年5月14日去世。而他对于装甲战的理解和创造,则被后世的装甲兵永久铭记。或许,这就是对这位装甲战先驱,最大的认可了。

62、 他1914年毕业于军事学院,一战在骑兵部队任职,战后服役于国防军。三十年代他潜心研究坦克作战理论,认为坦克是在战略上具有决定作用的武器,提出了集中使用坦克作战的思想,这是领先世界的,苏联仅有经历西班牙内战的朱可夫在苏德战争前有此高见,但没有形成系统理论,作为总参谋长也没能说服统帅斯大林,苏联的坦克装甲部队是以营为单位配属到集团军或师的,无法发挥坦克集群的威力,这也是苏德战争前期,苏军被德军吊打、围歼的原因之一。

63、古德里安对于自己受到的不公平的处理非常气氛,申请对他的革职原因进行军法调查,以驳斥克卢格元帅不公正的指责,但是遭到了希特勒的拒绝。几个月的前线指挥生活和这些不公平的待遇让古德里安本就复发的心脏病更加严重,一直到1943年1月才恢复过来,足见1941年的解职事件对古德里安的打击有多严重。

64、1944年9月21日,还在东线作战的巴尔克被希特勒叫回柏林,后者指名要他去担任西线G集团军群的指挥官。就这样,巴尔克仅用2年多一点的时间,就从一个装甲师师长成长为了一个集团军群司令——这种晋升速度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罕见的。

65、1942年11月份,斯大林格勒地区的苏军发动了天王星行动,将德国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的一部团团包围在斯大林格勒城中,希特勒紧急派曼施坦因前往斯大林格勒设法为第6集团军解围。

66、二战德军最好的坦克 总结了苏军坦克的优点和虎式坦克的缺点 由MAN公司完成的完美战车~~ 价格和制造工时不到肥虎的75% 正面防护远强于肥虎(侧面咱不说。。有几个坦克侧面能比肥虎强的?。。。) 70倍径75mm kwk40~ 穿透力普遍比肥虎的56倍径88mm炮强10mm~~ 极限速度是德国坦克中最快的 炮塔转动一周的速度是肥虎的两倍 移动中命中率依然不低(不像肥虎开车就打不到人。。) 炮弹架设计合理 装填速度赛三号 G型也是全世界最先才用红外夜视仪的坦克~~

67、1944年10月14日,隆美尔被登门到访的“元首特使”(盖世太保)告知,只要他按组织要求自杀,就不动他的亲属和他的幕僚,会被宣布死于重伤引发的疾病,还有体面的国葬,妻儿享受烈士家属待遇时,一下子就从了。

68、伟大的VK3001(M) Panzerkampfwagen V Panther Ausführung.D早在1942年就有雏形~但是故障太多 改进的A型于1943年开始量产 参与了库尔斯克战役~

69、在此过程中,魏玛防卫军高层曾希望让巴尔克参加参谋本部军官训练,不过巴尔克觉得自己不擅长参谋工作,于是就拒绝了这个提议,也正是这一点让他在后期指挥一个集团军、乃至一个集团军群时吃了大亏。

70、图19-28 图为巴尔克的长子、第1装甲师摩托车营候补军官弗里德里希-威廉·巴尔克,他于1941年6月末丧生于东线。

71、图19-55 时间地点不详,东线某处战场上的德军装甲车正在雪地里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