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9句司马迁的名言


司马迁的名言

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出处:司马迁·汉《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2、鱼生于水,死于水;草木生于土,死于土;人生于道,死于道。

3、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4、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

5、释义:如果不了解某个人,只要看看他所结交的朋友便可知一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朋友是一面镜子,反映了交友者的思想品德以及为人处世准则。(司马迁的名言)。

6、《却坐图》,描绘汉文帝时袁盎谏止宠妃慎夫人与帝后并坐的故事,文帝在此表现为一个善于接受谏诤的开明皇帝。

7、《报任安书》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第一篇富于抒情性的长篇书信,内容极其丰富。司马迁向任安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不能按照来信的要求去做,为什么要为李陵辩护而触怒汉武帝,为什么自甘受辱、愿意接受宫刑,以及在宫刑以后是什么信念支撑他顽强活下去的。

8、目光远大的人,只要看到些许小事情的端倪,即可判断出其是非清浊。

9、隐居之士其退机遇各有不同,有附骥尾而得名闻天下,亦有没世而名声亦随之湮灭者。

10、聪明可以让你懂得的东西又多又广,细心可以让你发现小处的秘密。

11、释义:因为权势和货财结交的人,一旦权势 货财消失,交情就疏远了。指建立在私利基础上的关系最不可靠。

12、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13、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污辱祖先,其次是自身不受侮辱,再次是不因别人的脸色而受辱,再次是不因别人的言语而受辱。

14、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司马迁《史记》

15、一决雌雄。出处:司马迁·汉《史记.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16、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前90年),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李陵之事有所辩解,受腐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17、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18、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19、  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20、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司马迁

21、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22、释义:应当果断做决定的时候,却踌躇不决,必然会招致灾祸,而受其困扰。

23、译文:有足够的智慧可以不听取他人建议,有足够的口才可以掩饰错误。

24、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

25、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

26、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源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

27、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司马迁《史记·楚世家》

28、德者才之帅;才者德之资。——司马迁40句司马迁有哲理的名言提到司马迁,大家都知道,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下面要给大家分享的内容是:精选40句司马迁有哲理的名言,一起来看下吧!

29、在中国文学史上最早提出了“发愤著书”的理论;

30、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司马迁《史记》

31、商君列传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史记》

32、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司马迁

3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34、译文:抓住机会去谋取利益,是市井小人的志向;建立大功以报答恩德,是有志操学问的君子的胸怀。韩信用市井小人的志向为自己谋取利益,而要求他人用君子的胸怀回报,不是太难了吗!

35、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36、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37、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38、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