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63句孟子的名言名句及翻译
孟子的名言名句及翻译
1、孟子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名言名句及翻译)。
2、(译文)鱼是我所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吃的;如果两者不能都吃的话,我便丢掉鱼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两者不能并有,我便舍弃生命而取义。
3、(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4、“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孟子告子上》
5、(5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7、(译文)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8、善良的人待人友爱,有礼貌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尊敬他。
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0、(译文)(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道羞耻的那种羞耻,是真正的羞耻了。”
11、(解释)鱼是我所希望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所希望得到的;假如两样不可能同时得到,就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希望拥有的,道义也是我所希望拥有的;但假如两样不能同时兼顾,就牺牲生命而坚持道义。
12、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13、“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放弃正路不去走,丧失了良心不去求,太可悲了!人丢了鸡犬,都知道去找,良心丢了却不知去找,治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了的良心找回来就行了。”
14、孔子书院“千县万校”工程,全国战略合作分院如下:
15、事奉,以谁最为重大?以事奉父母最为重大。守护,以什么东西最为重大?以守护自身的节操最为重大。不丧失自身的节操又能事奉自己父母的人,我听说过;丧失自身的节操又能事奉自己父母的人,我未曾听说过。谁不做事奉的事呢?但事奉父母是事奉的根本。谁不做守护的事呢,但守护自身的节操是守护的根本。
16、(译文)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
17、(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18、(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19、(34)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20、(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1、(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22、(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23、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24、我最欣赏他对金钱的态度:“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5、(译文)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26、(50)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27、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孟子·滕文公上》)
28、“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
29、(译文)(孟子)说:“孝敬自己家中长辈,并推广到孝敬别家的长辈;爱护我家的儿女,并推广到爱护别家的儿女。”
30、(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
31、 (赏析)面对贫穷的折磨、暴力的威胁和富贵的引诱,孟子的这句名言,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直到今天,当我们读这段书的时候,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
32、(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33、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34、(56)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35、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36、(译文)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37、(译文)有道义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没有道义的人,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38、尊敬自己家的老人,也要尊敬别人的老人;疼爱自己的孩子,也要疼爱别人的孩子。
39、译文:上天将要把重大的任务降到这个人身上,一定要先让他的内心痛苦,劳累他的筋骨,饿乏他的身体,使他穷困潦倒,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称心如愿。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强他的能力,方能完成大任。
4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41、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离楼上》)
42、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
43、释义: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就是指百姓都能得到好处。
44、译文: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透过缝隙看到白马飞驰而过,不过一瞬间罢了。
45、(译文)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
46、译文: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支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47、(赏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努力少,荒废多,做事不会成功。因此,做事贵在坚持,贵在有恒心。“一暴十寒”就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是不会成功的。
48、(出处)《孟子·尽心下》译文:如果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
49、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译文)君子不要像定型的器皿一样,要博学多识,具有可塑性。
50、(译文)君子有三种乐处,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51、(译文)贤明的君主在规定百姓的产业时,一定要使他们上可以养父母,下
52、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3、(解释)穷困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54、解释: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55、(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56、译文:志,是气的统帅;气充塞在人体全身。志朝向哪里,气就跟随到哪里。所以说:“要做到不动心,一定要坚守这个志,同时不要让气走向偏狭极端!”
57、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
5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在道义上占主动的人,能得到许多人的帮助。在道义上不占主动(无道、无德、无理)的人,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很少人帮助的人,连他的亲朋故旧也会背叛他;而那种得到多数人帮助的人,整个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
59、(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60、(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61、(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个废井。)
62、(3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