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74句庄子的经典名言短句


庄子的经典名言短句

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2、(翻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3、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格言联璧》

4、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秋水》

5、“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举世赞誉也不感到得意,举世非议也不感到沮丧)–

6、13)忘足,履之适也;忘要,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庄子《达生》

7、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应帝王》,以下凡引《庄子》,只注篇名)帝儵帝忽为了给浑沌以人的七窍以报其恩德,结果反而导致了混沌的死亡,这个寓言有着深刻的涵义。

8、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9、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杂篇·天下》

10、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庄子的经典名言短句)。

11、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

12、“昔者庄周梦为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过去,我庄周梦见了蝴蝶,栩栩然飞行的蝴蝶。……但醒来之后,我搞不清是我庄周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我

13、——《庄子•养生主》(译)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解)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

14、只要持之以恒,知识丰富了,终能发现其奥秘。杨振宁

15、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郭沫若

1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17、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译文)水既能托载着船前进,也能使船倾覆。这句话深刻地指出,凡事都具有两重性,好的事情如不加以适当引导就会造成坏的结果,坏的事情如经合理疏导则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18、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19、“不以心捐道(不以主观改变客观),不以人助天(不以人为妨碍自然),是之谓真人

20、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而不虚。--庄子

21、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22、“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事之变,命之行也”––––––

23、24)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庄子《庄子全译·齐物论》

24、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蝴蝶,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25、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26、它说明浑沌之死是因为“有”(七窍)的产生,“有”意味着宇宙浑沌虚无状态的终结。因此可以说,浑沌之死是世界产生的前提,浑沌不死将没有宇宙没有世界,浑沌即是“无”,七窍则是“有”,浑沌悲剧的诞生即是世界的诞生,即无中生有。

27、大海的浪花靠轻风吹起,生活的浪花靠理想鼓起。--佚名

28、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9、事实上,正确的寒暄务必在短短一句话中明显地表露出你对他的关怀。

30、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毛泽东

31、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

3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33、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3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35、(翻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36、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译):脂膏烧完了,火种却流传下去,无穷无尽。 (解)此句以薪喻形,以火比喻精神。薪尽火传,是说形体虽死而精神永存。后以“薪尽火传”喻学业师徒相传。

37、22)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庄子《庄子·天下篇》

38、冬天,送你海南的阳光;夏天,送你冰城的清凉;春天,与你一起泛舟漓江;秋天,和你同看庐山变黄。愿将美好送你心房,让你四季幸福无双!

39、(翻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40、17)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天地之间的大美,四时之间的序列,万物的生忘枯荣都是因为自然的伟力,生死存亡,浑然一体,生息繁衍,自然天成,这才是真正和谐。)--庄子《知北游》

41、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俞文豹)

42、9)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庄子《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

4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44、世上只有一个真理,便是忠实于人生,并且爱它。——罗曼·罗兰

45、人生实在是一本书,内容复杂,分量沉重,值得翻到个人所能翻到的最后一页,而且必须慢慢的翻。

46、2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47、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糊口的无穷广阔的海洋。——凯勒

48、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冯梦龙)

49、7)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庄子《庄子·天下篇》

50、四:男人对自己的尊严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不管在私下他有多么宠爱你,多么怕你。在人前一定要给足对方面子,让他做天不怕地不怕老婆更不怕的他口中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应该不大会喜欢朋友们开玩笑取笑他怕老婆。除非他有足够的强大后盾和高高在上的身份,可是,我们大多是普通人呀。

51、通常爱情剧分三种:爱你的人你不爱,你爱的人不爱你,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这三种我都不喜欢,我这么多年精心彩排,只是为了和你上演第四种版本!

52、一个人若已到了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依赖的时候,往往会变得坚强起来。

5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54、贞操是从丰富的爱情中生出来的资产。——泰戈尔

5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舒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56、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庄子·外篇·天地》

57、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庄子〃让王》 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 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58、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59、抓住自己最有兴趣的东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华罗庚

6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61、解释: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62、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63、白话释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64、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 说明纯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义则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伤性乱世的。

65、提取“以沫”两字作为名字,既表达了父母对孩子的寄许,希望孩子幸福、吉祥、懂得感恩之义外,又加强了名字整体的寓意内涵,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特点。

6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67、《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68、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69、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

70、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逍遥游》

71、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72、昨天一哥们媳妇怀孕了,今天见到我就在唱:我种下一颗种子,终于长出了果实,今天是个伟大日子。

73、地不耕种,再肥沃也长不出果实;人不学习,再聪明也目不识丁。——西塞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