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2句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

1、生:你太着急想要把事情做好,反而办成了坏事。

2、释义:欲:想要。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3、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

4、   《揠苗助长》这个故事中的懒汉急于求成,自以为很聪明,结果把家里的庄稼给害死了。这个事情告诉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自作聪明哦。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就是这个道理。

5、宋·吕本中《紫微杂说》:“揠苗助长;苦心极力;卒无所得也。”

6、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7、“拔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诉人们,客观事物的发展有它自身的生长规律,仅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搞不好其效果适得其反。这则成语还告知人们一个具体的道理:“欲速则不达”,凡事要按照客观规律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不可主观冒进,不能好高骛远,靠幻想过日子。

8、出处:《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9、(解释):适:正,恰好。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

10、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11、    古时候有个人,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的快点,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天禾苗好像一点也没有长高。他就在田边焦急的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的说:“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一天,他终于想到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精疲力尽。当他回到家里时,一边喘气一边对儿子说:“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没白费,禾苗都长了一大截。”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跑到田里一看,发现禾苗都枯死了。

12、(15听课笔记)将小古文融进寓言故事学习中——《揠苗助长》课堂实录(王红)

13、出处: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4、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春秋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地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小步奔去看那禾苗的情况,禾苗却都枯萎了。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15、(出自):清·魏源《筹海篇·议守上》:“今议防堵者,莫不曰:‘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不知此适得其反也。”

16、人们对于一切事物都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单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做,即使有善良的愿望,美好的动机,结果也只能是适得其反。

17、学习文化知识,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揠苗助长。

18、(教学设计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19、译文: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20、孩子才4岁,你就要她学这、学那,这无疑是揠苗助长,不利于她的健康成长。

21、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22、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23、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24、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忧忧。有一天,他又荷着锄头下田了,他觉得稻苗似乎一点也没长大,于是苦心思索着有什么办法可以使稻子长高一点。

25、有一天,他想出了一个妙计:下得田去,把每棵稻子都从土里拔高了一些。

26、学习文化知识,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

27、种田人因为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巴”在这里有急切、迫切的意思,请同学们对比读一读以下句子,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28、结合课文的内容,我们知道“揠”就是拔的意思,揠苗助长是指拔高禾苗,帮它长。

29、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30、出处: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上》)

31、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