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42句观音佛经经典名句


观音佛经经典名句

1、谁在这大喊大叫的?让不让街坊睡了!明天还要上班的。真是一群败类!

2、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3、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4、1佛教灵山脚下的必经之路是一个道观,里面住着金顶大仙。

5、如何无我无相,无欲无求?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观音佛经经典名句)。

6、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7、观音赞杨柳枝头,琉璃瓶里。一滴浑无,千波竞起。

8、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9、“合”即忍耐和顺从的意思,是佛教教义的核心。佛教认为,人间一切的痛苦,如生、老、病、死,都是来源于人的各种欲望;为了超脱这种痛苦,必须清除这种欲望。

10、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11、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四十二章经》

12、一个人是男身或是女身,重要不重要呢?还是很重要的。十方诸佛没有一位以女身成佛,所有的佛都是现男身而成佛的。

13、菩萨摩诃萨在家宅中,与妻子俱,未曾暂舍菩提之心,正念思维萨婆若境,自度度彼,令得究竟。以善方便,化己眷属,令入菩萨智,令成熟解脱。虽与同止,心无所著。以本大悲,处于居家。以慈心故,随顺妻子。于菩萨清净道,无所障碍。菩萨虽在居家,作诸事业,未曾暂舍一切智心。--《大方广佛华严经》

14、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15、菩萨作一切功德,都是为了一切众生,真正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切善行福德不起贪着之心,经文中说:‘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悉皆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盘正路。’回向的内容有三种:(1)回自向他:凡作一切功德、悉当回向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2)回因向果:将自己日夜善行念诵佛菩萨名号真言,经文善行乃至佛法中一丝一毫利益悉皆回向众生觉悟圆成佛道。(3)回事向理:从法理上认识,所作的一切功德,即因缘所生法,缘生无性,当体即空。佛说功德,即非功德,是名功德。

16、这里告诉我们,如来具根自在,故能以一根摄六境。比如,佛用他的身根不仅仅能有触觉,还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知法。一根现尔,余根亦然。这一根的作用可以与其它根打通。同样的道理,佛也可以用他的眼根听声音,或者用他的耳根分辨颜色。

17、篮里锦鳞,愈增高价。观音赞二首鳌翔海运,地迥天空。

18、可怕的不是你的生活即将结束,而是你的生活从未真正开始。卢思浩

19、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20、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佛经经典名句

21、梦参老和尚:一念观世音菩萨,“三毒”就减轻了

22、原是《妙法莲华经》里的一经品,由于观世音信仰传入中国日益盛行,所以经文从汉文译本内抽出来,成为便于受持读诵的单行经品本。经文的原本,在汉文译本如晋竺法护的《正法华经》、姚秦鸠摩罗什法师的《妙法莲华经》等中,此品全都是长行品。扩展资料观世音菩萨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当众生遇到任何的困难和苦痛,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而且,观世音菩萨最能适应众生的要求,对不同的众生,便现化不同的身相,说不同的法门。

23、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24、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25、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26、普贤是菩萨行的表征,任何一个众生,实践菩萨行圆满之时,就是普贤菩萨,圆满普贤的果位就是法身如来。一切众生皆具足普贤之因、如来德相,持此普贤菩萨行愿,即能显见本自具足的佛性,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27、观音的力气有多大?菩萨道:“常时是个空瓶,如今是净瓶抛下海去,这一时间,转过了三江五湖,八海四渎,溪源潭洞之间,共借了一海水在里面。那菩萨走上前,将右手轻轻的提起净瓶,托在左手掌上。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4亿立方公里,其中97%在海洋中,四海各分四分之一约有34亿立方公里,合计约34亿亿吨。相比较而言孙悟空的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实在是小儿科中的小儿科。

28、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地藏菩萨本愿经》

29、今日清明 | 感怀亲恩,让我们为历代宗亲祈愿!

30、文学上有一种修辞法,名叫通感。美学上也有一个叫做通感的现象。我现在就讲一讲文学的通感,这是世俗人的心理活动和审美观,但也可以算是与六根互用有一点肤浅的相似了。

31、观音偈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

32、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33、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34、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必惹尘埃佛前有花,名优昙华,一千年出芽,一千年生苞,一千年开花,弹指即谢,刹那芳华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佛经经典名句关于爱情的佛经里关于爱情的名句没有,有也不是你想要的那种。

35、  我提笔做这部《观音菩萨传奇》,并不是提倡封建迷信。而是一来想将观世音菩萨的前后事迹,介绍给世人,使他们有相当的认识;二来是想提示出佛经的奥旨,使一班误入迷途的佛门弟子能够大彻大悟,同登觉岸。但是,虽然有此宏愿,不知手中的一枝拙笔,是否能助我达到目的呢?

36、随口说些好话,随手做些好事,随心帮助他人,都是随喜。

37、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一句弥陀是佛王、法王、咒王、功德之王。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总持总念诸佛、诸菩萨、诸经咒、诸行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亦谓「赅罗八教,圆摄五宗。」既得临终往生净土,亦获现世身心安乐。

38、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39、相信你做得到,你一定会做到。不断告诉自己某一件事,即使不是真的,最后也会让自己相信。

40、人人都说你活该独自凄凉,其实没人懂你的情长。独木舟

41、勇敢的承认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才能学习并进步。勇气只是多跨一步超越恐惧。抱怨自己没有机会的人,多半没有勇气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