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74句法律格言警句


法律格言警句

1、 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法律(塞•约翰逊)

2、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拉伦茨

3、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但是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为自己编织一个笼子,然后把自己关在里面。——博莱索

4、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但是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为自己编织一个笼子,然后把自己关在里面。——博莱索(法律格言警句)。

5、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滋贺秀兰

6、只要爱自由,就足以建立共和国,但是,能够维护共和国和使它繁荣的,只有爱法律。

7、——汉密尔顿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法)罗伯斯庇尔法律是社会习俗和思想的结晶。

8、介绍: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之当时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9、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

10、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

11、对国家机关,法无授权即禁止;对人民大众,法无禁止即许可。——马克思

12、10 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并非因为他们愿意做出这种行为,而是惟恐自己会成为这种行为的牺牲者。(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13、关于法律的名言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4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战国)《管子·禁藏》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鹖冠子(战国·楚)《鹖冠子·度一》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汉)《汉书·刑法志》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傅子·法刑》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意)《论犯罪和刑罚》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24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格老秀斯(荷)25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国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贵。——日莲(日)《立正安国论》关于法律的古诗词惟用法律自绳己唐韩愈《寄卢仝》法律存作者佚名《唐受命谶》扫除诗书诵法律宋苏轼《石鼓》始读法律亲笞榜宋陆游《秋怀》自従四方多法律宋苏辙《次韵子瞻见寄》兼通法律吏能精宋苏辙《送傅宏著作归觐待观城阙》自从四方多法律宋并叙《次韵子瞻见寄》先公法律自治身宋陈宓《送师道弟守德庆》不将法律作春秋宋陈普《咏史上·宣帝》法律行随手宋陈襄《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法律剡章真未尽宋陈造《次韵黄簿》法律森严信殊绝宋高斯得《孤愤吟上十韵》法律渗商君宋何梦桂《和夹谷书隐先生寄题蛟峰石峡书院三十韵》司马八法律以规宋毛直方《赠督师曹将军》富贵拘法律宋梅尧臣《长歌行》前人唯法律宋梅尧臣《送何济川学士知汉州》此虽法律所无奈宋苏洵《自尤》耻言法律羞丘戎宋苏辙《新作南门》法律忌脱遗宋张镃《次韵傅景夏见赠兼简徐季益》且说高王宽法律宋郑刚中《楼枢蜜过华山浩然有念古慕希夷之心谨用韵作》法律底须存八议明龚诩《甲戌乡中民情长句寄彦文布政》。有关法律名人名言有那些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宋·苏辙

14、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强森

15、法律的制订是为了惩罚人类的凶恶悖谬,所以法律本身必须最为纯洁无垢。

16、好人因为爱好美德而憎恨犯罪,坏人因为恐惧刑罚而憎恨犯罪。

17、时运而变化。——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7页

18、 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19、不管会引起人们怎样的误解,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洛克

20、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1、——(英)洛克《政府论》警察是法庭的仆人。——英美法谚救济走在权利之前,无救济即无权利。

22、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23、1 法官乃会说话的法律,法律乃沉默的法官。(爱德华·考文)

24、法律不负杀人的责任,也就像这责任不应该使枪刀担负一个样。——沈从文

25、疏法胜于密心,宽令胜于严主。――吕坤(明)《**语·治道》

26、 法律吸吮穷人的膏血,而富人却掌握着权柄。(英国作家哥尔德斯密斯)

27、法律不会强迫一个人去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28、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希腊

29、法律所传达的是一种超越暴力,超越权利的声音,它所划定的权利边界虽然无形,却深深地刻画在人们的心灵之中。

30、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罚才能使犯罪得到偿还。——英国作家达雷尔

31、“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32、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西塞罗

33、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罚才能使犯罪得到偿还。达雷尔

34、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

35、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萨维尼

36、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战国)冠子《冠子·度一》

37、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法国《人权宣言》

38、 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一种的网,触犯法律的人,小的可以穿网而过,大的可以破网而出,只有中等的才会坠入网中。(英国诗人申斯通)

39、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40、1 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 (王安石:《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

41、 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义是财富(爱献生)

42、人们在利用法律所给予的保护他们权利的机会时,财产是一个决定的因素。

43、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了城墙而战斗一样。赫拉克利特

44、 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础。(英国政治家伯克)

45、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司马迁(汉)《史记·酷吏列传》

46、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夏,庇护着我们大家;它的每一块砖石都垒在另一块砖石上。高尔斯华绥

47、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埃利希

48、原来“dogear”不叫“狗耳朵”,那是什么呢?

49、1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晋)陆机

50、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斯宾诺莎

51、法者,治之端也。――荀况(战国)《荀子·君道》 

52、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53、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54、法律总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见的。――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55、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

56、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步。一一杰弗逊

57、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边沁

58、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59、1 私有财产的真正基础即有占有,是一种事实。一个不可解释的事实,而不是权利。只是由于社会赋予实际占有以法律的规定,实际占有才具有合法占有的性质。(马克思)

60、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战·《韩非子》

6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罪的法律,而是针对疯狂的法律。

62、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

63、——孟德斯鸠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美)霍姆斯《普通法》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

64、一种犯罪越是普通,越是不具特点,就越难以查明。——(英国)柯南·道尔爵士全部历史就是利益的斗争,而法是那些占了上风的利益的权威性的表现。

65、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格老秀斯(荷)

66、  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具法者,法不法也;设赏者,赏当赏也。

67、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托马斯

6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格老秀斯

69、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陈弘毅

70、 人类有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容忽视的(爱献生)

71、 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托•伍•威尔逊)

72、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霍姆斯(美)《普通法》

73、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美)霍姆斯《普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