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70句关于黄河的成语及意思
关于黄河的成语及意思
1、(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2、(举例造句):已闻帝王自有真,更说南阳多贵人,戈矛貔虎三千士,砺带河山十八臣。★明·唐顺之《皇陵行》
3、训和驯。训一般指训练,培训,教训,训话,驯是指驯养,驯化,驯服,驯马,驯兽师等等。
4、师:全文到处都在写到黄河,还用了哪些词语来写黄河的?浏览课文
5、(砥柱中流)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6、(解释)形容很有滋味或很有趣味。津津:有滋味,有趣味。(关于黄河的成语及意思)。
7、周末听了一节薛法根老师的课《黄河的主人》,很喜欢。跟过去的课一样,扎实、朴实、落实,很值得学习。特意跟大家分享。
8、这个传说千百年来也激励着炎黄子孙顽强拼博,奋斗不息。古人认为此龙门峡为大禹所开,故又称之为"禹门口"。
9、黄河水清: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10、(解释)把别人背后说的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或在别人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搬弄:挑拨。
11、一个字写在纸上,跃跃欲试,活灵活现,感觉要从纸上跳出来。这个成语便是,跃然纸上,活跃地呈现在纸上。形容文学作品叙述描写真实生动。就像栩栩如生意思差不多。出处清·薛雪《一瓢诗话》:“如此体会,则诗神诗旨,跃然纸上。”(关于黄河的成语及意思)。
12、跳在黄河洗不清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
13、(解释):河:指黄河。黄河当中没有出现河图。古代相传每当圣明之世时,黄河便出现河图。因此黄河不出河图则不是圣明之世。指时当乱世。
14、最后一个成语,就比较简单,一个脆字转变成为一个胺字,从里面的危变成了安字。不就是转危为安嘛。意思是由危险转为平安(多指局势或病情)。指逢凶化吉。
15、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6、里和哩、理。例:我在家里等你。是哩,这事不用你担心。理发,道理,心理活动,如,你看这事闹的,我里外不是人了。去哪里,不能问去那里。
17、(解释)令人歌颂赞美,感动流泪,指英勇悲壮的事迹,使人感动。
18、(解释)形容留恋于美丽的景色或其他美好的事物,舍不得离去。流连:迷恋于游乐;返:同“反”,回,归。
19、(解释)全世界都知道其名声,形容声誉极高。举:全;闻名:有名。
20、(解释)整齐不乱,次序分明。井然:整齐的样子。
21、(解释)善良得心意难以拒绝。却:推辞,拒绝。
22、(解释)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赴:去;继:继续,接着。
23、(拼音):tiàojìnhuánghéxǐbùqīng
24、(解释)车像流水,马如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25、(解释)恳切、耐心的教导。谆谆:形容恳切教导。
26、河清海晏: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27、腾飞,子孙……我眼睛湿润了,为了她爱的人们,她甘愿受到风吹日晒,甘愿受到上天的折磨,只要民族能够腾飞,为了子孙能够过的比她好,她甘愿随这一切,“只要你过的比我好。”从风中,从浪中传来一阵阵呐喊。泪水情不自禁的在心中,在我的血液中泛滥,母亲啊!母亲你目睹这你的子女为了自我而自相残杀,为了自己的幸福甚至将魔爪伸向了您,可您却甘愿随,甘愿忍受,甘愿不辞辛苦的传扬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28、长江大河:指长江和黄河。形容气势磅礴,奔腾不息。
29、(解释)形容刻苦自学。梁:屋梁;股:大腿。
30、"中流砥柱":这一成语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砥柱山其实是一巨石,位于黄河三门峡段的急流中,是一个石岛,人称"砥柱石",或"中流砥柱"。
31、继承前代的并启发后代的(多用于学问、事业等)。承:继续,接续;启:打开,开创。
32、(解释)为了达到讨好或哄骗人的目的而说的让人爱听的话。
33、已和己。这两个字区别在于竖弯钩的一竖一个出头,一个不出头,已字出头,己字不出头。例;已经到了。已经完成了。仅此而已。己字,则是指自己,例:自己不求上进,别人也没办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4、么和没。现在年轻人容易写:么事,么有、木有等别字,正确的写法应该是没有,没事,没人,没看见。
35、黄河,闯过峭壁的青铜峡,越过黄土堆积的高原,遇到贺兰山开始变得温柔缠绵,流淌出的中卫平原河套平原赛过了江南;黄河,漂浮着羊皮筏子哼着《走西口》在老牛湾与长城握手,伴随着船工号子唱着《信天游》诉说着自己的不平和祈求;黄河,舟犁碧波水拍云崖暖,河床千曲篙点峰影乱,放过一山迎一山,走过九曲十八弯,重新装点着渤海巨澜。
36、薄和簿。一个草字头,一个竹字头,薄(音bo)是指薄厚,例:厚此薄彼,你盖的被子太薄了。你穿的太单薄。簿(音bu)是指纸质的本子,如会计账簿、礼簿、旧时的主簿等。
37、(解释)人声喧闹。鼎:古代三足两耳的煮东西的器物;沸,水开。
38、(解释)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继:继续,接续。
39、(解释):河:指黄河。背着石头跳进黄河。比喻人以死明志。
40、(出处):《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41、(百川灌河)河:黄河。所有的河流都流向黄河。比喻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42、(出处)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汉,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43、(解释)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漫:不受约束,随便。
44、不但……而且……。例;某人不但武艺高强,而且智谋过人。
45、(解释)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46、(解释)指风雨适合农时。调:配合得均匀合适。
47、成语典故:隋末大儒王通在黄河、汾水之间设馆教学,远近来此求学者达一千余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程之、薛收、温大雅等都是他的门徒,时称“河汾门下”。后用以比喻名师门下,人才济济或人才辈出。
48、(解释):鱼肉腐烂,黄河溃决。比喻因自身原因溃败灭亡而不可挽救。
49、(解释)指敌对的事物不能同时存在。势:状况,情势;立:存在,生活。
50、(用法):作宾语;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
51、(解释)迫于无奈,不由得不那样做。迫:逼迫,强迫。
52、“伫立在黄河岸边,听着黄河的咆哮,我看到了,
53、(解释)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赅:完备,全。
54、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儿女母亲河。虽然你会发怒,有时让人们痛失家园,但是你哺育了一个个民族英勇。在我心中,你是伟大的,你是坚强的,你永远都在保护着中华民族这个弱小的“新生儿”,使它勇敢地面对种种困难,坚强地战胜困难而不受到伤害。黄河用铁一样的身躯保卫着中华民族。多少年来,外国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陷入危险之中的时候,是它浊流宛转,奔腾不息的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从不退缩,敢于胜利。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护盾。黄河是战胜敌人的长矛。黄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
55、俯瞰黄河小,高悬白雪清。——胡秉正《咏贺兰山》
56、本节课我力求体现“以人为本、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紧扣人物美好品质,以读为本,层层深入,让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思,读有所获,从而实现学生与作者、文本的真诚对话,真正做到了让课堂成为学生真诚对话的生命殿堂。从语文课的特点出发,读—悟—读,让学生从读通课文到体会语言文字再到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朗读,体现出朗读的层次,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学生的体会感受更加顺畅自然到位。如在学生读过课文,找到重点词语,却难以想象黄河气势的关键时刻插入黄河的一段录像,用黄河那奔腾不息的黄水、排山倒海的气势和震耳欲聋的涛声同时冲击学生视听觉器官,震撼学生的心灵,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接着让学生自觉调动“大脑词库”畅谈眼前具体可感的黄河,最后赏读文中第一节描写黄河的精彩句段,适时补充古今描写黄河的诗句,这样,学生就能全方位地感受到母亲河那荡人心魄的气势,使学生在形象的画面、声音中触动心灵,豁然开朗,感受深刻,再次朗读时很容易读出黄河的气势,对文本的理解水到渠成。此外,教学中我还注重了标点符号的停顿、语气、语调的变化,以及学生们朗读时的面部表情。让学生全心深情地融入文本优美语言中。
57、(出处):清·魏源《秦淮灯船引》:“海晏河澄二百年,那信鲸鲵吞士女。”
58、(解释):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59、(解释)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60、(解释)内心毫无触动,指对于应该关心的事毫不关心。衷:内心。
61、河汉江淮黄河、汉水、长江与淮河的合称。比喻胸怀宽广。
6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
63、我国古人常以"黄水一石,含泥六斗"、"黄河斗水,泥居其七"等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黄河的平均含沙量为35公斤每立方米。其沙量之多在世界江河中是绝无仅有的。同时,黄河的泥沙颗粒很细,有时河水甚至成泥浆状态,沾在身体上确实不易洗净,真的成了"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64、(解释)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名:名义。
65、(解释)河:黄河;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66、(出处):《荀子·不苟》:“故怀负石而赴河,是行之难为者也。”
67、师:我们的语言很神奇,一个贴字就表达了很惊险
68、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倍感亲切。壶口瀑布激流澎湃,声声不息,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今晚伴着黄河的涛声入梦,如同睡在母亲的怀抱。
69、(黄河水清)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