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62句孔子名言及翻译


孔子名言及翻译

1、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2、释义: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想着像他一样好;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3、(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孔子名言及翻译)。

4、(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5、译文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奉行终生?”(孔子名言及翻译)。

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摘孔子《论语》

7、(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8、这十句是孔子对君子和小人的看法及其翻译。适合用于“君子”的常考作文主题中。

9、(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10、孔子语录: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11、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面对仁德对老师也不要谦让。

1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原)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译)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真象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象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对于宰予这个人,我还责备他什么呢?”孔子又说:“开始时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宰予使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14、孔子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学,可谓是真正的桃李满天下。在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上,孔子主张“以德为教”。他认为德治具有感化力,可以影响人们的心灵,人才必须经过教育培养。他最早讨论了人性问题,认为人的天赋素质是相似的,个性差异是后天造成的。所以主张“有教无类”。这是一个故事:子路曾经问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孔子说:“还有比你更有经验、有阅历的父兄呢,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请教再说,哪里能马上就做呢?”可是冉有也同样问过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呢?”孔子却答道:“当然应该马上实行。”公西华看见同样问题而答复不同,想不通,便去问孔子,孔子说:“冉求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勇敢;仲由遇事轻率,所以要叮嘱他慎重。”这就给我们现今的教育工作者一个很好的启迪。

1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译)孔子说:“(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不能领会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不能举一例就理解其他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1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孔子《论语》

17、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8、(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19、(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20、(译文)孔子说:“对品德不进行培养,对学问不进行钻研,听到好人好事不能跟着做,有了错误不能及时改正,这就是我所担忧的。”

21、翻译:见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看到了恶人或做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想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翻译:军队可以丧失主帅,一个人不可丧失志气。

2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3、(中译)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也是取自此意,承载了长辈对晚辈的厚望与寄托。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后候有求学问的志向(懂礼仪,),三十岁能懂事明理, 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会迷惑;五十岁,知晓天命;六十岁,听别人说什么,就可以分辩真假,判断是非;到了七十岁,就可随心所欲,任何行为都不会越出规矩。”

25、(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2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7、(译文)孔子说:“外表威严而内心怯懦的人,用小人作比喻,就象挖墙洞的小偷吧!”

28、(英译)Not pleased by external gains, not sadded by personal losses.

29、(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30、翻译: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的人,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31、孔子语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32、翻译:见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看到了恶人或做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想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33、(原文)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直译)面对仁德对老师也不要谦让。(意译)在实行仁德之事的时候对自己的老师也不要谦让。(原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直译)做工的人想把活做好,必须先把工具弄好。论语经典名句及翻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很愉快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34、(英译)As you sow,so shall you reap.

35、翻译: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36、翻译:说一个真正有学问,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君子,只忧道之不行,不考虑生活的问题;比如耕种田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忧虑自己的为人,并不担心是否贫穷

37、孔子语录: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摘孔子《论语》

38、孔子语录: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

39、孔子语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中庸》

40、(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41、朝闻道,夕死可矣(译)孔子说:“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42、孔子语录: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

43、(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困惑,五十理解自然规律,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违规。”

44、(《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45、(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46、  译文: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局促,经常忧愁。

47、(译文)孔子说:“君子心怀仁义,小人心怀财利。”

48、翻译:懂就就懂,不懂就说不懂,才是聪明人。

4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摘孔子《论语》

50、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孔丘

51、译文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52、(中译)出自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虽是遭此大祸,儿子官职还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

53、(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54、(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5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孔子《论语》

5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译文 :孔子说:“君子会帮助别人获得想要得到的,不会让人想要得到厌恶的。小人恰恰相反。”

57、翻译:早晨学得真理,当天晚上死掉也不后悔。”意思是指“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58、翻译: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59、(英译)Every man for himself, and the devil takes the hindmost.

60、(译文)孔子说:“树立崇高理想、培养高尚品德、心怀仁慈友爱、陶冶高雅情操。”

6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君子成全别人做好事,不助长别人做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