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78句言出必行的意思


言出必行的意思

1、我爸妈小时候答应过我很多愿望,有的要么装作忘了,要么就拖着。

2、(解释):表示说了就必须做到。比喻一个人很讲信用。言:说,言者意之声(尚书)出:(说)出来。必:(就)一定,将会。行:(可以、要)做(到),实践。

3、孩子丢了,这可急坏了父母。警察们在接到报案后,立刻开始四处寻找。

4、空话、漂亮话谁都会说,但重要的则是去行动、去实干。

5、做人,一定要说话算数。答应的事,用心践行,永远不要弄丢别人对你的信任,那是再毁掉自己的福报。

6、又到重阳,张元伯早起张罗,洒扫庭除,让弟弟杀鸡做饭。母亲见了说道:“山阳离此有千里之远,巨卿未必能如约而至,等他来了再再杀鸡也不迟。”

7、说着说着,小女孩委屈地哭了起来,还不断地用手擦眼泪。

8、一个言出必行的人,知诺贵,不轻许,才能得人信任,常逢贵人。

9、言必行行必果,读音:yánbìxìn,xíngbìguǒ

10、朱柏庐是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终生隐居乡野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朱柏庐早年间时运坎坷,年轻时其父朱集璜以一介书生在清军攻打昆山城时毅然上阵,于城破之时投水殉国。年轻的朱柏庐带着尚有身孕的母亲和四个弟弟逃出昆山城,从此家运败落。于是,他效仿西晋名士王褒,王褒因其父被司马昭所害终身未入仕并在其父墓前攀柏哭泣、结庐守墓。朱柏庐为自己取号柏庐,以号明志,终身不入仕。朱柏庐上侍奉亲母下抚育弟妹,甘守清贫,在乡间故里设馆教书、教授学业。因其学问渊博,被举荐清康熙年间的博学鸿儒科,但朱柏庐坚辞不应;因其德高望重,地方官举荐他为宴乐活动的乡饮大宾,朱柏庐也坚决拒绝。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朱柏庐染疾去世,临终前嘱咐弟子:“学问在性命,事业在忠孝”。

11、用法:作宾语、主语、分句;指言出必行。扩展资料:近义词:言而有信(yánéryǒuxìn)

12、拼音:言必信,行必果(yánbìxìn,xíngbìguǒ)

13、她不耐烦地说:“自己一旦不满足儿子的要求,他就到处摔东西。每到这时候,真想狠狠地抽他一顿!”

14、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15、口诵经文而心能行其义,方是转经,方得明智。

16、“我小时候我爸妈也说有奖励的,但是从来没有履行承诺。”

17、我问她:“那你有没有事先承诺孩子,自己会满足他的要求?”

18、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家规家训是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家训,萌芽于五帝时代,产生于西周,成型于两汉,成熟于隋唐,繁荣于宋元,明清达到鼎盛并由盛转衰。家规家训有许多主题,如孝亲敬长、睦亲齐家;治家谨言、勤劳节俭;勤政谦敬,安国恤民等。而千百年来,无论是帝王将相抑或是大儒士绅,还是普通百姓,都受到家规家训的教化与家风熏陶,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着家规家训中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处世态度。可见,家规家训也是伦理文化的重要载体。而诚信自古以来就被中华民族所重视,诚信作为传统美德,曾经有许多思想家论述其在人类个体生活中的价值,孔子曾经多次谈到诚信的极端重要性。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又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他认为一个不讲信用的人,丧失了做人的起码的资格,是不能在社会中立足的。《中庸》提出“不诚无物”的命题,把“诚”看成是一切道德的根基。北宋的周敦颐也表达过同样的思想:“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诚信作为一个基本的道德规范,是对人们的共同要求。

19、其:可作为代词,副词,姓氏。可组词为其实,其他,其余。

20、言而有信:意思是一个人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21、然而相反的是,超过95%的小孩认为父母常常不履行承诺。

22、“如果你期末考到九十分以上,就给你买辆自行车。”

23、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却发现曾子把家里的猪给杀了,问道:“杀猪的话是哄骗小孩的,怎么还真得把猪给杀了?”

24、《墨子·兼爱下》:“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符节为,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

25、一个领导干部要取得群众的信任,必须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26、二是要承嬗离合,弘扬华夏美德。中华优秀传统家规家训有着明确的价值体系,其突出特点是强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家规家训涉及治国理政、社会文化、个人行为等一切方面,极具代表性地体现了华夏美德体系,如“仁义礼智信”之五常、“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等,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有其重要的价值。

27、talk可用作及物动词,也可用作不及物动词。用作及物动词时接名词或代词作宾语,也可接以形容词或介词短语充当补足语的复合宾语。

28、爱占便宜的人,终究占不了便宜(信不信由你)

29、做人,言必行,行必果,说话算数,福报随行。

30、鲁庄公与齐桓公经过谈判,正准备歃血为盟,这时,曹沫突然拔剑而起,左手抓住齐桓公的衣袖,右手持短剑直逼齐桓公。顿时齐桓公被吓的目瞪口呆。管仲忙插进齐桓公与曹沫中间,用身体保护住齐桓公,问:“将军要干什么?”

31、北宋大政治家晏殊曾被欧阳修在《神道碑铭》中赞颂治家严格、家风正派,即使官拜宰相也未为家族子弟求恩泽封赠。晏殊出身寒微,自幼家境清苦,十五岁时得时任宰相张知白举荐,他本可以不参加科举便获得官职,但他仍然决定参加科举考试。巧合的是,他发现考试之题是之前练习过的,于是他向宋真宗禀告,说:“我十天前已经做过这样的题目,草稿仍在,请另外命题。”宋真宗欣赏晏殊的质朴、诚实不欺瞒的品质,便钦点其同进士出身。晏殊入朝之时,天下太平,因此容许百官择胜景之处宴饮。而晏殊因家贫鲜少出门宴会玩乐,只闭门读书,一日宋真宗忽然拔擢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十分惊讶,宋真宗便称颂晏殊:“最近听说馆阁大臣们没有一个不嬉游宴饮,只有晏殊鲜少出门游玩,与家中兄弟闭门读书,这么谨慎忠厚的人,正可教习太子读书。”晏殊上任后有了面圣的机会,便向宋真宗坦言:“臣下并非不喜欢宴游玩乐,只是因为家贫无法参加。臣若有钱,也会去宴饮。”宋真宗听后反而越发信任晏殊了。

32、丢了诚信,就等于丢了自己的名声,失信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真心被伤害了,谁还会相信你?

33、本期答案就在下面公布,看看你是否全部答对呢?

34、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 巴尔扎克

35、《淮南子》:两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

36、范巨卿感激张元伯所为,两人结拜为兄弟,并相约来年重阳范巨卿到张元伯家登堂认母,张元伯备鸡黍待客。

37、对于孩子来说,一节钢琴课带不来显著的提高,一次出尔反尔却会带来永久的伤害。

38、这里墨家已经把言必信,行必果理解成为,信,信任,果,果然。墨子那个时代,这个观点可能已经占主流,也可能是墨子独创,他认为是言与行的一致。说话必定会去做,言与行一致这种人,表里相符就是诚信。

39、曹沫正然道:“齐强鲁弱,你国侵略鲁国,欺人太甚。现在鲁国城破墙毁,请考虑怎么办?”齐桓公见形势不妙,急忙说:“大夫且慢,你说怎样就怎样!”曹沫说:“要求归还被侵略的城池!”

40、谨言慎行,但言出必行,信守诺言,说到做到,这也是我在孩子成长中要告诉他的道理,教育孩子要守信,告诉他“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道理。言出必行在表面看来只是一种作风,一种实在,一种牢靠,可这四个字的真正意义在于对待世界的态度是否真诚认真。

41、“妈,你答应我考进前十名,就带我回老家过年,还回吗?”

42、(解释):掷:投、扔。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

43、前段时间,上海松江的一位妈妈冲进派出所报警。

44、老话常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做一个善良正直,说话算数的好人,穷时,不穷志;富时,不忘本。难时,不食言;坦途大道上,也不忘感恩之心。

45、到了楚国,平原君一直不能说服楚王援助赵国。毛遂仗剑向前,向楚王分析情势,义正词严,气势凌人,楚王便答应与赵国订立盟约。平原君完成任务回到赵国后,赞赏毛遂说: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我们赵国的地位大大提升,比九鼎大吕还要有分量。

46、例句:Whenitcomestogettingtheworldtostopthinkingonlyindollarterms,,Beijingistryingtodomorethanjusttalkthetalk.

47、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中所形成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发展历程中能够生生不息的主要支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根脉。传习和继承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诚信美德,对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诚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等思想,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汲取中华优秀传统家规家训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弘扬其中蕴含的重诺诚信的宝贵品格对引导人们诚意正心、构建诚信文化有着积极的时代价值与意义。

48、即使他们表面上不会表现什么,不会牢骚满腹,或者大发雷霆,但却会把父母的教导和许诺看得一文不值。”

49、...................................................................................................................

50、很多父母为提高孩子成绩,在这一年里做出无数承诺,这也成了孩子们戒贪戒玩,好好学习的动力。

51、白话释义: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果,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啊!

52、(拼音)yánbìxìn,xíngbìguǒ

53、近义词: 一字千钧、一言为定、金口玉言、一言九鼎。

54、领导者不要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侏儒。言必行、行必果。

55、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呢?”扩展资料:原文评析:

56、经过警察几十分钟的排查摸索,失踪的小女孩终于被找到。

57、出自《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意思:说话信用诚实,行为坚定果决,这是不问是非黑白只管自己贯彻言行的小人啊。)

58、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的“为你读书”。

59、而到了年末,孩子拿出亮眼的成绩时,才真正到了考验父母的时候。

60、传承优秀家规家训,加强政德美德建设。一是要激浊扬清,延续诚信品德。社会在物质文明方面的极速进步,更要求社会精神文明的相应提高,而家庭教育和良好家风的形成,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正如晏殊以信立身、养心莫善于诚,古人的家规家训特别重视道德养成和价值观引导,尤其突出传统美德的教育,这些都是值得重视的经验,应当继承发扬,使这些古老的家训能够与时偕行,与当前实际相衔接,解决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61、民国实业家宋耀如就深谙这个道理,他经常教育年幼的儿女宋庆龄要信守承诺。

62、“Walkthewalk”这句话不是“走一走”。

63、出处:战国·孔子《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64、清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曾撰《庭训格言》。此书中其子雍正皇帝追述了康熙皇帝在日常生活中对诸皇子的训诫,包括读书、修身、为政、待人等方面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开篇康熙训曰:“吾人凡事惟当以诚,而无务虚名。朕自幼登极,凡祀坛庙神佛,必以诚敬存心。即理事务,对诸大臣,总以实心相待,不务虚名。故朕所行事,一出于真诚,无纤毫虚饰。”他以自身为例告诫子孙凡事都应当出于诚心诚意,而不要妄图虚名,不论是祭祀之事还是治理政事、对待大臣,行事都要出于真诚不要有丝毫虚假掩饰。康熙贵为皇帝依然以诚待人接物,时刻约束自身、训诫子弟不要追求虚名,真真正正体现了“诚者,真实无妄之谓”。

65、会盟结束,鲁国君臣胜利回国。齐许多臣愤愤不乐,都要桓公毁约,桓公曰:“寡人已许曹沫矣!匹夫约言,尚不失信,况君乎?”

66、汉朝有个秀才叫张元伯,进京赶考时在洛阳一个客店住宿,遇到一位身患疫病的山阳举子范巨卿。

67、(出处)战国·孔子《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kēng)硁然小人哉。”

68、“妈,你说我得了奖状,就答应送我礼物,礼物呢?”

69、20多座烽火台瞬时燃起,众诸侯见到烽火,匆匆赶来救援,到都城才发现,不过是君王的一场玩笑,而褒姒也终于喜笑颜开,众人见此情景愤然离去。

70、冯德英《山菊花》上部第七章:“你再在俺家干下去,看看我是不是说到做到的人。”

71、当宋庆龄的父母回来后,问女儿:“小珍来了吗?”

72、中国传统家规家训中的诚信伦理作为一种重要的道德资源在当今社会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重温古训、继承经典家规对涵养诚信政风大有裨益。

73、父母为了安抚孩子,总会轻易地许下很多诺言:

74、爸爸妈妈之前答应我,周末的时候会带我去新开的海洋公园玩。

75、walk既可用作及物动词,也可用作不及物动词。用作及物动词时,可接表示人或动物的名词作宾语,意为“教〔扶〕某人走路”“遛(马、狗等)”。

76、一个人,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老话说:“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说话算数的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得到众人的帮忙和肯定!

77、整整努力了半个学期,终于在期末考了全班第八名。